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最为奔腾豪放的一首《水调歌头》,首二句便让人振奋不已

陈应行曾经评价过张孝祥的词作说:“所作长短句凡数百篇,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用这话评价张孝祥的词作,确实到位。我们今天介绍的这首词《水调歌头·金山观月》,便是值得这一赞誉的词作。

张孝祥最为奔腾豪放的一首《水调歌头》,首二句便让人振奋不已

金山在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但是尚在宋朝的时候,本是矗立在长江之中的,后来经过泥沙的冲合,于是慢慢与岸边相连。金山上有一所著名的古刹,是为金山寺。南宋乾道三年,即公元1167年,著名词人张孝祥曾经行舟经过金山,于是登上金山寺,是夜,月白风清,江水平静无波,张孝祥看到这样的景象,心中不禁浮起无限遐想和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

张孝祥面对如画的江山、皎洁的月色、茫茫的江面,从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情景相互渗透,从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十分浪漫、十分飘然的艺术境界,足见词人的出众才气和旷达胸襟。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珮,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小注:(1)翳[yì]凤,引申为乘凤翱翔;(2)骖[cān]鸾,指仙人以鸾鸟驾车云游。

张孝祥最为奔腾豪放的一首《水调歌头》,首二句便让人振奋不已

上片主要写词人所见之雄丽壮阔的夜景。首二句便见不凡,“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既写出了大好河山的壮丽、雄伟的气势,又将夜晚登高远眺的微冷感受写了出来。接着二句,更是新奇有趣,“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词人发挥了自己无穷的浪漫情怀,居然对着月亮发出心声,希望能够借她那明亮的玉镜来观看这壮丽的夜色。

接着三句,是词人见到的具体景象,“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这里有词人想象的成分,亦或许词人当真从月姐处借到了明镜(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不仅能够看到一片迷蒙的水面雾色,看到满天的繁星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之上,还能够看到水下鱼龙潜跃的景象。接着仍是写景,但是却转到山景,“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此处白银阙便是指金山寺,据记载,金山寺是“黄金白银为阙”。山在江中,寺在山上,恰如水中涌起,景象可谓壮美非常。

张孝祥最为奔腾豪放的一首《水调歌头》,首二句便让人振奋不已

下片开始由所见之景象,转到词人想要抒发的情怀之上,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开头三个三字短句,“表独立,飞霞珮,切云冠”,是词人对自己的描述,也是词人内心的抒怀,化用了三个典故,先用屈原“表独立兮山之上”之意,再用韩愈句“乞君飞霞珮,与我高颉颃”,最后再用《楚辞》中的“冠切云之崔嵬”。

继而,词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词人身在这样美好的夜色中,天地一片霜雪,整个世界仿佛都高邈悠远非常,似乎万里之外的景象也能尽收眼底。于是自然引出神话传说中的三山,“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以仙人笑邀我去遨游仙境,将感情带入到一个虚无的境界中,从而创造一种洒脱缥缈的艺术之境。末二句借由登仙之虚景来回应上片的实景,从而构成了一个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张孝祥最为奔腾豪放的一首《水调歌头》,首二句便让人振奋不已

整体来看,这首词上片写景,以实景为主,下片抒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想象元素,在虚实融合之中,为我们创造了一幅飘然如仙的艺术景象,读完有潇洒出红尘之感,词人的才气,令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