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题木兰庙》:第一句便不同凡响,将木兰和昭君相提并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文学家。诗歌方面,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文学上,著有《樊川文集》。今天我们就来品读他的一首咏史抒怀:《题木兰庙》。

杜牧《题木兰庙》:第一句便不同凡响,将木兰和昭君相提并论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汉魏之后,咏史诗代有继作,弥久不衰。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提出两条咏史诗的标准:一是思想内容要“出已意”;是艺术表现要“用意隐然”,就是要有含蓄的诗味,不能直露杜牧写了许多咏史绝句,这首《题木兰庙》便是诗人在会昌年间任黄州刺史时为木兰庙题写的一首咏史诗。

杜牧《题木兰庙》:第一句便不同凡响,将木兰和昭君相提并论

木兰庙在湖北黄冈西一百五十里处的木兰山。花木兰是众所周知的女英雄据说是北魏时期的谯郡人,也有人说是黄州或宋州人。黄州人为木兰立庙,可见黄州人和全国各地百姓一样对这位民族女英雄是十分崇敬喜爱的。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作诗“发句好尤难得”。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一个“作”字,便将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诗意高度概括出来了。这个“作”字,不仅突出地显示了木兰特殊的身份经历,而且简明扼要地概括出这位女英雄女扮男装、“弯弓征战”的非凡本领和过人的胆识。

杜牧《题木兰庙》:第一句便不同凡响,将木兰和昭君相提并论

“梦里曾经与画眉”一句紧承首句,继续从一个“作”字上生发开去。“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是女郎,因此诗人又借取《木兰诗》中“当窗理云鬓”的意境来写木兰“弯弓征战”之外的另一方面。她毕竟是一位“豆蔻梢头”的年轻女子,毕竟有爱美之心与情感的需要,毕竟具有一般女子所同有的温柔的一面。因此,这一句将木兰终究是女子的本色十分完整形象地概括出来了。

“梦里曾经与画眉”的“与”相当于“和”,这就进一步启发读者去想象木兰“梦里”的情思。木兰虽然是女郎,但是由于“弯弓征战”的生活,她不但需要像男儿一样弯弓打仗,还需要与男儿一样的服装,和男儿一起居住生活。但她毕竟又拥有女孩儿的本色,因此只是在梦乡里,她才会和女伴们一起对镜梳妆,才能充分展示自己女性的特点,表现女性的需求和心理。

杜牧《题木兰庙》:第一句便不同凡响,将木兰和昭君相提并论

这里诗人运用一梦一实,一主一辅的衬托手法,借助梦境,让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红装,还其女儿身与女儿心。这虽然有古辞做依据,但诗人高度的概括与提炼,巧妙的艺术构思,都表现出独特的创新,在艺术处理上有其独特的成功之处。

“几度思归还把酒”一句,诗人进一步展开自己丰富的艺术想象,精心刻画了木兰矛盾的内心世界。她在军营里、在征途中、在战场上“弯弓征战作男儿”,但她内心世界的深处却不免“几度思归还把酒”。这里“几度”二字,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木兰这种内心矛盾的深刻性。而“思归还把酒”的细节刻画与心理描写,又巧妙地揭示出她既同于一般女子“多愁善感”、易于思家,又不同于一般女子的刚健旷达胸怀。这种艺术处理就避免了简单化的程式,使诗更富有理趣。

杜牧《题木兰庙》:第一句便不同凡响,将木兰和昭君相提并论

“拂云堆上祝明妃”紧承前句“还把酒”三字而来。木兰不是对月把酒,也不是对景把酒,而是在“拂云堆”上把酒。她的“把酒”,不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排遣乡愁,而是“祝明妃”,歌颂与仰慕明妃的为国解难、为国献身精神。“拂云堆”,在今内蒙古乌拉特西北,堆上有神祠。明妃和木兰都是女中豪杰,她们来到塞外,昭君和番,木兰从军,处境和动机虽然有别,但都是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同样是伟大的、不朽的。

诗人将木兰和昭君相提并论,这就自然地提升了木兰在历史上的功绩与作用,赞颂了木兰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