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密集來川佈局 智慧城市打造迎來最佳時間段


互聯網企業密集來川佈局 智慧城市打造迎來最佳時間段

深閱讀

8月6日,成都,浪潮集團在此發佈智慧城市建設方案,宣佈將優先在四川投入使用。

在川發力智慧城市,浪潮並不是第一家。去年,百度、京東先後宣佈在川佈局智慧城市。“爭奪激烈,這是正常現象。我們初步估計,智慧城市這個盤子有15萬億元。”浪潮集團智慧城市事業部副總經理張新法說。面對這樣的市場前景,想成為智慧城市運營商的企業不少。

“四川電子信息產業基礎牢固,又重視數字經濟發展,還有成都這個十分具有智慧城市潛力的代表,自然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北京大學數字中國研究院副院長鄔倫說,“不過,智慧城市的建設,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項目。”

A

佈局了哪些領域

初期集中在政務服務和城市交通兩個板塊,後在多個城市建數據中心,深耕更多重點領域

去年6月,百度宣佈,將通過AI技術,幫助成都建設智慧城市。11月,京東城市全球研發中心落地成都,其智慧城市操作方案將從成都做起。浪潮集團,目前已在四川8個城市開啟了智慧城市建設試點。

到底什麼是智慧城市?目前沒有統一標準。“但業界有一個基本的總體認識。”鄔倫認為,智慧城市就是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城市升級。“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成熟,這些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呼之欲出,智慧城市就是這些應用的優質載體。”

“這些技術幾乎在同一時間段成熟,讓現在成為智慧城市打造的最佳時間段。”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產業與規劃研究所所長徐志發說。

為什麼選擇四川?幾天前,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力爭到2022年,全省數字經濟總量超2萬億元。

“四川數字經濟發展西部第一,且把它放在了重要位置。智慧城市又是數字經濟的重要載體。在這裡,運營企業能得到更好的軟硬件支持。”徐志發說。

對於這一觀點,京東集團副總裁鄭宇表示贊同。他認為,四川的科技人才支撐,就能夠很好幫助智慧城市項目落地。

“川大、電子科大、西南交大等高校都在這個領域有研究,此外還有不少知名企業也在這裡佈局了研究院所。在四川,我們更容易做出好的‘樣板’。”鄭宇介紹,目前京東已在成都佈局上百人的人工智能團隊,目的是加強成都項目研發,並通過這個“百人團”吸引和帶動,打造一支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人才隊伍。

看到機遇的不僅是京東。兩個月前,百度發佈新一線城市報告,成都連續4年蟬聯新一線城市綜合實力第一名。“產業實力、城市交通、人才儲備、政策活力等因素,成都排在全國前列。”百度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智慧城市的建設,初期主要體現在政務服務和城市交通這兩個板塊。從百度的城市排名分析中就可以看出,成都的條件相對成熟,本身就適合建設智慧城市。”徐志發說。

浪潮集團在成都、綿陽、德陽、宜賓、涼山等多個城市投資建設了數據中心,為智慧城市做準備。“四川不斷加快推進‘互聯網+’建設,在製造、農業、能源等13個重點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未來我們也將和更多優秀互聯網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為智慧城市發展提供新動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相關負責人說。

B

難點在哪裡

打破信息壁壘實現數據共享,解決數據安全問題

“常有人問我,智慧城市能不能在一兩年內建成?一聽到這樣的提問,我就知道他是個外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新法拋出了這樣的觀點——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自然生長的過程,它與技術的更新換代同步,與市民的生活需求同頻,“是一個長遠的過程”。

智慧城市的打造,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技術問題。“比如,要建設數據中心,讓各個部門打破數據壁壘,這一點就非常難。”張新法說。

難在哪?以浪潮集團的運營為例——某城市將區域內醫院的各類檢查報告信息壁壘打破,讓各家醫院符合標準的檢查報告數據共享。這意味著在A醫院做了檢查,再到B醫院看病,可直接使用A醫院的報告,而不需要再在B醫院做重複檢查。“僅這一項數據共享,就讓全市市民節省了5億元。”張新法介紹說。

這意味著,醫院的收入也因此減少了5億元。如此大的變革,如果沒有足夠的決心,很難辦到。

另一個是對數據安全的擔心。作為業內專家,徐志發認為,信息安全能否得到保障,是影響智慧城市能否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數據是最重要的要素資源,政務數據也是重要的國有資產,它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智慧城市的建設將無從談起。”

