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 矢志不渝 [原创]

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诗中写道: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全诗高度赞扬了苏武十九年里历经磨难,却矢志不渝的忠诚气节。

公元前140年,汉朝代郡太守苏建喜得贵子。苏太守希望这婴儿长大后能骑马挥刀驰骋疆场,以卫大汉江山,便以“武”字为名。长大后,苏武在皇帝身边谋到了一个小官。因为思路敏捷、做事稳重,深受汉武帝的赏识。

当时,汉朝廷与匈奴战事不断。匈奴经常性的到汉界侵略掠夺。汉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等人多次征讨匈奴,震慑匈奴。匈奴先后扣留了汉朝廷使节十余批人,汉朝廷也扣留匈奴使节以相抵报。

苏武牧羊 矢志不渝       [原创]

苏武出使匈奴

公元前100年,匈奴新单于且鞮即位,因怕遭到汉朝廷的攻击,主动示好,全部送还了汉朝廷的使节。对此,汉武帝以理报理,封命苏武为中郎将出使匈奴,护送前期扣留的匈奴使者回国,同时带给单于十分丰厚的财物。

苏武带着百多人的使团到匈奴完成了朝廷交给的任务,且鞮也准备安排苏武使团回汉。不料此时,匈奴王室发动内斗,跟随苏武同去的副中郞将张胜被牵连其中,苏武一行人被扣留下来。

且鞮大怒要把汉使者全部斩首,最后在劝说下,改为招降。可是刚烈忠贞的苏武拿着佩刀便刺向自己的胸腹。前来审讯的卫律连忙抱住苏武,并安排医生抢救。

苏武伤势好后,卫律再次劝降,遭到苏武一顿痛骂。单于下令把苏武囚禁到一个大地窖,不给吃喝。凭着坚强的意志,苏武忍渴耐饥。渴了,就抓一把雪,饿了,就抓一把毡毛吃。过了几天,单于听说苏武还没有死:你命真大。我要继续折磨你,直到你投降。苏武又被流放到偏僻荒凉的北海边去放羊。

原本单于说等到羊群生了小羊,就放苏武回国。可是,让苏武放的都是公羊,哪里能生小羊。在北海,生存条件仍然很坚苦。每天苏武只能以野菜、草和野果来代替粮食。

为了得到苏武,单于又安排降将李陵多次去做劝说工作。苏武斩钉截铁地表白心迹:“如让我投降,就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深深为苏武的坚贞不屈万般佩服。

苏武牧羊 矢志不渝       [原创]

苏武在北海牧羊

汉昭帝继位后,匈奴和汉朝廷还是打打停停。几年后,双方都感觉打不出什么结果,便决定议和。汉朝廷向匈奴要求归还苏武等使团的人员。匈奴说苏武已死。

既然两国关系缓和,汉朝廷便再次派使团出使匈奴。这时,苏武带去的一个叫常惠的使官发挥出重要作用。常惠做通了看守他的匈奴人的工作,他们一起在夜晚拜见了汉使,将这十几年使团发生的种种情况合盘诉说。常惠很有智慧,他恳求汉使要责问单于:我们皇上在苑中狩猎,一箭射落一只硕健的大雁,大雁脚上绑着写有“苏武在北海”的书帛。为什么你们说苏武死了呢?

当汉使者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时,单于和手下官员都很惊讶。单于满怀歉意地说:“苏武还活着。我马上安排人员把他接过来,和你们一起回去。”

公元前81年,苏武带着使团的9个人重新回到长安。这一别就是十九年的坚苦岁月。当年正值人生壮年,而如今须发皆白。为表彰苏武等人坚贞不屈、心怀大汉的忠诚气节,汉昭帝对苏武等人进行了封官和犒赏。

苏武牧羊 矢志不渝       [原创]

卧雪牧羊,威武不屈,困苦不移,忠贞不二,苏武凭借着矢志不渝的气节成为受众景仰、流芳百世的忠君良臣,谱写出一曲荡气回肠的忠诚之歌。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无论社会怎样转变,良好的操守和坚定的信仰,都永远是立国之魂。让我们共同期待中华民族早日复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