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就要練真功

練功就要練真功

​練功就要練真功。練功就要真練功。一個你得愛,不愛的三天熱情,很快就松套了。一個是得練進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樂在其中。功夫長了身上有了東西,心裡頭美,花錢買不來。得了好處,再往深裡頭練,再苦再累就能從心裡頭化解了。所以我告訴大家一定得練對了,練一遍有一遍的進步,才能支撐自己進步。

傳統武術的技擊,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始終保持自己的重心以及破壞對方的重心。保持自己的重心的關鍵是架子不倒;摧毀對方的重心的關鍵是拔根。架子不倒是功力的體現,從站樁、套路、對練中逐漸得到。架子穩不穩,行話叫問得動問不動,你問不動別人說明功夫還不行,別人問不動你說明你功夫高一籌。

練功就要練真功

架子不倒的基礎功夫就是站樁,要站出立地生根的功夫來,任人推輓我自巋然不動,這就實現了靜態中的穩定重心。下一步就要在套路行拳中、也就是重心的不斷變化中保持架子的平衡穩定。第三步就是在對練中實現模擬技擊中的重心穩定。第四步則是在任意的問手、真實的技擊中逐漸夯實這個基礎。

所以傳統武術的練習是個系統科學的過程,每一步都有它的既定道理。所謂套路無用論,是單純以套路看待武術,沒有從宏觀上認識套路只是這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傳統武術技擊講究開始要立個門戶,對手進不來、打不開你就立於不敗之地。絕大多數的技擊都存在彼此的糾纏回合,架子穩不穩就非常重要了。

練功就要練真功

不考慮架子問題的技擊,只存在於差距懸殊的對手之間,那是不講理的打法,一個照面對方就垮了,比如李書文的猛虎硬爬山,郭雲深的半步崩拳。觀察摔跤、柔道這類最直觀的二人較技,最後贏的都是那個重心不丟的,沒了重心的一定會輸。尋常人打架,兩人扭作一團,彼此重心都沒了,那個最先找到的就會贏。

傳統武術講究內外三合,一個目的就是保證了架子的始終完整,筋骨肉的運動與精神的運轉高度統一,舉手投足都是一個整體。功架,就是功力加上架子。沒有功力的基礎架子是個虛架子,只有功力沒架子無用武之地。功的最大內在就是勁,外家的勁與內家的勁練出來了沒區別,出來的途徑不一樣,僅此而已。

力與勁如何區分?本質上一樣,質量上不同。浮而散為力,宏而尖為勁。無論外家內家,進門站樁第一步就是去浮力,浮力盡去新力漸生,這個慢慢出來的、有規矩的就是勁。有人天生神力,卻不一定人高馬大,此為筋骨之本力,如果不是拙用就是勁。眾生平等,但生命的質量不同,我們練武術的就是提高這個質量。

練功就要練真功

​一拳把人打出一丈遠,爬起來沒啥事,這個是力;一拳打到人身上沒怎麼動,臉色發白站不住倒地了,內臟裂了,這個才是勁。郭雲深的崩拳,少林的硃砂掌,歸根結底出來的是一個東西。你打沙袋試勁,一拳出去沙袋不應該飛出去,而應該是高頻率震動,也就是哆嗦。這個勁打進人身體裡,就是內臟被打壞。

王薌齋先生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獨闢蹊徑,創立了意拳(大成拳)。通過站樁養勁,而後七妙法門逐步過渡到能實戰。王先生確實是把內家外家技擊的核心東西抽絲剝繭拿出來了,這個拳僅從技擊的角度來說很實用,那一拳打到人身上不是開玩笑的。薌齋先生活了七十幾歲,選傑先生則英年早逝,這是很遺憾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