“建設初期,我們最擔心的就是數據安全問題。”攀枝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在跟浪潮的合作中,把數據安全放在了首要位置。

這個問題,各個互聯網巨頭也正通過技術手段逐步解決。“我們會對共享數據進行技術處理——不直接給其他部門原始數據,而是給他們需要的數據分析結果,這樣就能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同時,達到共享的目的。”鄭宇說。

攀枝花和浪潮的合作,也通過一系列技術手段解決了該問題。“攀枝花市政府的各項業務已順利遷移到雲端,還建設了數據共享交換和綜合城市運管中心,優化了政府辦事流程,實現了城市綜合管控。”攀枝花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說。目前攀枝花已有13個部門、24個業務系統遷移到政務雲。

為保障智慧城市建設,四川各市州也下了大功夫。比如,成都就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德陽也印發《德陽市加快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明確指出,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數據資源的開發、整合和利用,需要建設一套數據共享交換的數據標準,打破各部門間的信息壁壘,有效整合部門業務數據,長期保存、更新和提供共享服務。

“就目前情況看,對於四川破解數據壁壘問題,我們比較樂觀。”張新法介紹,成都、綿陽、德陽、攀枝花等8個城市的推進都比較順利。

“另一個難點,還在於硬件技術的支持上。”徐志發表示,5G技術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還面臨著基站成本高、覆蓋面不夠廣的限制。“5G初期使用的網絡,是在4G的核心網基礎上建設的非獨立組網,性能還不能完全發揮,這也將影響智慧城市的建設。”

成都的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就專門把三大運營商成都分公司的主要負責人,納入為小組成員。根據規劃,今年年底前,僅中國移動就將在成都開通超過3000個5G基站,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

“成都的5G基礎硬件建設、行業應用研發,都走在了全國前面,這對智慧城市的打造大有裨益。”徐志發說。

C

未來還將探索什麼

企業紛紛爭奪的是城市的信息空間,需進一步探索市場化運營,實現企業與城市利益共享

“這是一場信息空間的爭奪戰。”談到各大互聯網企業在川的智慧城市建設,鄔倫這樣描述。他表示,智慧城市的打造,物理空間沒有發生重大改變,改變的是市民的生活方式、企業的生產方式、政府的管理方式。“這些內容,本質就是城市的信息空間。數據是生產資料,AI是生產工具,智慧城市的建設,就是要建好城市的信息空間。”

各家企業都在努力體現自身優勢。比如,在成都,百度公司就利用AI技術優勢,重點打造管理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京東則依託落地成都的京東城市全球研發中心,從智慧城市的底層設計上重點發力;浪潮依靠自己在成都佈局的硬件運營本地化團隊,著力提升本地化服務質量。“這種錯位競爭,將有利於智慧城市的長遠發展。”鄔倫說。

智慧城市建設,不同企業之間有錯位競爭,城市之間也應有各自特點。中科院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長王學德建議,可因地制宜,在異地容災戰略備份等領域先行先試。

此外,要成為智慧城市的運營商,市場化的運營模式也需進一步探索。

“當前運營的智慧城市項目,仍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如何降低政府埋單的比重,讓更多市場化運作的模式進來,是我們在川探索的重點。”張新法說。

鄔倫表示,需要重點關注利益共享機制。“企業能提供什麼,得到什麼?老百姓能從中獲益什麼?這些問題不思考清楚,市場化就難以推進。”

“智慧城市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新的技術一出現,大家對智慧城市的理解就又將發生變化。”王學德表示,四川有良好的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能更好應對這種變化。“抓住現在的良好機遇,努力建設智慧城市,這不僅將給四川帶來更多便利,還能為西部乃至全國提供優質參考。”

王學德還提醒,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要簡單追求技術先進。“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化很快,也許剛剛做完規劃,新的技術就已出現。盲目地追‘技術風’,被動地被技術‘牽著鼻子’走,將造成建設沒有頭緒、浪費技術資源的困境,這違背了智慧城市建設的初衷。智慧城市的建設,並不是作秀的舞臺。要從城市的實際出發,充分了解市民的生產生活需求,吸取先進地區經驗,做到讓這個城市中生活的人滿意。”

此外,在智慧城市的精準決策輔助下,幹部隊伍的管理,也是今後需要研究的新課題。“我們要借這個機會,改變幹部選拔任用、幹部考核方面存在的瑕疵。新形勢下怎樣進行幹部考核?需要深入研究。”鄔倫說。

對此,成都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要創新智慧城市建設營運機制、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強化業務培訓,提升業務工作水平和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