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疼痛?流膿?千萬不要拖著

肛門周圍流出膿性、血性、粘液性分泌物?今天我們來說說直腸肛門部的三大疾病之一——肛瘻!肛瘻是什麼?是肛門漏了嗎?

肛瘻又稱肛門直腸瘻,是結直腸外科常見病和多發病,是肛管或直腸與會陰部皮膚相通的慢性感染性管道,由內口、瘻管、外口三部分組成,其內口通常位於齒狀線附近,少數位於直腸。外口多位於肛周皮膚,少數位於臀部。肛瘻患者通常有肛周膿腫病史,多見於青壯年男性。

肛瘻形成主要有哪些原因:

1.肛旁膿腫是肛瘻的主要原因:30%~70%的肛周膿腫患者伴發肛瘻,但肛周皮膚感染形成的肛旁膿腫不易形成肛瘻。

2.肛腺感染或因直腸病變形成的肛旁膿腫引流後易形成肛瘻。

3.非特異性感染,與克羅恩病、結核、潰瘍性結腸炎、性病淋巴肉芽腫等。

但並非所有的膿腫都會形成肛瘻,只有在炎症嚴重、膿腫引流不暢,或者患者有糖尿病及肥胖者,術後才容易好發肛瘻。

肛瘻通常有哪些症狀?

肛瘻在不同時期表現不同,肛瘻患者常有上述肛管直腸周圍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史,一旦肛瘻外口形成,便很難癒合,若分泌物少,患者可表現無任何症狀或僅僅是輕微不適。分泌物較多常表現為反覆流出的膿性分泌物汙染內褲,甚至引起局部皮膚瘙癢,有時形成溼疹。也有患者因為外口暫時封閉,局部出現紅腫、疼痛等肛周膿腫的表現,甚至還有發熱、乏力等全身症狀。封閉的外口可再次破潰,或膿液穿透鄰近的皮膚流出形成新的外口。如此反覆,可形成多個外口及數條支管。

如何提早預防?

1.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後養成清潔肛門的習慣,對預防感染有積極作用

2.防止便秘和腹瀉:大便乾結容易擦傷肛竇誘發感染。腹瀉者多半有直腸炎和肛竇炎存在,可使炎症進一步發展。應及早就醫,根據醫師指導,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3.不宜多吃油膩、辛辣的食物,應注意合理膳食,多食蔬菜水果。

4.及時治療可引起肛周膿腫的全身性疾病,如克羅恩病、腸結核、潰瘍性結腸炎等。

肛瘻一旦形成,手術治療是唯一的治癒性手段。若出現肛門灼熱不適,肛門墜脹的患者,需及時診治,以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