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美食特產之海林猴頭菇

海林猴頭菇,鮮品:呈純白色,單體個體大,菇體形狀橢圓或圓形,單體有褶皺,大小均勻,表面須狀菌刺分佈和長短、粗細均勻,菌針及毛色均勻,菌針長1-1.5釐米,肉質肥厚、無筋,口感鮮嫩適口;幹品:呈杏黃色或金黃色,菇體形狀橢圓或圓形,單體有褶皺,大小均勻,表面須狀菌刺分佈,長短和粗細均勻,個體直徑6釐米以上。

牡丹江美食特產之海林猴頭菇

《臨海水土異物志》中描述猴頭菇為:“民皆好啖猴頭羹,雖五肉臛不能及之。

民間多稱:“多食猴菇,返老還童。”

從中國傳統醫學角度來說它性平、味甘。利五臟,助消化;具有健胃、補虛、抗癌、益腎精之功效,對於食少便溏、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神經衰弱、食道癌、胃癌、眩暈、陽痿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年老體弱者食用猴頭菇,可以滋補強身。

猴頭菇是不可多得的人間美味,相傳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已經有人採摘猴頭菇食用,素有“山珍猴頭、海味魚翅”之稱。但是“物以稀為貴”,在古代,只有宮廷、王府才能享用。

牡丹江美食特產之海林猴頭菇

牡丹江市海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地處長白山餘脈、張廣才嶺東麓,冷涼的氣候、清新的空氣、充足的日照和適宜的晝夜溫差,使這裡成為猴頭菇生產的黃金地帶。作為特色菌類,海林市猴頭菇產量約佔全國總產量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國第一。目前,全市猴頭菇生產規模總量突破5000萬袋,產量突破2.5萬噸,從業農戶突破1000戶,全市有超千萬袋生產規模的猴頭菇專業村1個,有猴頭菇標準化示範園區6個,其中國家級標準化示範園區1個。2017年5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海林猴頭菇”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牡丹江美食特產之海林猴頭菇

海林猴頭菇,鮮品:呈純白色,單體個體大,菇體形狀橢圓或圓形,單體有褶皺,大小均勻,表面須狀菌刺分佈和長短、粗細均勻,菌針及毛色均勻,菌針長1-1.5釐米,肉質肥厚、無筋,口感鮮嫩適口;幹品:呈杏黃色或金黃色,菇體形狀橢圓或圓形,單體有褶皺,大小均勻,表面須狀菌刺分佈,長短和粗細均勻,個體直徑6釐米以上。理化指標鮮品:粗蛋白≥1.5%,粗纖維≤0.3%,含水率≥80%;幹品:粗蛋白≥12.0%,粗纖維≤8.0%,含水率≤12%。

牡丹江美食特產之海林猴頭菇

海林猴頭菇生產過程:養菌前期,培養室內溫度保持23~25℃,空氣相對溫度應保持60~70%之間。中期,菌袋培養20~30天,室內溫度降至21~23℃,每天通風一至二次,每隔10天檢查一次,發現雜菌汙染的菌袋,及時挑出處理。後期,30~50天菌絲長滿菌袋,適當增加40~50勒克斯的光照度,促使菌袋出菇。出菇管理期間栽培室相對溫度控制在80~85%。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生長期,室內應經常通風,保持空氣清新流暢。在子實體生長期間,不要隨意移動菌袋位置。一般原基形成要經過15天左右即可成熟,成熟標準為菌刺長1-1.5釐米,未彈射孢子,子實體顏色由純白變至稍黃開始採摘。成熟的猴頭菇全部採淨,採摘時用手抓住猴頭菇向上輕輕倒提,不要傷培養料和菌根。剛採摘下的海林猴頭菇可以直接生吃,可以在品嚐出菌類特有的木生香味。

牡丹江美食特產之海林猴頭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