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整容不该留下的“疤痕”——河北省成安县农村见闻

描写乡村之美,最常见的语句是“街道干净整洁”。而对“整洁干净”背后的垃圾却少人问津,这是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共性问题。

记者5月20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农村走访发现,通过实施农村环境整治,街道干净了,墙壁化妆了,村容美丽了。但因垃圾清运不及时、处理不到位,不少村庄“二次污染”问题严重,这种现象犹如整容后留下的“疤痕”一样,让老百姓感到闹心。

一、垃圾就地掩埋,大坑填平了,雨水排放成问题

在成安县,就地掩埋是多数农村处理垃圾的一种方式,掩埋地点大都选择村内或村外的废弃坑塘。

乡村整容不该留下的“疤痕”——河北省成安县农村见闻

固子村村委会东侧的大坑快填满了

因此,道东堡乡固子村两个存积雨水的大坑就成了垃圾掩埋点。记者看到,村委会东侧的一个大坑存放着很多垃圾,靠西头的地方与路面高低不相上下;东半部稍深一些,看上去有两米来深。村民对记者说:“照这样下去,再倒一年半载的(垃圾),这个坑就跟路面一样平了。”

据了解,这个大坑位于固子村东部,几十年前留下来的,是该村东部居住的50多户农家汛期排积雨水的重要场所。近两年来,各种垃圾、杂物都扔到了坑里,倒一层垃圾盖一层土,垃圾越积越多,大坑越来越浅,眼看就成了平地。

该村一位李姓村干部说:“最担心的是下了大雨没地方排水,街道、院里都得成了湖,房子弄不好就被雨水泡起来了。”

类似的作法还有,屯里村的大坑正在被垃圾“侵蚀”,西阳寺村东、东阳寺村西的大坑也成了垃圾聚集地。

二、垃圾集中存放,没有及时清运,苍蝇、臭气害人

据了解,成安县城乡垃圾一体化前端“清扫运”服务项目由成都三创市容环境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安分公司具体实施。纵观该县的垃圾治理工作,问题的关键就出在这个“运”字上。

固子村、屯里村等地的垃圾均没有“运出去”,就地掩埋,省了一道工序;而商城工业区管委会秦家营村的垃圾问题则是“运得不及时”。

乡村整容不该留下的“疤痕”——河北省成安县农村见闻

秦家营村的垃圾成山

秦家营村西有个大坑,也是垃圾临时存放点。自去年底以来,该公司将这个大坑定为秦连庄、商城等4个村的垃圾集中点,“每天早晨,有四五十辆装满垃圾的电三轮排着队来倒垃圾,一天就倒一大堆。”附近的住户秦保芹说。

村民反映,开始,垃圾积攒十天半月后就拉走了,冬天时,天气冷,气温低,臭味不大,也没有苍蝇。而近40天来,保洁公司一直不派车拉垃圾,垃圾成了灾了,臭气熏天,苍蝇乱飞,弄得大坑周围几十个住户不得安生。

在垃圾坑南侧居住的村民秦海生气地说:“一刮北风,家里就不能站了,呛得不敢喘气。到了白天,苍蝇满院子飞,屋门上、屋墙上爬得都是苍蝇,从外边回来一进家门,苍蝇乱打脸。”

在臭气熏、苍蝇绕的环境下,垃圾坑周围的居民只好每天点着蚊香、关窗闭门,以躲避“垃圾二次污染”的侵扰。

三、垃圾偷运到村外,点火焚烧冒狼烟

在辛义乡北徐村徐南村,一位村民说:“俺村的垃圾没地方放,有的扔到坑里埋了,有的拉到村外的土坑里点火烧了。”但记者并未看见焚烧的痕迹。

乡村整容不该留下的“疤痕”——河北省成安县农村见闻

屯里村烧垃圾烧死了杨树

辛义乡屯里村西头垃圾坑的几棵大杨树被烧得没了皮,树干呈焦黑状。附近居住的一个农妇对记者说:“垃圾都倒在这里了,隔几天就点火烧一回,你看,杨树都烧成啥了。”

乡村整容不该留下的“疤痕”——河北省成安县农村见闻

东南阳村南河沟里焚烧垃圾

5月20日下午6时许,从屯里村东向北去柏寺营乡东南阳村的乡间路上,大老远看见河沟里腾起冲天的烟柱,黑魆魆的。接着,烟雾弥漫,顺着南风朝北吹去。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堆垃圾被点着了,散发着刺鼻的怪味。

附近地里干活的农民对记者说,这是柏寺营乡东南阳村地界,估计是他们村运来的垃圾。

“这里经常点火,村里的垃圾拉到这里,废纸、烂袋乱刮,说不定谁走到这里扔个烟头就烧着了。”另一位在浇小麦的村民说:“这有啥稀奇的,烧垃圾还不是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