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放诗词170: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⑴,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⑵。玉鉴⑶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⑷共影,表里⑸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⑹经年,孤光⑺自照,肝胆⑻皆冰雪。短发萧骚⑼襟袖冷,稳泛沧浪⑽空阔。尽挹⑾西江⑿,细斟北斗,万象⒀为宾客。扣⒁舷独啸⒂,不知今夕何夕。


豪放诗词170: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注释

⑴青草:古五湖之一。亦名巴丘湖,在今湖南岳阳市西南,和洞庭湖相连。因青草山而得名。一说湖中多青草,冬春水涸,青草弥望,故名。

⑵风色:风势。

⑶玉鉴:玉镜。此句把洞庭湖比作“玉鉴琼田”。

⑷明河:天河。一作“银河”。

⑸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⑹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在广西做官。一作“岭海”。

⑺孤光:指月光。

⑻肝胆:一作“肝肺”。

⑼萧骚:稀疏。一作“萧疏”。

⑽沧浪:青苍色的水。一作“沧溟”。

⑾挹:舀。一作“吸”。

⑿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⒀万象:万物。

⒁扣:敲击。一作“叩”。

⒂啸:撮口作声。一作“笑”。


豪放诗词170: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豪放诗词170: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简析

此词作于乾道二年(1166),作者被谗言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

上片写景,景中寓情。先写洞庭湖青草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湖上明月高悬,万里无云,水波不兴,湖水明净光洁,宛若美玉。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只有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下片着重抒情,意转激昂,写自己内心的澄澈。词人想起在岭南一年的生活,那是和洞庭湖同样的光明磊落。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诗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自己安稳地泛舟于浩淼的洞庭之上,心神没有一点动摇。“尽挹西江还,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是全词感情的高潮,设想自己做主人,请万象做宾客,纵情豪饮。最后,词人同大自然融为一体,忘记了一切。

这首词,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的洒脱胸襟和轩昂气宇,创造了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豪放诗词170: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最豪放名句

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


豪放诗词170: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张孝祥(1132-1170),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鄞州区),少年时迁居芜湖(今安徽芜湖市),南宋词人、书法家。绍兴二十四年(1154)状元及第,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秦桧死后授秘书省正字,又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乾道六年(1170)英年早逝,年仅38岁。其才思敏捷,风格与苏轼相近。南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里说他“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