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唐朝自建立時,就與吐蕃開始了持續了近270年的戰爭,雙方運籌帷幄,戰場對決,互有勝負。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秋,時任河西節度使崔希逸突然率軍進入吐蕃二千里進行掩殺,吐蕃軍沒有防備,唐朝打了個大勝仗。然而此戰使得已經和平了四年的唐朝和吐蕃再起戰端。次年春,吐蕃為報復大唐,出兵攻略河西,被崔希逸率軍擊退。


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大唐文化


  崔希逸作為主帥,兩次率軍擊敗吐蕃,應該是立了大功。奇怪的是,大戰過後,崔希逸卻被調離河西節度使之職,改任河南尹。同年底,崔希逸離奇去世,史料記載,他是憂鬱而亡。兩戰的另外兩個功臣孫誨、趙惠琮也在同年去世。

《資治通鑑》:希逸自念失信於吐蕃,內懷愧恨,未幾而卒。

《舊唐書》:行至京師,(崔希逸)與趙惠琮俱見白狗為祟,相次而死。孫誨亦以罪被戮。


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大唐與吐蕃交戰畫


  原來,唐朝和吐蕃戰爭曠日持久,時間長了雙方厭倦,於是雙方於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訂立了赤嶺之盟,約定交好,進入停戰狀態。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很享受這種和平生活,他和吐蕃將領乞力徐關係極佳,兩人竟私下約定不相互攻伐,並撤除兩國邊境的柵欄。不料,吐蕃攻打了唐朝的屬國勃律國,唐玄宗李隆基心中不滿。正巧崔希逸派他的副手孫誨回京奏事,孫誨向李隆基建議趁吐蕃不防備之時,殺入吐蕃,定能打一勝仗。李隆基雖未聽從孫誨,卻派內侍趙惠琮跟隨孫誨回到河西考察情況。孫誨卻和趙惠琮回到河西后,卻矯詔讓崔希逸發兵攻打吐蕃,於是就出現了這兩場大戰。

  唐朝和吐蕃本有盟約,孫誨卻和趙惠琮矯詔讓崔希逸發兵,破壞了唐朝和吐蕃的盟約。唐朝背盟在先,作為始作俑者,崔希逸、孫誨、趙惠琮承擔了背盟的責任。


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動畫中的唐朝人


  崔希逸肯定是不會矯詔的,因為崔希逸並不贊同出兵,他甚至承諾吐蕃將領乞力徐,唐朝不會主動攻擊吐蕃,結果他背棄了自己的承諾。顯然,崔希逸是看到聖旨,知道君命難違,才不得已出兵。這也是崔希逸後來愧恨的原因:本來在河西節度使任上的他前途無量,如今卻被治罪,於公,他背棄了他的國家,於私,他失約於好友乞力徐。

  其實,崔希逸作為一名長期駐紮的將領,他仍然有其不成熟的一面。當時唐朝和吐蕃交戰已超百年,仇恨已經結下,一紙盟約只是讓雙方暫時和平而已。雙方不可能永遠放棄刀兵。蜜月期一旦度過,雙方隨時都有可能重啟戰端。崔希逸作為鎮守邊境的將領,不應主動撤除邊境上的柵欄,而應對吐蕃保持警惕之心,加強防備,防止乞力徐突然攻擊唐朝。再者,崔希逸不宜與敵方將領來往甚密,否則雙方一旦起爭端,崔希逸就有通敵之嫌了。崔希逸即便與乞力徐有舊,但雙方畢竟是相互為敵。崔希逸更應該放棄個人感情,為大唐擊敗來敵,揚威塞外。


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唐朝群雕


  孫誨不可能一個人是無法完成矯詔的過程的,矯詔之事肯定是孫誨和趙惠琮兩人聯手所為。問題是孫誨和趙惠琮為什麼要通過矯詔來達到出兵的目的呢?

