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諸葛亮時代都是蜀國主動攻打魏國,魏國更強大卻不主動去打蜀國?

永遠愛你親愛的燦燦


魏國不主動攻打蜀漢,主要可以歸結為點:

一、漢中易守難攻,道路險阻;

二、軍糧運輸困難,耗費巨大。

而這兩點歸根結底又是兩個原因導致的:

第一、黃巾、董卓之亂後,又經歷了連年戰亂,長安一代基本已經荒廢。再加上當時人口大量避難遷徙到河北冀州一代,也就是之前袁紹的地盤,所以曹魏在統一北方後發展重心一直在河北地區。西北一帶長期被拋棄,導致地方疲敝。人口凋零。諸葛亮北伐時,曹魏用於抵禦的兵力和糧草也是基本從中原調取。這也導致了曹魏無力再採取主動進攻。

這種情況其實正是為西北異族崛起提供了條件,西晉建立後禿發樹機能等頻繁作亂,朝廷屢剿不止,損失慘重,更是基於這個原因。

第二、和諸葛亮的連年北伐拖不了干係。因為諸葛亮不斷的北伐,騷擾,以及掠奪人口,使得曹魏無力,也不敢發展當地。試想一下,需要發展當地必須要遷徙人口,但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會掠奪人口,就成了變相為蜀漢增強實力。

從歷史記載上來看,其實曹魏一直不敢輕易伐蜀,在曹操時就已經埋下了伏筆。《三國志·曹操傳》:

夏侯淵與劉備戰於陽平,為備所殺。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備因險拒守。

而這次漢中之戰,卻以曹操主動退出,只留下“雞肋”二字而告終。其原因在於,曹操發現僅長安到漢中一段,運糧便極其困難。《三國志·劉曄傳》:

太祖徵張魯,轉曄為主簿。既至漢中,山峻難登,軍食頗乏。太祖曰:"此妖妄之國耳,何能為有無?吾軍少食,不如速還。"便自引歸,令曄督後諸軍,使以次出。

而漢中又有多處險要,易守難攻,《三國志·先主傳》:

曹公至,先主斂眾拒險,終不交鋒,積月不拔,亡者日多。

因此在敵人完全控制漢中以後,已經不能再用兵力優勢拿下漢中。想要伐蜀成功,必須要有一個必要條件。

這個條件隱藏在曹操初奪漢中時,與司馬懿、劉曄的一段對話中。《晉書·帝紀一》記載:

從討張魯,言於魏武曰:"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因此之勢,易為功力。聖人不能違時,亦不失時矣。"魏武曰:"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言竟不從。

《三國志·劉曄傳》:

曄進曰:"明公以步卒五千,將誅董卓,北破袁紹,南征劉表,九州百郡,十並其八,威震天下,勢懾海外。今舉漢中,蜀人望風,破膽失守,推此而前,蜀可傳檄而定。劉備,人傑也,有度而遲,得蜀日淺,蜀人未恃也。今破漢中,蜀人震恐,其勢自傾。以公之神明,因其傾而壓之,無不克也。若小緩之,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險守要,則不可犯矣。今不取,必為後憂。"

可以看出,想要得蜀的必要條件,便是蜀國內亂失守,從內部打破,這也正是最後蜀漢滅亡的最終原因。

但當時曹操並沒有採納,至漢中之戰時,劉備已經解決了益州的內部問題,至曹操來攻,全國上下“男當戰,女當運”,便已經失去了伐蜀的可能性。之後在劉備、諸葛亮期間,蜀漢一直民心穩定,曹魏自然也沒有伐蜀的條件。

不過,在夷陵之戰結束,劉備病逝白帝城之後,諸葛亮並沒有完全掌握蜀漢政權之前,是有一次伐蜀的機會的。《三國演義》中還安排了五路大軍伐蜀的情節。

可是在歷史上,因為孫權在夷陵之戰取得勝利,勢力大漲,加上曹操此時早已去世,使孫權有點輕視曹丕,不但屢屢試探,更在223年直接復叛,轉移了蜀魏之間的矛盾。

《三國志·文帝紀》:

(223年)是月,孫權復叛。復郢州為荊州。帝自許昌南征,諸軍兵並進,權臨江拒守。(225年)九月,築東巡臺。冬十月,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

226年正月,曹丕便突然病逝,曹叡繼位。這恰好給了蜀漢喘息的時間,在此期間,諸葛亮重新控制蜀漢政權,知道他去世,曹魏再無機會。

230年,曹真遷為大司馬,估計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以諸葛亮連年侵犯邊境為由,曹真上書北伐。《三國志·曹真 傳》:

四年,朝洛陽,遷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真以"蜀連出侵邊境,宜遂伐之。數道併入,可大克也"。

