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对上进士,学历真的重要吗?

状元对上进士,学历真的重要吗?

每周一传-第二期-状元对上进士

——每周一传,带您认识身边的历史人物

状元对上进士,学历真的重要吗?

我国历史上,叫邹应龙的人肯定不少,但有名气的肯定就两个,可当这状元对上进士,学历可就不是关键了。

在上一期的“每周一传”中,介绍了福建省泰宁县的状元“邹应龙”(高中状元,官至副国);现在就先来说说历史上另一个邹应龙。

人物简介

邹应龙,字云卿,号兰谷,兰州皋兰人,明朝官吏,生卒年不详。

状元对上进士,学历真的重要吗?

这同名同姓的两人,他们可不一样,两个人有不同的境遇。进士出身的明朝邹应龙,相信大多热爱戏剧的朋友都耳熟能详,这京剧《打严嵩》、越剧《五女拜寿》中,他可都是主人公。他最大的成就便是扳倒了权臣严嵩,一举成名。

邹应龙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险而又险的考中了三等进士(进士科最低一等),之后被授行人,擢御史(明朝管制,八品)。

说起这位邹应龙,做人做事还着实挺有“套路”

状元对上进士,学历真的重要吗?

京剧《打严嵩》

嘉靖年间,严嵩和严世蕃父子当权,靠着阿谀奉承,贪污腐败,残害忠良,祸国殃民。诸如杨继盛、沈练、张经等功臣名将都栽在了这两父子手中。据传这被害的人中还有邹应龙的岳父。还有邹应龙的老师徐阶也一直被严嵩父子两打压着。

邹应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自身官也不大,该怎么在对付严嵩这件事上出一份力呢?思考许久,来了一良机。

嘉靖四十年(1561年)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有两位工匠得罪了严嵩,可还不待严嵩下手,这两位工匠便先跑了。邹应龙趁机假意讨好严嵩,说开山王常宝童把两位工匠藏起来了。严嵩相信了,取到圣旨后 ,去开山府搜查。常宝童早已与邹应龙商量定了,见了严嵩便依计行事。

常宝童先责备严嵩见了先帝的画像不拜,再命令家将用金锏痛击严嵩。严嵩狼狈而逃,邹应龙赶忙到严府探望。严嵩诉苦,并表示要向皇上参开山王一本。邹应龙听了说:“宰相衣着整齐,脸上也没有抓痕,皇帝岂能相信。”严嵩恍然,之后便是求着邹应龙打了自己一顿。这一顿邹应龙打的可是畅快淋漓,就这么挨了一顿打的严嵩偏偏还对其感恩戴德。

痛打落水狗,一举扳倒严嵩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严嵩父子俩的专权跋扈搞得满朝文武怨声载道,顶着满朝文武的压力,严嵩父子俩渐渐失宠。邹应龙见此情况,认为时机成熟,上书弹劾严嵩父子,最终将严嵩一党一举扳倒。

在扳倒严嵩一事上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故事:

某个夜晚,邹应龙梦到自己“左牵黄,右擎苍”,一个人出去打猎了。来到一座高山面前,他突然义愤填膺,于是张弓搭箭,对着那座高山,就射了一箭。可这一箭轻飘飘的,只发出“嗖”的一声响,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于是,梦里的邹应龙就很沮丧。他再往前走,翻过了这座高山,突然发现前面还有一座小山。山脚东面有一座楼,前面有一片田,田里有一堆米,米上还堆了草。邹应龙就很奇怪,觉得这样的场景不常见啊!

他也不管怎么回事儿,对着那堆米随手就射了一箭。

结果这堆米突然一声巨响就炸开了。紧接着响声连天,米倒了,田也炸开了,然后楼也倒了,小山也倒了!邹应龙回头一看,连身后的那座大山也倒了,响声连天,声势惊人.

醒过来的邹应龙惊出了一身冷汗,他就想这个梦到底什么意思呢?他拿起一支笔在纸上画,画着画着就明白了,原来“田”上一堆“米”再加顶上的“一”堆“草”,这些都合起来正是一个严世蕃的“蕃”字,而严世蕃号东楼,这个楼塌山倒,不正是象征着严世蕃的倒台吗?

想到这,邹应龙连夜起草奏章,弹劾严世蕃。

在扳倒严嵩一党后,邹应龙的官途可谓平步青云,一路从一个小小的七品御史,当到了兵部侍郎、云南巡抚(正三品)。

可惜邹应龙不善领兵,在平定叛乱时,部将为依兵所败,遭弹劾,被“削籍”为民,卒于家中。

当南宋状元对上明朝进士

状元对上进士,学历真的重要吗?

金榜题名

从学历上来讲,明朝邹应龙比南宋邹应龙已是差了一截,官途上两人也相去甚远,怎么说,也应该是南宋邹应龙名气更大吧?可历史并非如此,再艳的花也需要绿叶的衬托,南宋邹应龙为人为官中规中矩,始终守着“中庸”之道,身上也没出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自然难以“闻达于诸位”;而明朝邹应龙则不同,那扳倒的可是中国史上十大奸臣之一的严嵩,这么一衬托,想不出名都难咯。

于是在民间传说中,明朝邹应龙身上便加持了许多传说故事,如高中状元(可能是把南宋邹应龙的事迹一并搅和了进去),官拜七省巡抚斗严嵩,为岳父报了大仇(出自越剧《五女拜寿》)。

这么一对比,南宋状元的名气可不就比不过明朝进士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