  孫誨和趙惠琮的目的可想而知是為了立功。出兵得勝之後,主帥崔希逸肯定功勞最大,孫誨是提出出兵建議的人,一旦採取他的建議擊敗吐蕃,他就有戰功。趙惠琮是李隆基派過來了解情況的,他只是參與此事,功勞就很有限了。


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唐朝夜景


  然而孫誨和趙惠琮畢竟是在矯詔,這是大罪,一旦出兵,矯詔之事立馬被察覺,他們倆可能會因此獲罪。那麼,他們倆有必要冒著矯詔的罪名去促成出兵嗎?這顯然這是不划算的。再者,孫誨和趙惠琮的官職也並不大,哪來的膽子矯詔呢?此事肯定必有隱情。

  當時,吐蕃攻擊了唐朝屬國勃律國,唐朝理應出面為勃律國討回公道,礙於盟約唐朝卻不敢輕易對吐蕃用兵。由此可以看出,唐朝與吐蕃簽訂的赤嶺之盟是有漏洞的,唐朝忽略了對自己屬國的保護,以至於讓吐蕃抓住機會。唐朝吃了啞巴虧,唐玄宗李隆基肯定非常氣憤,一方面希望出兵教訓吐蕃,一方面又擔心會背盟,給唐朝帶來不利的影響。孫誨的提議讓李隆基非常感興趣,如果能在不背盟的情況下擊敗吐蕃,對於李隆基來講肯定是最好的結果。李隆基派趙惠琮前去河西查看情況,就是想知道是否有機可乘。


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唐文成公主出嫁壁畫


  吐蕃既然敢攻打勃律國,肯定考慮到唐朝會做出反應,甚至做好與唐朝開戰的準備。李隆基知道機不可失、機不再來,如果唐朝要出兵吐蕃,一定要儘快,否則吐蕃可能會有所防備。從河西之地到長安的距離約2000里路,一個來回得半個月時間,是非常費時的。所以,李隆基派趙惠琮去河西查看情況時,有可能會授權趙惠琮一定的權力,允許趙惠琮代表李隆基採取一些對唐朝有利的措施,即便宜行事。

《文獻通考》:明年,傔史孫誨奏事,妄言" 虜無備,可取也"。帝採之,詔內豎趙惠琮共往按狀。小人慾徼倖,至涼州因共矯詔,詔希逸發兵襲破吐蕃青海上,斬獲不貲,乞力徐遁去。


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李隆基


  對於李隆基來講,這種事情肯定不能正式下詔,也不能見諸於文字,只能通過口諭的形式告訴趙惠琮。趙惠琮自以為得到李隆基的許可,再加上去河西的途中,孫誨可能沒少講述唐朝此戰的重要性和取勝的把握,吹噓擊敗吐蕃後的將獲得的戰功,趙惠琮難免心動。兩人一拍即合,由孫誨策劃,趙惠琮偽造聖旨,並傳達給崔希逸。試想,如果沒有李隆基的允許,趙惠琮又怎麼會有那麼大的膽子假傳聖旨呢?崔希逸萬萬沒有想到他的部下會和內宮勾結矯詔,雖不情願,也只能按旨意出兵吐蕃。等擊敗吐蕃,三人發送戰報給長安,然後就歡天喜地地等待封賞。

  然而,唐朝公然無故違背盟約,名譽受損。為了挽回名譽,唐朝必須找出幾個替罪羊來承擔責任。李隆基是皇帝,肯定不會承擔責任,也不會承認曾下過口諭允許趙惠琮便宜行事。那麼結果就是:孫悔和趙惠琮矯詔,崔希逸出兵,使得唐朝背盟。他們等來的將是朝廷對他們的處罰。


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李隆基


  根據史料的記載,崔希逸突然率軍進入吐蕃二千里進行掩殺時,朝廷收到戰報後對他應該是持表揚態度,朝廷甚至還派御史前來犒賞軍隊。李隆基派來的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人王維。王維在此次出塞的過程中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唐詩《使至塞上》,其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更是成為千古名句。可見,當時的朝廷恐怕也沒有了解事情的真相,或者沒有意識到背盟會給唐朝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當吐蕃出兵攻略河西,被崔希逸擊退後,朝廷意識到背盟會使得唐朝名譽盡毀,即便打敗吐蕃,也是得不償失。崔希逸、孫悔和趙惠琮三人則被朝廷治罪,成為唐朝平息此事的替罪羊。言下之意就是說,孫悔和趙惠琮矯詔,崔希逸私下出兵,並非朝廷指令,如今治了他們三個人的罪,也算是給吐蕃和西域諸國一個交代了吧!


大唐擊敗吐蕃,功臣卻被降罪身死,一場大戰背後究竟有何隱情?

李隆基


  孫悔和趙惠琮兩人貪功心切,最無辜的恐怕就是崔希逸了,本就不情願卻不得不背棄了自己的承諾,結果仍然是一場空。


參考《舊唐書》、《資治通鑑》、《文獻通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