得到曹叡的同意,但是陳群上書反對曹真從斜谷出兵伐蜀的計劃。《三國志·陳群傳》:

太和中,曹真表欲數道伐蜀,從斜谷入。群以為"太祖昔到陽平攻張魯,多收豆麥以益軍糧,魯未下而食猶乏。今既無所因,且斜谷阻險,難以進退,轉運必見鈔截,多留兵守要,則損戰士,不可不熟慮也"。帝從群議。

並重新提到了當年曹操攻打張魯時,曾經大量收集豆和麥來補充糧草,結果一個張魯還沒打下來,糧草就已經不夠了。所以攻打漢中不光糧草損耗巨大,途中轉運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曹叡聽從了陳群的建議,停止了從斜谷伐蜀的計劃。結果曹真又提出了出子午谷的方案,《三國志·陳群傳》:

真復表從子午道。群又陳其不便,並言軍事用度之計。詔以群議下真,真據之遂行。

結果依然被陳群用相同的問題反對,曹叡本來是以陳群的建議下詔曹真討論,結果曹真據此直接出兵了。另遣司馬懿從漢水,郭淮、費曜等部從斜谷、武威等數路伐蜀。

結果曹真主力在子午谷遇到連日大雨,走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華歆、楊阜、王肅等紛紛上書勸曹叡下詔撤軍,曹真只能撤軍。

曹真的教訓使後來曹魏伐蜀越發的謹慎,至曹真死後,曹叡以司馬懿都督雍、梁二州諸軍事,屯長安,便皆以防守為主。更吸取之前的教訓,開始發展西北地區,與諸葛亮開戰持久戰,《晉書·帝紀一》:

帝曰:"亮再出祁山,一攻陳倉,挫衄而反。縱其後出,不復攻城,當求野戰,必在隴東,不在西也。亮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於是表徙冀州農夫佃上邽,興京兆、天水、南安監冶。
青龍元年,穿成國渠,築臨晉陂,溉田數千頃,國以充實。

這個措施,也成為了後來曹魏能夠伐蜀的關鍵。

244年,曹爽為了聲名,不顧司馬懿的勸告,再次伐蜀,結果不僅空耗糧草,更因為被費禕事先據守後路,退軍時損傷慘重。曹魏就更加沒人提伐蜀了。

一直到263年,後主劉禪昏庸,宦官黃皓弄權,蜀中人心思變,之前提到的伐蜀條件達成。已經總覽朝政的司馬昭於八月,以三路大軍伐蜀,至十月鄧艾偷渡陰平,蜀漢滅亡。

此正應了孟子所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潘不安講究史


公元228年春至公元234年冬,(蜀)漢丞相諸葛亮先後兵出漢中,期間共對強大的魏國發起了五次大規模的進攻,這便是三國曆史上著名的“諸葛亮北伐”。那麼在這期間,屢遭蜀漢挑釁的曹魏是否有過主動反擊呢?很遺憾,作為當時北方霸主的曹魏僅僅反擊了一次,而這唯一的一次反擊,其結果還讓人大跌眼鏡。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曹魏不敢轟轟烈烈的主動出擊蜀國呢?又是什麼原因使得本可偏安一隅的蜀漢要去主動進攻強大的曹魏呢?讓我們一起解讀這段神秘的三國史。

諸葛亮北伐時期,魏國不攻蜀國的三大原因

一:曹魏需要休養生息

諸葛亮北伐時期,曹魏的統治者已不是曹操的兒子曹丕,而是曹丕的兒子曹叡了。話說曹叡統治時期,魏國為何就進入了休養生息這樣一種狀態呢?

這裡我們首先得了解曹丕在位時期做的幾件大事,說來曹丕確實是一位有抱負的君王,他既有借希望於“王化之舉”達到一統天下的誠心,也有興國強兵而滅群雄的強硬之志。固曹丕在進行短暫的國內生產發展後,便將重心更多的轉移到了對外戰爭上,曹丕在位時間不過七年,但在這七年間,曹丕先後三次親征東吳,然而耗費人力物力的三次伐吳,其結果卻是收效甚微,曹丕自己更是在第三次伐吳後由於勞師遠征最終一病不起,不久病逝於洛陽。所以經過曹丕一朝這樣的折騰,曹魏需要進入一個安定的狀態來恢復國力。

其次我們知道,一般古代新君繼位,首先要做的便是安定人心,發展生產,這樣才能鞏固自己的權位,向更高層次邁進。所以於公於私,當時的曹叡都得將治理國家的重心集中到國內的生產發展中來。曹叡並非昏庸無能之人,他深知這一道理,加之在孫資等大臣的支持下,曹叡很好的實行了對蜀國、吳國採取據守要塞,對內則大力恢復魏國實力的這樣一種國策。

