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放鬆訓練來調整情緒

放鬆訓練又名鬆弛訓練,它是按一定的練習程度,學習有意識地控制或調節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整那些因緊張刺激而紊亂了的功能。古今中外屬於此類的方法很多,其共同點是松、靜、自然。以下介紹兩種放鬆的方法。

1、漸進式放鬆 又名漸進性的肌肉鬆弛療法。是一種通過對肌肉反覆的緊-松循環練習,促進肌肉放鬆和大腦皮層喚醒水平下降的一種放鬆方法。具體措施如下:採取舒適的坐位或臥位,循著軀體從上到下的順序,漸次對各部位的肌肉先收縮5-10秒,同時深吸氣和體驗緊張的感覺;再迅速地完全鬆弛30-40秒,同時深呼氣和體驗鬆弛的感覺。如此反覆進行,也可只進行某一部分或是全身肌肉一致的緊張練習。練習時間從20分鐘到幾分鐘,可根據訓練肌群範圍靈活運用。本療法無禁忌症,老少皆宜。

2、自主訓練 又為自律、自生、自發訓練。自主訓練有六種標準程式,即沉重感(伴隨肌肉放鬆)、溫暖感(伴隨血管擴張)、緩慢的呼吸、心臟慢而有規律的跳動、腹部溫暖感、額部清涼舒適感。訓練時的指導語的暗示下,緩慢地呼吸,由頭到足的逐部位體驗沉重、溫暖的感覺,即可達到全身放鬆。也可根據病情選做某一部位及某一程式,如對高血壓患者加前額清涼感訓練,對心動過速者加心臟訓練,胃腸不適者可加腹部溫暖訓練(潰瘍病活動期例外)。


內容整理:鄭耀宗,心理學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鄭耀宗工作室創始人。心理諮詢與治療預約電話:1818190769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