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世界最早的一場百年大戰(西漢 vs 匈奴)的戰略啟示錄

西漢王朝歷時兩百多年,其中有一半的時間用在了和匈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這場從公元前140年開始至公元前33年結束的戰爭,歷經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漢元帝四代人。

東亞世界最早的一場百年大戰(西漢 vs 匈奴)的戰略啟示錄

匈奴武士騎馬射箭圖

這是東亞世界最早的一場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驚心動魄持久爭霸戰,其結局對整個亞歐大陸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場百年大戰,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兩敗俱傷的四十年。自漢武帝即位起,雖然不斷擴張國土,恢復了秦代的疆域,併成功開闢河西走廊與西域建立了連接,西自敦煌東至五原建立了國防線,但經數次決戰未能徹底征服匈奴,陷入兩敗俱傷的境地。

第二階段:修養生息的十年。漢昭帝即位後,不得不暫時停止戰爭,恢復國力,養精蓄銳。期間與匈奴或戰或和,持僵持狀態。

第三階段:以夷制夷的三十年。漢宣帝即位後,接連西域的烏孫斷匈奴的右臂,予以匈奴以極大的打擊,同時利用匈奴連續的災害和內亂,將匈奴逐漸分裂。

第四階段:掃蕩殘部的二十年。漢元帝即位後, 甘延壽陳湯二人將匈奴抗漢的最後勢力郅支單于,擊滅與康居。 漢匈百年大戰,終於拉下了帷幕。

兩千年後的今天,回顧這場大戰,從戰略層面來看,有很多值得永久討論和回味的地方。以下十幾個不同的討論角度中,你對哪個最感興趣,下集馬上分解?請留言(寫個編號即可)。

  1. 戰略評估:西漢是如何進行情報收集和戰略評估的?
  2. 戰略決策:西漢是如何進行戰略決策的?
  3. 戰略動員:西漢是如何進行戰略動員的?
  4. 戰略執行:西漢是如何進行戰略執行的?
  5. 東亞世界的國家之間的相對實力如何?
  6. 西漢的盟友有多少和凝聚力如何?
  7. 西漢的敵對國有多少、能力和堅定性如何?
  8. 東亞世界的政治、經濟發展趨勢如何?
  9. 西漢領導人個人的稟賦、偏好和學習能力如何?
  10. 西漢的整體凝聚力如何?
  11. 西漢的體制能力如何?
  12. 西漢的學習能力如何?
  13. 西漢對匈奴的評估和判斷如何?
  14. 漢匈大戰的解決對整個亞歐大陸的系統性影響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