高效工作的密码是深度工作

工作几年以后,人们会发现职位、发展前景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同年毕业的同学,有的工作原地踏步、有的晋升到了部门主管、更会有厉害的已经做到高级管理层后辞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经过多年对周围的同事、朋友的观察,我发现能否把事情做深、做细,是拉开人与人差距的一大原因。

高效工作的密码是深度工作

01什么是把工作做深?

不局限于表面,而是找到内部规律,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一份普通的工作,表面上看,只要按照经验重复去做就可以完成任务。如果学会了老一辈一直延续的工作流程,就按部就班去执行,不思考各个工作环节的目的性、不思考进化工作模型,那就是没有做到深度工作。

我的一位亲戚就是很让我佩服的人。他在偏远农村长大,基本没读过几年书。一次偶然的扶贫机会,让他来到了大城市,进入了一家国企工厂工作。没有文化的他,只能在一线从事最脏最累的体力工作。他没有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低而自卑,相反却一头扎进当前工作的深度学习里。他对工作中各项技术的钻研,近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不是在工作现场围着设备研究,就是看书查资料思考机械原理。

短短几年,他从泥瓦工升级到机械组组长、检修班的班长、直至车间主任。对设备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他烂熟于心,并不断的改造设备结构使许多设备运行更加稳固、高效。

这就是把工作做深和做细。而他自己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了蜕变,从偏远山区的农民,转变成国企中层管理人员。

高效工作的密码是深度工作

02深度学习

想要把工作做深,首先要具备深度工作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深度学习是深度工作的第一步。

能够深入思考问题背后深层次的逻辑,并且考虑到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问题会相应产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应该如何应对?

把学习做深,代表的是研究事物背后本质性的规律,从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一法通则万法通。”的效果。

学校里只要把试考好就OK,而在职场里需要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单靠传统方法去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高效工作的密码是深度工作

03深度做事

做事的深度就是能把简单的事情做的不简单。

就是面对再寻常的事,都愿意去思考每一个细节,去思考如何做的更好,去思考事情本身发生变化时应该如何从容应对!

领导安排了一项工作,就立即去做了。期间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能够一一化解、最终完成任务就算还好;如果遇到坎坷没法应对,频繁向上司请示,只能让领导对你的信任度下降。如果遇到困难,就放手不管了,这样的人真的离辞退不远了。

一旦接到了上级安排的工作,首先应想好这项工作的流程,期间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不确定因素,该如何应对。在做到心中有数以后,在去开展工作。就像考试时做题一样,应该先审题,理清解答思路在写一样。不详细的理解题意,很可能答非所问,考试失败。

高效工作的密码是深度工作

很多时候,大家都只追求结果,却忽略过程。

但我想说的是,好的结果,一定是好的准备、好的基础、好的过程造就的。如果连本质规律都没搞清楚,那么就算学会再多实际操作技巧,我们也很难“学深”、“做深”。

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不能忽视“基础”,多看看专业的书消化吸收,学习别人的同时做出自己的特色,用最认真的态度去学习、最踏实的方式去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