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八章

《道德經》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譯文】

代表萬物變化規律的“大道”被廢棄之後,才有了所謂的仁義。那些為了爭奪勝利的智巧之舉出現之後,才產生了嚴重的欺詐行為。家人之間失去了和陸,オ出現了所謂的父慈子孝。國家的政治陷入混亂,才出現了所謂的忠君愛國之士。

【心得】

如果一切都遵循本源的規律,也就是“道”,那麼根本不會出現“仁義”“孝慈”等現象,不要以為這些現象是好事,如同前文所言,好與壞是互相依存而出現的,出現了這些看起來好的元素。本章講的是辯證思想,好事可能變壞,壞事也可以轉好。有古語“寒門出孝子,亂世出英雄”。

不應為一時的得或失,亂亂陣腳,要用發展的眼光,靜下心來總結經驗,找出得失的經驗教訓,總結後重新規劃,總會好起來。管理學裡常常用“PDCA”工作法,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最後達到完美。

當遇到紛繁複雜的事情,焦頭爛額,毫無頭緒時,可以採用“衣櫃整理法”,一個一個全都搬出來羅列於紙上,按輕重緩急排序,尋找解決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