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你的无知,让“人格分裂”靠近你的孩子

比起身体生病,心灵的创伤才是无法治愈的伤口,甚至慢慢病变……

今天的话题,对于某些人来说,看似很遥远,似乎只有在电视小说里才会见到,但是,它却真实发生在一些孩子身上,它叫“人格分裂”。

首先,我们先了解相关名词。

多重人格:

具有超过一个(若是2个则称为双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好几个灵魂”。多重人格的产生与童年创伤有密切相关。

精神分裂:

表现为思维紊乱,病人的思考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语零乱、词不达意。还有妄想与幻觉。

多重人格与精神分裂的区别:

多重人格:一个人与现实没有割裂,恰恰是在面对现实世界中的威胁和痛苦时,分裂出不同人格来保护自己。

精神分裂:幻想的场景和人物与现实割裂。例如看到明明不存在的一个人举着枪对着他,或者把一个温馨的房间看成是一个恐怖的医院病房。

静静地听一个故事

去年,有一个19岁的女孩很火,她叫 Jess 。

她是 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自称身体里有 6 个人格。她在 youtube 上讲述自己的多重人格经历,引起热议。

不要因为你的无知,让“人格分裂”靠近你的孩子

在视频录制过程中,正巧发生了一段人格转换,从主体人格 19 岁的 Jess 到 13 岁的 Alex。

女孩已被 3 名心理医生确诊为 DID,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即多重人格障碍。

她为什么会有多重人格呢?

4岁的时候,她经历了一次非常的严重创伤,从那之后,她开始分裂出不同人格。

最先出现的是6岁男孩Max 。

因为4岁的Jess曾遭遇过生命危险,她需要一个哥哥来保护她,但自己的亲哥哥又没有做到,所以Max就出现了。

13岁Jess遭遇校园霸凌,遭受痛苦,同样没人保护她。

于是13岁的Alex —— Max的姐姐出现了,填补了她最好的朋友的位置,帮助 Jess 交朋友。

第四个人格,21岁的Casey是一个很有趣的女孩,她喜欢大笑。

Jess向往这样的女孩。她想成为这样的女孩。

第五个人格Quinn是Casey的双胞胎,毒舌,几乎不笑。特别会讽刺人,有点反社会性格。

但Quinn承担了Jess内心最阴暗的部分,这个人格保护她不受欺负,并释放内心的阴暗。

第六个人格,Jade31 岁,Jess觉得她是所有人格的妈妈。她超级懒,但会帮助 Jess 处理“成年人的事情”。

按照Jess的讲述,你会发现这种人格分裂是她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不要因为你的无知,让“人格分裂”靠近你的孩子

Jess 小时候父母离婚,妈妈直接离家出走,爸爸有成瘾行为,留下她和爷爷奶奶生活。

当一个人受到巨大伤害,身边有没有得到支持和理解时,那种无助感很可怕,更何况是一个孩子。

她从内部分裂出不一样的自己,保护自己、理解自己、陪伴自己,让自己不至于被痛苦和恐惧吞噬。

“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有些人就会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开来承受。”

——《24个比利》

我们对人格分裂的认知很少,这种精神疾病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应对机制:

面对太过暴力、造成精神创伤或极度痛苦的情形或经历,病人因无法将这些事情与意识自我相融合,于是就将自己分离。

DID的成因不在家庭内部遗传,通常认为和外部环境有关,尤其是少年生活中的创伤。

卡梅伦在《分离障碍手册》中罗列了其他人的研究,在所有的研究中都有90%左右的DID患者有过童年创伤,创伤经历通常发生在9岁之前。

曾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学生的班主任说:孩子的妈妈管的非常严,大错小错都会责打,外公外婆就特别溺爱,导致这个孩子现在感觉有点分裂。他好像是很害怕挨打,但是他又被惯得脾气很大,很任性。他就看上去不正常,怪怪的。

教育方式千种多样,老师一套,家长一套,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总要追求一种平衡。

当自己的喜好追求总是被压抑被责怪,孩子的内心总会幻化成另一个人来理解自己。

当心灵生了病,需要的不是质疑和眼神,而是理解,因为那可能是别人活下去的勇气。

就像因为被性侵最终自杀的房思琪。

13 岁遭遇性侵的房思琪受到老师李国华的强暴时,她内心是充满羞耻的。但她并不是没有反击和求助。

每当她想要踏出那一步,都被最亲的人拦在门口。

不要因为你的无知,让“人格分裂”靠近你的孩子

她曾两次试探自己的母亲: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

有天她回到家问母亲:妈妈,我们学校有个学生和老师在一起了。

“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母亲一脸嫌弃。

思琪不说话了,她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

小说的作者林奕含写出了自己被性侵后无人理解的境遇。

为了活下去,她写书曝光、做心理治疗、向父母求助,她告诉父母,还有 3 位女学生跟她一样,被同一个老师伤害。

她已经足够勇敢,最终还是败给了每一个不能接纳真实的她的人。

她在写这部书的时候仍然讨厌自己,看不起自己。“我写的时候有一点恨自己,有一种屈辱感”。

那个叫 Jess 的女孩,很勇敢。

她说,你觉得羞耻,就继续这样觉得吧。

她说,也许你也得了心理疾病,这如此平常,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她分裂出毒舌 Quinn 的人格怒怼那些恶评的人:“你们的评论太白痴和愚蠢了!我只是诚实的记录我们心理过程。”

转载请注明:51高考网 » 因为你的无知,“人格分裂”正在一步步靠近你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