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之前奏

前言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正發生著深刻變化,各諸侯國迅速崛起,周天子早已被架空,只成為形式上的統治者。神州大地連連征戰、四分五裂,政權更迭此起彼伏,老百姓生靈塗炭。經濟上,鐵製農具廣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產力,不再適應奴隸制的生產關係;政治上,新興地主階級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已經滿足不了精神上的需求,自然要求與之相匹配的政治上的權利;軍事上,諸侯國的爭霸戰日益激烈,都在想通過富國強兵之計在爭霸賽中勝出。這樣的社會大環境,客觀上特別需要打破舊秩序,出現新的社會秩序。因而,變法成了那個時期各諸侯國求生存、謀發展的主旋律。

商鞅變法之前奏

一、好刑名之學

商鞅,本是衛國人,國君之後,庶子出生。可以想象,在那個注重門第、講究名分的時代,庶出的孩子,如果不是天賦異稟、才華過人,在父親身邊是得不到重視的。商鞅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從小養成了處處小心警惕的習慣。否則,稍有疏忽,便會惹來殺身之禍。逐漸將自己磨鍊成遇事沉著不露聲色、性情冷峻的人。

商鞅變法之前奏


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花,儒、墨、道齊頭並進,除此之外,還有縱橫之學、陰陽之術等等門派。那時候文化非常多元化,思想頗為開放。眾多學說中,商鞅對法家學說的"刑名之學"情有獨鍾。刑名之學,是關於輔佐君王的學問,主要內容是如何讓老百姓和臣子聽話,包括授官用人,量刑施法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商鞅對這套學問反覆研習,其核心思想已經滲透於心、瞭如指掌。學業有成的商鞅,想找個平臺實踐自己的理論、實現報復。聽說李悝、吳起兩人在魏國做了相將,開始變法且小有成就,便決定投奔那裡,一來繼續學習,二來參與到變法的大事中去。

二、有準備的人

魏國是戰國時期最早變法的國家,頒佈的《法經》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法典。第一次為"變法"提供了法律依據。從此,魏國國力日益強盛,成為北方實力最強的國家。商鞅到了魏國,必須要以最快最便捷的方法接觸到《法經》。他便委曲求全,投靠到魏國宰相公叔痤的門下,做公叔痤幕府裡的一名普通門客。由於商鞅才智過人,有勇有謀,很快得到公叔痤的信任和重用。待公叔痤風燭殘年之際,向魏惠王推薦商鞅,希望能把變法之事交與商鞅。當時,商鞅26歲,才是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根本入不了魏惠王的法眼,惠王沒有要重他的意思。公叔痤又說了一句非常極端的話:如果大王不能用他,就請殺了他。這小子才智過人能成大事,如果為他國所用,必然對魏國造成威脅。魏惠王還是不屑。公叔痤無奈,把和魏惠王的對話,原原本本告訴了商鞅,並叫他趕快逃離魏國。先國家,後個人,也算仁至義盡,問心無愧了。然而,商鞅並沒有離開,他覺得既然惠王不用自己,那就是看不上自己,必定也不會殺自己。於是,商鞅委曲求全又在魏國呆了一段時間,繼續研究《法經》,等待機會。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就在此時,秦國國君秦孝公開始招納人才。秦國地處邊遠,與戎狄接壤,其先祖原是周天子的牧馬人。多年來,秦國一直遭受諸侯國冷眼,始終未能融入中原主流文化圈。因此,孝公對人才的渴望更加強烈,只要能出奇計使秦國強盛者,將分土地,封爵位,可以英雄不問出生。商鞅得知秦孝公能夠打破慣例,不拘一格選人才,覺得機會來了。於是,年少的商鞅帶著政治、經濟、軍事上的研究成果以及個人的抱負,離開魏國,西行投奔秦國。