二:吳蜀聯盟未破,曹魏不敢輕舉妄動

三國爭霸,魏強而吳蜀弱,,固早在曹操時期吳蜀雙方便達成了結盟,時魏攻吳則蜀助吳,魏攻蜀則吳助蜀。雖說後來吳蜀雙方夷陵大戰撕破過臉皮,但戰後雙方很快又建立起了新的聯盟,其目的很顯然,只有結盟才能抵禦曹魏,才能在三國亂世中繼續生存。由於夷陵之戰給吳蜀雙方帶來了損耗,而這也從一定程度上使得新的吳蜀聯盟比曹操時期的吳蜀聯盟關係更硬。曹丕三伐東吳無功而返,到曹叡時期也就沒有大規模征伐的必要了,畢竟當時人家吳蜀關係鐵著。

三:蜀國易守難攻

再有便是一個很客觀的原因,那就是蜀國易守難攻。有道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先前不是說在諸葛亮北伐期間曹魏還是有過一次反擊的嗎?為什麼這次反擊卻沒有什麼知名度呢?因為曹魏的大軍在伐蜀的途中因道路險阻,走到一半就撤回了,壓根都沒有蜀軍交鋒。據史料記載,公元230年,曹叡在大司馬曹真的多次建議下終於下定了伐蜀的決心,時大司馬曹真引一路軍馬從子午道入蜀,大將軍司馬懿引一路經漢水進軍,郭淮、費曜等部從斜谷入。因適逢雨季,曹真所部行軍一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最終無奈撤軍。而曹真也在撤軍途中染病,回洛陽後不久病逝。

蜀國伐魏,實乃不得已而為之

話說強大的魏國都不主動伐蜀了,蜀國為何對伐魏卻如此“熱衷”呢?只能說這也是無奈之舉

蜀國伐魏的原因也有三點:

其一:延緩魏國的發展

蜀國偏居西南,地理位置和人口都遠不如曹魏,若雙方都休養生息,毫無疑問,長此以往下去魏國將遠遠拉開與蜀的差距,如果此時的蜀國不作為,那莫過於坐以待斃。所以蜀國只能主動出擊,通過不斷騷擾曹魏,來達到阻礙曹魏生產發展的目的。其實相應的吳國也在做這一事,孫權五伐合肥,雖然每次收效甚微,但他必須得打。

其二:轉移內部矛盾

蜀國政權的內部組成相當複雜,主要分為三派勢力,即諸葛亮,魏延等為代表的荊州集團,李嚴,黃權為代表的東州集團和以譙周等人為代表的蜀地的本土勢力。這三大派系之間的鬥爭自劉備建立蜀漢便已經開始,在劉備死後其鬥爭則更是日漸突出。當時的荊州集團顯然已經無法壓制蜀地本土勢力了,若長此以往,難免沒有發生內亂的可能。所以當時的諸葛亮要轉移這一內部矛盾就必須得靠戰爭,只有戰爭才能緩解這種內部的政治鬥爭,達到一致對外。

其三:不忘初心,欲圖雍涼之地

“隆中對”中,諸葛亮早已為劉備謀劃好了一統天下的大計,既然荊州已失,興復漢室的希望便只能效仿當年漢高祖劉邦謀定天下的套路,先奪取雍涼之地,待時機成熟,順勢直取關中,一統中原。以當時蜀國的實力要克復中原確實不可能,但要拿下雍涼之地還是有希望的。一旦攻下雍涼之地,則魏國“關中地區”這根神經就得繃緊了(由關中,漢中攻雍涼不易,而由雍涼進取關中,漢中則不難)。所以只要能拿下雍涼之地,則蜀國日後便有克復中原的希望。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啊!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正確,實際上魏國除了最後滅蜀之戰外,還曾經兩次伐蜀:

第一次伐蜀

魏國第一次伐蜀,是在大司馬曹休以後,繼任的大司馬曹真認為蜀軍多次北伐,因此主張主動出擊,曹叡同意了他的方案。隨即曹真兵分三路伐蜀:第一路由曹真親自指揮,率魏軍主力出子午谷直取漢中,第二路由司馬懿指揮,從荊州起兵,沿漢水而上進攻漢中,第三路則是張郃指揮,經褒斜道兵發漢中。

諸葛亮得知魏軍來犯,親自坐鎮漢中,還從東線抽調李嚴率兩萬大軍增援,做好了迎戰魏軍的準備。但是蜀道艱險,曹真這一路人馬又遇到大雨,因此在子午谷走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的路,其他兩路人馬也是進展緩慢。

