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這兩天有個詞給炒火了——冠姓權。


有個網友興奮地在微博上曬出了自己的離婚經歷:


老公高學歷高收入高職位,不抽菸不喝酒不應酬,帶娃做家務,支持自己追求理想發展事業,離婚的理由就是她“覺醒”了,想給孩子改自己姓未遂,所以要爭取自由。


自由確實爭到了,她分到了大部分財產,主動放棄了撫養權——因為孩子是男孩,並對這個結果表示相當滿意。


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我還跟著學會了另一個詞,叫“打拳”。這位高知博主最近天天在微博跟大家辯論,把一切反對的聲音都歸為“拜屌”,並得意洋洋地稱自己又打了一天拳(女權)。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南洋邪術。


這幫女權者天天打拳,什麼新聞都能跟中國有多麼封建落後重男輕女扯在一起,唯獨這件事,不去向國外看齊了。


大部分國家,包括西方發達國家,別說孩子跟父姓,妻子嫁人後也是要改姓的。


希拉里結婚後依然用孃家姓,結果克林頓選總統時,為了順應保守派選民的心理,沒辦法,還是改成了希拉裡克林頓。

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日本有女性為了堅持使用自己原姓,甚至還打過官司,結果敗訴告終。


公平點說,中國在婦女姓名權這方面,是走在世界先列的。


自古以來,女人雖然也有從夫姓的傳統,但知名女子都是以獨立姿態存在的,比如李清照,蔡文姬,朱淑真。


就連妓女也是有名有姓,李師師,蘇小小,陳圓圓(別問我為什麼都是ABB……)


直到清朝才開了倒車,無論多麼高貴,女子嫁進來只有姓氏沒有名字,富察氏、輝發那拉氏、葉赫那拉氏……給了後人無盡想象空間,影視劇由著你起名,淑慎、如懿隨便叫。


但是到了民國,又變得寬鬆起來,隨女子自己的意思。林徽因不叫梁林徽因,陸小曼也不叫徐陸小曼。


舊社會的冠姓帶有男尊女卑的思想,但也有它相對“公平”的一面,誰出錢誰有控制權,像投資競標。


中國恐怖片的開山鼻祖馬徐維邦(原名徐維邦),何止是孩子冠了母性,連他自己都因為入贅而跟了妻子姓馬。

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某些極端女權最讓人看不起的一點就在於房子天經地義要男方出,日常花銷天經地義男人付,到了孩子該跟誰姓了,理直氣壯必須跟自己。


美其名曰為女性爭取權利,新老觀念無縫銜接,怎麼有利自己怎麼來。


一旦爭不來,錢和孩子之間,麻利兒選了錢,也不爭什麼冠名權了。說的好聽點叫女權,說難聽點不就是一賣子宮的嗎?

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女人有給孩子的冠姓權嗎?當然有。從父姓只是習俗,憲法上男女平等。


我給自己起筆名斑馬,其實就是因為班是我的母姓。不過確切說這是我姥爺的姓,我媽沒跟他姓,姓了我姥姥的。


冠姓權在我們家,根本就不是什麼事兒。


我跟老笨在聊起這個網帖的時候都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為了這點無謂的小事鬧到離婚?


但我倆的無謂還是有區別的。


我的無謂是真無所謂,他的無謂是覺得孩子都是跟著爸爸姓啊,有啥可爭的?


這其實就是還有點在意的。


我們家小事聽他,大事聽我,至於是大事還是小事,由我定。


我要認為這是大事,非在家打女拳,肯定能取得冠姓權的最終勝利。但是偏偏這在我看來,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


那我就讓著他唄,反正我壓根就不在乎,姓什麼都是我的孩子我的寶貝。


他追從的也不是所謂男權,而是世俗常規,畢竟大家都是俗人。


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作為父母,首要考慮的壓根就不應該是自己對孩子的股權佔有量,而是孩子自己的感受。


姓什麼對孩子有影響嗎?其實是有的。


以剛剛說到的馬徐維邦為例,導演本人內心深處還是在意血脈這件事的。


為了不斷血脈,他和妻子馬素貞所生的四個孩子中,其他三個都姓馬,只有第三個兒子徐承鍾跟了自己。


這讓徐承鍾在這個大家族中處處顯得特殊,一方面,四個孩子中,他最受父親寵愛。另一方面,到了外邊,他又飽受歧視。


每當別人挑釁地問為什麼就你一個人姓徐時,徐承鍾都恨恨地回覆:我是撿來的!


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說完全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


現在的二孩家庭很多,老大跟父姓,老二跟母姓的也不少。


廈門晚報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滿一年時,曾針對全市二孩家庭做過調研。


受訪者中,二孩跟爸爸姓的佔77%,跟媽媽姓的佔23%,有11%受訪者擔心不同的姓會影響孩子對家庭的認同感。


兄弟姐妹不同姓而感情好的也有的是,導演郭靖宇拍什麼片都要帶著自己的異姓親弟弟楊志剛。


但是兄弟不同姓,就難免給外人想象的空間,揣度是不是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發生過什麼故事?


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內心強大的父母當然不介意這些,而普通父母出於對人言的擔心而願隨父姓的大流,也沒什麼錯。


對於我來說,選擇讓孩子跟父姓,就是一種單純的習慣沿襲,跟男權女權沒半毛錢關係。


我在我們家地位最高,老笨基本承包所有家務,認真論起來,這才是實打實的權力。


倒是這個發帖的博主,自己在後續的帖子中,又開始牢騷滿腹地講自己的婚姻生活如何委屈,如何給老公當牛做馬。


如果此為真,那所謂改姓也不過只是導火線而已。


只能靠給孩子冠姓刷刷存在感,還振臂高呼這是女權,我覺得挺可悲的。


冠姓權這種事,拿出來討論討論也挺好,至少讓社會不再默認只有冠父姓一種可能。


誰的姓好聽就跟誰姓唄。


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之前曾有個發帖人說她姓林,老公姓操,想讓孩子跟自己姓。這種冠姓權我就強烈支持。


眾姓平等,但是在兒童世界裡一點也不平等。我姓馬,小時候都不知道被起了多少外號,何況姓操的。


如果是我,可能也會爭到底。站在成人的角度,這麼說很無聊,姓操怎麼了?但你不能指望孩子也有顆同樣強大的內心。


有個朋友說她曾經有個中學同學叫操旦,我只想問,什麼樣的父母這麼操蛋?


在孩子感受面前,父系或者母系的尊嚴都一點也不重要。


冠姓權確實有討論一下的價值,但是被女拳者拿去當大旗就扯淡了。


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打著女權的名義爭來爭去,你冠的還不是你老爸的姓?


真想獨立自主,那就讓孩子自己到了懂事以後做選擇,愛姓啥姓啥,誰也別控制他。


我有個同學,小學那會兒父母離婚她改名,既沒從父也沒從母,自己選了個顏色當姓。


多有個性。


和跟誰姓這種無聊問題比,孩子更希望得到的是一個和諧的家。家都散了,跟誰姓有意義嗎?


再說,你們兩家都沒有皇位要繼承,爭個什麼勁?


把心思放在怎麼培養孩子身上才是正經事,無論叫什麼都不影響ta發光。


有多少人知道撒切爾夫人和居里夫人的孃家姓?但是她們的成就已經遠遠超過了自己的丈夫,這是姓什麼都改變不了的事實。

別再打著冠姓權的幌子噁心女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