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更需要上甘嶺精神

1952年10月14日,世界聚焦在一個面積約有3.7平方公里的地方,中美雙方先後共投入了十餘萬的兵力,歷時43天的鏖戰,美方在付出傷亡2.5萬人的代價下,也沒有拿下這個地方,中方在此地打退敵方900多次猛烈進攻,傷亡人數也達到1.15萬,戰鬥激烈程度前所罕見,傷亡人數觸目驚心,堪稱東方的“凡爾登絞肉機”。這次戰役成為中國抗美援朝以來最著名,也最慘烈的戰役——上甘嶺戰役。


當代更需要上甘嶺精神

上甘嶺戰役


上甘嶺戰役一打響,雙方就進入了激烈的陣地爭奪戰,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對志願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在如此罕見的猛烈炮火轟擊下,原本長滿枝繁葉茂的樹木,被炸成寸草不生的光山,而且山頭的岩石被整整削去了兩米,堅實的土層全都成為粉塵狀的虛土,隨手抓一把沙土,就有一半是鐵屑、彈殼,根本來不及散去的硝煙完全遮蔽了太陽,使得很多幸存者都認為那個晴朗的日子是個陰天。“上甘嶺戰役是我一生中最殘酷的戰役”,秦基偉將軍後來在回憶錄中說道。


當代更需要上甘嶺精神

在美軍的強大炮火下,上甘嶺已是寸草不生


在戰役初期階段的陣地爭奪戰鬥中,湧現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抗戰英雄:

用自己身體接通電話線路的牛保才;

抓緊三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孫子明;

拉響手榴彈撲向敵人的孫佔元和粟振林;

用胸脯死死頂住爆破筒炸掉敵人地堡的苗族戰士龍世昌;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主堡射擊孔的黃繼光;

衝入敵群拉響爆破筒的朱有光和王萬成;

獨自一人英勇斃傷韓軍280餘人的孤膽英雄胡修道,

還有很多這樣不怕犧牲,奮勇抗戰的英雄……

在上甘嶺戰役的四十三天中,危急時刻拉響手榴彈、手雷、爆破筒與敵同歸於盡,捨身炸地堡、堵槍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三十八位之多,成為了普遍現象。


在戰役後期最艱難的坑道鬥爭階段,面對外面美軍的嚴密封鎖,使得坑道部隊糧盡水絕,缺氧常使戰士頭腦發暈;缺水,戰士只好喝尿,或者趴在坑道壁上舔石頭上的潮氣;從外面往坑道送一筐蘋果,可是最後只有一個蘋果被送進去,戰友們一個人一個人的往下傳,都只咬一小口,傳完一圈還剩一大半。

還有很多這樣感人的故事……

在缺醫,缺藥,缺糧,缺水,缺氧的惡劣環境下,我志願軍戰士憑藉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堅強的戰鬥意志,克服了生理和心理重重困難,發起了對敵人的致命反擊,最終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當代更需要上甘嶺精神

炮火連天的戰鬥中


新年伊始,隨著新冠疫情的突然爆發,國家和人民齊心協力共同抗疫的時候,卻出現了一些令人不齒,膝蓋缺鈣的人暴露出洋奴的本色,諸如:

在網上辱罵國人賤貨的公費留學生許可馨;

寫日記詆譭國家的方方;

讚美美國空氣很甜的楊舒平,

這種無恥之人在中國還有很多,對西方卑躬屈膝,汙衊和歧視國人。


當代更需要上甘嶺精神

華人抗議種族歧視


上甘嶺戰役使我國打出了國威軍威,讓西方國家再不敢輕視中國,中國這頭東方雄獅,已經醒來。

英勇的志願軍戰士不畏死亡,不怕犧牲,為了祖國和人民,奮勇向前,捨身忘己,在艱苦時刻激發出昂揚鬥志的精神,就是上甘嶺精神。

當代中國人更需要上甘嶺精神,激勵著我們披荊斬棘,勇敢自信的邁向新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