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婦幼保健院:如何預防及判斷兒童氣管及支氣管異物


調皮是孩子們的天性,家長在看護孩子時,應該如何預防異物的傷害?臨汾市婦幼保健院兒二科主任郭建光溫馨提示廣大家長朋友們:

一、教育孩子不要養成口內含物的習慣。當小孩口中含有食物的時候,不要引逗他們哭笑、說話或驚嚇,以防將食物吸入氣管。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

二、小孩嘔吐時,應該把他的頭部偏向一側,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氣管。

三、如咽部有異物,絕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吞嚥大塊食物的方法將異物壓下去,應設法誘其主動吐出。

四、3歲以下兒童應避免吃堅果、豆類。

怎樣判斷兒童出現異物嗆入?

一、喉異物。當異物進入喉內時,出現反射性喉痙攣而引起吸氣性呼吸困難和劇烈的刺激性咳嗽。如異物停留於喉入口,則有吞嚥痛或嚥下困難。如異物位於聲門裂,大者出現窒息,小者出現嗆咳及聲嘶、呼吸困難、喉鳴音等。如異物為小膜片狀貼於聲門下,則可只有聲嘶而無其他症狀。尖銳異物刺傷喉部可發生咯血及皮下氣腫。

二、氣管異物。異物進入氣道立即發生劇烈嗆咳,並有憋氣、呼吸不暢等症狀。隨著異物貼附於氣管壁,症狀可暫時緩解;若異物輕而光滑並隨呼吸氣流在聲門裂和支氣管之間上下活動,可出現刺激性咳嗽,聞及拍擊音;氣管異物可聞及哮鳴音,兩肺呼吸音相仿。如異物較大,阻塞氣管,可致窒息。此種情況危險性較大,異物隨時可能上至聲門引起窒息。

三、支氣管異物。早期症狀和氣管異物相似,咳嗽症狀較輕。支氣管炎症多較明顯即咳嗽、多痰。呼吸困難程度與異物部位及阻塞程度有關。大支氣管完全阻塞時,聽診患側呼吸音消失;不完全阻塞時,可出現呼吸音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