商鞅變法之前奏

那個戰爭連連的時期,國與國之間每天都在重新排列組合,今天你把我吞併了,明天我又把你重組了,老百姓早已沒有國家的情懷。臣子則完全把自己當成職業經理人,在哪裡能謀求發展,就去哪裡就職。君臣之間也完全是職務上的往來,互相考察、雙向選擇。

因此,在任用臣屬之前,國君通常會對臣屬進行面試,通過交談來考核應徵者,作為選拔、任免、獎懲的依據。商鞅是個很有心計的人,到秦國以後,並沒有直接求見孝公,而是在默默地觀察秦國的風土人情,人際關係。通過明察暗訪,他有意識地結識了一些可能對他有用的人,其中就有秦孝公的近臣景監。

景監通過與商鞅的幾次接觸,感到此人談吐不凡,胸懷大志,是個難得的人才。表示,如果商鞅有意幫扶孝公,他願意引薦。商鞅原來就是此意,當然求之不得了,兩個人一拍即合。

三、帝道,王道和霸道

商鞅遊說秦孝公一共進行了三次。第一次商鞅沒有直接講治國之策,而是講了三皇五帝的"帝道",大至是講堯舜禹時代,君主怎麼無為而治,發揮老百姓本身的能動性,不必過多的干預。比如,舜對老百姓很寬厚,老百姓犯了錯誤以教育引導為主,犯了罪,該割掉鼻子的就穿上赫色的衣服;該砍頭的,也就是穿沒有領子的衣服意思意思,只要達到警示的目的就行了。開始時,孝公還滿懷興趣地聽他講述,聽著聽著,就打起瞌睡來,接著趴在桌案上睡著了。商鞅見孝公酣然入夢,也就止住了口,一直等孝公醒過來,便告辭而去。

第二天一早,孝公把景監喊過來,責備道:"你給我推薦的什麼人啊?妄自尊大,講些無邊無際的大道理,於我何用?"商鞅知道後,並不氣餒,央求景監再給一次機會。5天后,商鞅第二次見秦王。

商鞅變法之前奏

第二次商鞅講了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王道,他們治事之道講究用道德去感化眾人。全國上下,尊重值得尊重的人,畏懼應當畏懼的事,起用有賢能的人,不欺侮弱勢群體,百姓們都以國為榮。秦孝公聽著聽著,覺得這個人可以在一起多聊聊,但是依然沒有打算啟用商鞅。這次,商鞅得到反饋後,已經知道孝公想要的是什麼了。

第三次,商鞅和孝公談起了春秋時期的霸道,詳細討論了富國強兵之策。這次,孝公越聽越有意思,完全投入其中,身體不知不覺往前傾差點跌倒。之後,孝公一連幾天邀請商鞅探討稱霸之道,最終決定用商鞅的理論來變法。

商鞅變法之前奏

景監知道後,就問商鞅,既然你知道大王的心思是實現富國強兵,要在短期見到效果,好迅速稱霸諸侯,為什麼前兩次還要和他談帝道王道呢?商鞅不語,因為接受君王考察的同時,他也在考察君王,沒有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決心,沒有壯士斷腕的氣魄怎麼能成大事。當然,為了成大事,商鞅自己也已將生死置之度外。果然到後來,商鞅因得罪了太多的人,被車裂而死。但歷史卻記住了這個名字。

商鞅變法之前奏

四、歷史拐點

後面的故事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商鞅在政治、經濟、軍事方法都作了改革,特別是為秦國制定了非常嚴厲的法律,甚至連太子犯了法,也要通過懲罰太子的老師來樹立法律的尊嚴,太子的兩位老師,一個臉上被刺了字,一個鼻子被割掉了。這些法律作為政治和軍事的工具雖然極其殘忍,卻在短期內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秦國在諸侯爭霸中迅速崛起,最終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制國家。商鞅變法也實現了中國從奴隸制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完成了歷史的革命,成為中國歷史上承上啟下的拐點。


參考文獻:

《史記》

《商君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