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網
■ 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科學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打造生態品牌和綠色名片
■ 建立社區共管機制、構建科普宣教和科技支撐體系
■ 建立長效機制,鼓勵社會參與保護工作
■ 努力建成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國際重要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根據日前出臺的《天津市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方案(2020-2025年)》(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新區將通過系統保護、生態修復和科學管理,全面恢復溼地生態功能,經過幾年努力,將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建成以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主旨,以溼地保護為重點,以鳥類保護為核心,以觀鳥賞景為特色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國際重要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全面提升北大港溼地生態功能
據瞭解,位於新區的北大港溼地,面積為34887公頃,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目前,隨著溼地保護與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保護區內鳥類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臺的《方案》將進一步提升北大港溼地生態功能,豐富生物多樣性,科學規範管理保護區。
其中,《方案》明確,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新區以保障野生動物棲息為重點,以保障水生態系統完整性為前提,建立行業需求、水務主導、屬地實施的多水源綜合補水機制。實施水系連通工程,科學調度水資源,全面監測水位水質。利用增殖放流等生物措施,人工浮島等科技手段,加快恢復適生水生植物群落,構建完整的水生態系統,保護區水質達到國家要求標準。
在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方面,新區將組織開展北大港溼地資源本底調查,摸清野生動植物、水生生物等資源,制定保護棲息地措施,實施科學劃分、分類管理。統籌考慮自然生境和人工輔育管理,營造淺灘島,豐富食物鏈,建設人工保育措施,改善候鳥棲息地生境。建立巡護監測系統,提高日常巡護及數據採集能力,實現數字化巡護。加強棲息地屬地管理,建立執法聯席會議制度,依法查處和打擊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和濫捕濫獵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
在打造生態品牌和綠色名片方面,新區將嚴守生產經營活動退出工作成果,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強化過程監管,確保退出成效。以改善水質為前提,實施增殖放流、天然養殖、跟蹤監測、適度打撈、輪捕輪放,建立野生動物食源管理機制。以公司或合作組織為依託,建立原產地保護和產品地理標識,打造知名綠色水產品牌。
推進社區共管 打造智慧溼地
同時,《方案》提出,新區將建立社區共管機制,成立社區共管組織,制定社區共管計劃,合理安排共管專項,建立基於溼地與野生動物資源的社區共管體系,引導企業、集體、社區主動參與資源共建共管,激發參與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構建科普宣教和科技支撐體系。新區將分類制定專項科教計劃,完善自然體驗科普宣教設施,製作東方白鸛等重點物種保護宣教片。應用數字技術、3D技術、全息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建設溼地自然博物館,構建基於互聯網 的科普宣教體系。借重首都資源,加強科技交流,深化院校合作,建立以北師大為核心支撐,天津高校廣泛參與的碩士工作站、博士後流動站。以自然教育為主體,建成天津中小學生科普教育基地。利用大數據、雲平臺等科技手段,開發數字化信息管理系統,建成智慧溼地。
建立長效機制 鼓勵社會參與
據瞭解,新區將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常態化巡查檢查,嚴格執行保護區管理責任制,依法查處違法案件。加強部門協作,實現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探索溼地管理新路徑、新方法,引領示範工程建設。
在鼓勵社會參與方面,新區將充分調動溼地保護相關專家學者、專業技術人才等社會資源力量,為溼地保護工作提供科學指導及技術支持。積極宣傳生態保護理念及重點項目進展,廣泛聽取意見,引導社會公眾、志願者團體、社會公益組織有序參與保護工作。(記者 張廣豔)
閱讀更多 金臺資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