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楊堅也是篡位奪權的,為何後人沒人唾罵楊堅呢?

楊堅,大隋王朝的建立者,在位期間攻滅了陳國,結束了我國分裂的局面,北擊突厥,維護了邊疆的安穩。開創了開皇盛世,大力發展經濟文化,使得當時的中國成為屈指可數的盛世之國。

隋文帝楊堅也是篡位奪權的,為何後人沒人唾罵楊堅呢?


楊堅的早年經歷

根據史書記載,楊堅家世顯赫,是東漢太尉楊震的後代,楊堅的父親楊忠也是跟隨北周文帝宇文泰起兵的,後來被封為大司空、國公。

公元568年,楊忠病逝,楊堅繼承了父親的位置,武帝宇文邕對楊堅也是半信半疑,總覺得楊堅不可靠。後來暗地裡派相士趙昭給楊堅看面相,趙昭此人和楊堅私下裡關係很好,於是便向著楊堅說話:說楊堅此人一臉正氣,但是資質很平庸,最多也就是個大將軍罷了。武帝宇文邕聽完這番話後,也就消除了剷除楊堅的想法。

隋文帝楊堅也是篡位奪權的,為何後人沒人唾罵楊堅呢?


後來武帝宇文邕病逝,宇文贇繼位,楊堅的女兒楊麗華被封為了皇后,楊堅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宇文贇此人也是對楊堅疑心很大,曾經多次試探楊堅,但是都被楊堅給糊弄了過去。最後楊堅主動提出辭去大將軍的職位,這點也是符合宇文贇的心意,於是楊堅便被派到了毫州任職總管。

楊堅奪權登基

宇文贇由於常年沉醉在酒色之中,22歲的時候就崩逝了,他的兒子宇文闡繼位,並且任命了楊堅為丞相。宇文闡當時才7歲,楊堅就以丞相的身份總覽了所有的朝政大事,這個時候的楊堅已經開始準備自己的計劃了,他先是騙北周宗室五王趙王宇文招、陳王宇文純、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達、滕王宇文逌到長安,隨後殺掉了他們,後來又打敗了尉遲迥,徹底消滅了自己的政敵。

公元581年,楊堅當時已經權傾朝野,北周靜帝宇文闡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宣佈退位,讓位給楊堅。楊堅隨後以皇帝禮入駐臨光殿,改國號為大隋,改元開皇,並且下令大赦天下。

隋文帝楊堅也是篡位奪權的,為何後人沒人唾罵楊堅呢?


就這樣楊堅奪取了北周的天下,楊堅也屬於篡位得來的皇位,為何後人沒有人罵楊堅呢?小編主要認為是由於楊堅確實是個明君,做了很多有益於百姓的事情。

1.在政治方面,楊堅結束了鮮卑族的政策,將改成鮮卑族名字的大臣全部恢復漢姓,漢族文化終究是戰勝了鮮卑族文化。其次楊堅楊堅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改為五省六曹制,中書、門下兩省負責詔令的起草和封駁,尚書省負責政務的管理。尚書省底下又分為吏、民、禮、兵、刑、工六部。吏部,掌管著全國官員的任免和升職;民部掌管著全國的土地和賦稅收入;禮部掌管著祭祀、禮儀和外交;兵部,掌管著全國武官的選拔和軍械;刑部,掌管著全國的律法和刑罰;工部,掌管著各種工程和交通等。

隋文帝楊堅也是篡位奪權的,為何後人沒人唾罵楊堅呢?


2.在經濟方面,楊堅考慮到了國家分裂內亂已經200年之久,國庫空虛,百姓生活貧窮。於是楊堅從589年開始輕徭薄賦,在穩定國家收入的同時減少百姓的壓力。隨後又推行了均田制,均田制的實施使得隋朝可以穩定發展,國庫收入也逐年增加。還在洛陽等地方設立了官倉,儲存大量的糧食,防止災年來臨的時候百姓們沒有飯吃。

隋文帝楊堅也是篡位奪權的,為何後人沒人唾罵楊堅呢?


3.在軍事方面,公元587年,滅掉梁國,588年,出兵伐陳,589年,兵臨建安城下,陳國國君陳叔寶投井自盡,降軍投降,陳國滅亡。590年,安撫嶺南,嶺南歸降,全國統一。

隋文帝楊堅也是篡位奪權的,為何後人沒人唾罵楊堅呢?


總結:隋文帝楊堅雖然也是謀朝篡位,但是這位皇帝的文治武功小編認為是不弱於唐太宗李世民的,楊堅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開創了輝煌的開皇之治,結束了從西晉末年到隋朝建立的內亂局面,實現了全國的又一次大統一,使得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經濟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