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漢與匈奴之戰看經濟與戰爭的制衡

經濟止戰

公元前一三一年,漢朝馬邑之戰的結果是,《資治通鑑》載:“於是恢聞,乃自殺。自是之後,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於漢邊,不可勝數;然尚貪樂關市,嗜漢財物,漢亦關市不絕以中其意。”

此處的“關市”,胡三省解釋為:“匈奴與漢人於邊為互市,如今之回易場也。”戰爭的雙方誰也無力徹底打敗對方,不能置對方於死地。政治上無一字可言,但是,經濟手段,如貿易成為雙方的首選。儘管這不是消弭戰爭之源的方法。

從西漢與匈奴之戰看經濟與戰爭的制衡

經濟決定勝敗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遊牧民族,興起於今內蒙古陰山山麓,據《史記·匈奴列傳》,他們披髮左衽,單兵作戰能力極強,故而被呼為匈奴,我認為這是蔑稱。匈奴在西漢前期強大起來,隨著環境越來越惡劣,寒冷的溫度使牧草生長受到嚴重威脅,於是,屢次進犯漢邊境,對西漢政權造成了強大的威脅,又控制了西域。被漢武帝所敗之後,退居漠北分裂為五部。在東漢時匈奴再次分裂為南、北匈奴。

從西漢與匈奴之戰看經濟與戰爭的制衡

經濟衰敗,沒有後勁,匈奴政治上分裂,導致這一民族的悲慘命運。後不知所蹤。

漢武帝由於連年征戰,經濟也大幅度下滑,《罪己詔》是漢武帝晚年的反省。

從西漢與匈奴之戰看經濟與戰爭的制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