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翻書讀國學』七:《大學》之“治國平天下”(上)

『閒來翻書讀國學』七:《大學》之“治國平天下”(上)

本章講的主要內容是:領導要發揚絜[xié]矩之道,以身作則為天下表率,興孝、悌[tì],體恤子民,並從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面端正態度,推己及人施行"恕"道。還要把民眾的好惡當作自己的好惡,身處高位而能慎言慎行,這樣才能做好父母官。自古以來得民心者得天下,德為本,財為末,治國之道要為民謀利,不可倒行逆施。

第一段的"絜矩之道",即俗話說的"無規矩不成方圓"。大人君子們,必須要有公平中正的內心修養,做事要不偏不倚,這樣才能惠澤萬民、恩施天下。"絜矩"之道,也是曾子的學生子思(即孔伋,孔子嫡孫)所著《中庸》所謂"中"的由來,儒家典籍是一脈相承的,中庸之道就是絜矩之道的發揮。這裡的"上下、前後、左右"六個方面,也是古人所謂"六合"(四方加上下)的內涵,做到這六個方面的平衡,就是"絜矩"和"中庸"之道。《聖經》也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東西方在這點上理念是相通的。至於如何做到這六個方面都中正和順,確實需要大智慧和大仁、大德、大勇,正如名將岳飛講的用兵之道一樣,"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閒來翻書讀國學』七:《大學》之“治國平天下”(上)

第二段引用《詩經》的名言,"那位內心喜悅的君子,是民眾的父母"。為什麼這麼說呢?君子發揮民主,把民眾的好惡當作自己的好惡,與民同樂,所以內心歡喜。老子也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接下來曾子又引用《詩經》西周末年的歷史經驗,說明為政者需要隨時反觀自省,不可被權位迷惑,否則會"為天下僇矣。"《周易·乾》:"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jiù]。"意思是說人們要是白天始終勤奮,到晚上也嚴格要求自己,很警惕,那就不會有什麼過失,這也是成語"朝乾夕惕"的出處。宋代的名臣大儒歐陽修曾說:"禍患常積於忽微,智勇多困於所溺。"的確是振聾發聵[kuì]的至理名言。

第三段進一步說明"民之父母"要維護天命賦予的權力是不容易的,要先"立德"才能得民心的道理。要想建功立業,唯一的條件,就是需要有群眾歸心擁護,管理國家也是一樣。做任何事業,都要人心歸向,都要人們的支持和幫助。如果一個人"缺德",處處只想為自己考慮,那他想要做一番事業,就如同痴人說夢了。一個人有了仁德,才會聚攏一幫人和他一起打天下,才會擁有土地和財貨。所以說,德行猶如樹根,財貨猶如樹枝、樹葉,樹根不牢固,枝葉也不會茂盛。如果為政者本末倒置,只想爭取外在的財貨,如孟子所言,就會"失道寡助",必然會有人反過來和他爭奪權利的。

『閒來翻書讀國學』七:《大學》之“治國平天下”(上)

在拉攏人心和謀取財貨這兩者的關係上,曾子提出一句經典:"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古往今來,欲成大業者無不妙用這一道理,以寬廣的胸懷,捨棄眼前一切可以捨棄的東西聚攏人心。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說,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不如張良;治理國家,安撫百姓,發餉籌糧,他不如蕭何;指揮百萬軍隊,戰必勝,攻必取,他不如韓信。這三個人傑,都能為他所用,所以他得了天下。怎麼用,無非是散財——放心大膽授權,給與足夠的功名利祿。《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韓信攻下齊地後,派人對漢王劉邦說,齊國靠近楚國,他的職權太小,如果不做一個假王,恐不能安定齊國。劉邦一聽火了,這是要挾他啊,就想攻打韓信。留侯張良建議,不如借坡下驢,索性立韓信為齊王,讓他鎮守齊國,並正式攜帶印綬冊封。

本章第三段"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和佛家講的因果法則很近似。無論是"言悖"還是"貨悖",都是失德的表現。我們常說一個人說話要留"口德",因為言語是內心思維想法的外在表達。很多事都是"禍從口出",如果講話口無遮攔,嘴巴是痛快了,但殊不知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也許無形中就埋下怨恨的種子,有朝一日就會算總賬來個大爆發。《史記》裡記載項羽和劉邦都曾親眼見到秦始皇出巡的盛大排場,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劉邦則說:"大丈夫當如是也!"雖然兩人表達的都是羨慕和英雄豪情,但兩人的用詞語氣所代表的心理行為則完全不同。項羽之言蠻橫,劉邦之言更顯隱忍。結果,隱忍的劉邦最終取代了蠻橫的項羽,成就了漢王朝的霸業。

『閒來翻書讀國學』七:《大學》之“治國平天下”(上)

至於"貨悖"的例子,歷史上更是比比皆是。西晉的大富豪石崇,在任荊州刺史時竟搶劫往來客商,取得鉅額財物致富。他攀附權臣賈謐[mì],最終被趙王倫的黨羽孫秀誣陷為亂黨,遭到誅滅三族的下場。而被稱為史上第一貪的和珅,乾隆在位期間所聚斂的財富,粗略估計在8億至11億兩白銀之間,超過朝廷十年收入。嘉慶上臺以後十五天,和珅立即被賜死,家產被抄,故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說。靠巧取豪奪與貪汙受賄積累的財富,同樣會以非正常的方式散失掉,正如那句俗話說的:"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附錄:【本章原文(上)】: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①,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②;上恤孤,而民不倍③。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④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云⑤:"樂[lè]只君子⑥,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云⑦:"節⑧彼南山,維石巖巖⑨。赫赫師尹⑩,民具爾瞻⑪。"有國者不可以不慎,闢[pì]則為天下僇[lù]矣⑫。

詩云⑬:"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⑭。儀監於殷,峻命不易⑮。"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有此⑯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⑰。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bèi]⑱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註釋】

①老老:尊敬老人;② "弟"同"悌",尊重兄長;③ 恤:體恤,賙濟。孤:孤兒。倍通"背",背棄;④ 絜矩之道:指言行要有規矩,要有師範作用,並推己及人,使上下四方均齊方正。絜:量度。矩:畫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為法度、規則;⑤ 《詩經·小雅·南山有臺》;⑥ 樂:快樂,喜悅。只:語氣助詞;⑦ 《詩經·小雅·節南山》;⑧ 節:高大;⑨ 巖巖:險峻的樣子;⑩ 師尹:太師尹氏,太師為周朝三公之一。尹姓是周朝的世卿,祖先尹佚在武王時有功,尹吉甫輔佐宣王有功。此處指周幽王時期的"師尹",他勾結小人,禍國亂政,是詩中譴責的對象;⑪ 具:通"俱",都。爾:你。瞻:瞻仰,仰望;⑫ 闢:偏私,邪僻。僇:通"戮",殺戮;⑬ 《詩經·大雅·文王》;⑭ 喪師:失去民眾。克配:能夠配合;⑮ 監:通"鑑"。峻命:天命。不易:不容易保有;⑯ 此:乃,才;⑰爭民:與民爭利。施奪:施行掠奪;⑱悖:逆,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