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分餐制的最大障碍

郭乙丁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再次引起中餐分餐制的议论,我在一周前撰写的文章《中餐习惯是传播疾病的便利渠道》,被大量的自媒体顺手牵羊拿去发表,且不说侵权问题,确实在客观上反映了很多人对中餐分餐制的关注。

所谓的分餐制,是相对于合餐制而言。吃过西餐的人都知道,它就是典型的分餐制,一份烤牛排上来,每人切一块放在自己的盘子里,甚至有些菜上桌时就被服务员分成了每人一份。

中餐分餐制的最大障碍

其实,分餐制并非西餐的专利,中国古代就是分餐制。这种无从考证具体年代的分餐制习惯,其形成与当时生产力不发达有一定关系。食物往往很简单,每人分一点,直接就跟饭放在一起。而如果是大户人家,家里的男主人一般也是单独进餐,有佣人伺候,即使参加大场面的宴请,饮食也很讲究,分食为主。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食物越来越丰富,古人也逐渐改变了席地而食的习惯,从板凳到椅子,从方桌、长桌到圆桌,围坐在一起,或是一家人其乐融融,或者高朋满座,边吃边叙,天南海北,更能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阖家欢乐和待客之道,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于是,分餐制不知不觉地被合餐制的习惯所取代,沿袭至今。

如果说中国古人的用餐习惯还有各种繁多的讲究,那么今天我们常见的聚会式吃喝则变得极其粗俗。一大桌人,有些人可能还不认识,每个人都用自己使用的筷子在一个盘子里夹菜,修养差的甚至还用筷子挑三拣四,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中餐有很多炖菜,比如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酸菜鱼、毛血旺,不一而足,很多双筷子在汤里捞过来捞过去,每个人的口水都在那个碗里,细想起来真是很脏。另外,中国人但凡聚餐总少不了喝酒,饭桌上打酒官司习以为常,争得脸红脖子粗;为了把酒喝下去,猜拳是北方人必不可少的程序,一桌人分成两派,手指飞舞,唾沫横飞,杀得天昏地暗。这种口水飞溅的餐桌上,那些菜还怎么吃呢?

中餐分餐制的最大障碍

当然,现在很多讲究的宴会经常也是分餐制,一个菜上桌后,服务员会当着大家的面把菜分了。最常见的就是公筷之类的公用餐具,或者面前摆放两双筷子,相当于每人一双公筷,但有些人不用,还是一双筷子用到底。至于餐馆的碗筷,洗干净后再消毒的恐怕很少,最多也不过是高星级的酒店,一般餐馆的餐具,能洗干净就不错了,遑论消毒。

前年底,我到大凉山东部的一个地方采访,在县城里发现一个有趣的场景——那些临街的烟酒食品小商店,柜台上总会摆放一个酒坛子,旁边放着提子和杯子,时不时有顾客进来,自己拿着提子,在酒坛子里来上一提子,倒进杯子里。我目测,大约二两吧,一口闷了,然后从兜里摸出一个硬币放在柜台上,咂咂嘴走了,连一句话都不说,颇有孔乙己的感觉。自然,能用这种方式喝酒的人,压根也没有想过那个每天都放在柜台上,无数人用过的杯子是否干净,只有我像外星人一样站在那里看着,一半是看稀奇,一半是惊讶。

受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餐饮协会发出分餐制的倡议。尽管对这样的倡议支持者甚多,但在现实操作层面则很难,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餐太复杂。事实上,西方人饮食习惯很简单,花样也不多,以烤为主,分餐就很容易操作。而中国人特别好客、讲排场,也不管有多少人吃饭,动不动就是十几个菜,而且中餐的份量比较大,想把那么多菜分成每人一份很困难。我老家在淮河岸边,过去很穷,吃饭时有个咸菜就不错了。可是现在大家富裕了,请客吃饭时自然是各种奢华。去年清明节我回家祭祖,顺便去老朋友家,我没让他请太多人陪我——我很怕那种场面——只有五个人,主人居然像变戏法似的做出18个菜,想分都没办法——分了也吃不下去。

所以,归结到一点,受制于中国人传统的好客、爱面子和讲排场文化,从合餐制改为分餐制,不只是观念的改变,仅仅操作起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