華歆、楊阜、王肅等人認為出師不利,大軍在外日久疲敝,不利再戰,主張撤軍。曹叡無奈,於是下詔曹真撤軍。

魏國這次伐蜀,只有先鋒夏侯霸在興勢和蜀軍打了一仗,主力部隊是無功而返。反倒被諸葛亮抓住機會,命魏延、吳懿出羌中,在陽谿擊敗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可以說是偷雞不著蝕把米。

第二次伐蜀

魏國第二次伐蜀,是曹爽和司馬懿輔政時期。曹爽為了撈取軍功,增加政治資本,於是發兵十多萬經駱谷進攻蜀漢。

此時鎮守漢中的是鎮北大將軍王平,他手下兵馬不足三萬,但是王平和護軍劉敏卻主動進佔興勢、黃金兩處,堵住了魏軍前進之路。魏軍在數百里山道上無法展開兵力,根本無法取得進展。由於魏軍糧食都需要從關中運輸而來,轉運困難,牛馬騾驢死者不計其數,民怨極大。因此費禕統率涪城和成都的蜀軍前來增援以後,魏軍只能倉皇撤退,損失極大。

所以魏國不是沒有進攻過蜀漢,而是蜀道艱險,加上蜀軍此時還比較強大,魏軍的攻擊被擊退了而已。直到蜀漢後期國力日衰,魏國國力已經完全壓倒蜀漢,才伐蜀成功。


不沉的經遠


諸葛亮之所以總是主動的伐魏,就是要堅定不移的完成劉備的遺願——恢復漢室江山。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的個性是寧靜致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了實現劉備恢復漢室和確保蜀國的江山長盛不衰的目標,必須首先除掉蜀國的強敵——魏國。所以諸葛亮只有克服山高路遠的困難,六出祁山,積極伐魏!儘管蜀國的財政十分緊張,諸葛亮依然千方百計的努力奮鬥,主動出戰,嘔心瀝血地戰鬥在伐魏的戰場上……。

面對諸葛亮急於求成的心態,司馬懿採取的措施是以逸待勞,韜光養晦,堅守陣地,見縫插針。無論諸葛亮採取何種方式引蛇出洞,司馬懿都穩坐釣魚臺。最終促使諸葛亮理想破滅,病死在征戰途中,五十多歲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孫子兵法》已經告訴我們:戰場如同天氣一樣變化莫測;如同流水一樣變化無窮……。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要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採用符合實際的決策,這樣才能長盛不衰,達到理想的目標。


張越智872


恢復漢室,還於舊都是劉備諸葛亮的政治目標和理懋。諸葛亮六出岐山,為的就是報答先主,踐行理想。這在他的出師表裡說的很明白,所謂漢賊不兩立,王室不偏安。諸葛亮是為正統和合法性而戰。

同時,曹魏中心在許昌洛陽,關中空虛,有可乘之機,蜀國一旦攻下關中,據有長安,擁郩函之險,國小易亡的危機解除,且才真正擁有一統天下的可能,所以蜀雖弱小,有諸葛亮在必不懈進攻來確保蜀國的生存。

魏國沒有這樣的危機,且蜀國擁蜀道之奇險,千里用兵,深入險地,也不是曹魏當務之急,所以不會主動攻蜀。另一方面自曹丕到曹睿,都不是進取之君,他們更關注完善國家制度,發展國力。明帝之後都是幼君,內部司馬氏與皇族忙於內鬥爭權,就更顧不上攻擊蜀國了。

加上吳蜀聯盟,曹魏要首尾相顧,更多的是擔心東吳攻其荊揚腹部。

所以就在諸葛亮時期形成了蜀攻魏守的局勢,這更多的不關國力,關乎魏蜀吳整個三國的大勢。


西魯


看得出來這個問題的意思是:魏強蜀弱,為何弱勢的一方卻屢屢主動出擊?

這裡結合公元228年冬,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給劉禪的上書,對此進行大致分析:

一、維持政權合法性的需要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劉備的政權被後世稱為“蜀”,但實際上當時其官方國號為“漢”,即自認為漢朝正統,而中原的曹氏,則是“國賊”。這是蜀漢存在的法理基礎。

如果蜀漢不主動“討賊”,那就會被視為甘心偏安一隅,政權的合法性被顛覆。

二、實力相差懸殊,蜀漢打不起持久戰

從傳統的地圖上我們對曹、劉兩方的實力差距體驗並不深刻,所以我在網上找了一個標註了各州區域的地圖。當時,看各州的實力,並不是看地盤的大小,而是依照人口、可用耕地等與生產力相關的硬指標。當時的北方是絕對的經濟中心,南方則地貧人稀。

如諸葛亮所言,蜀漢對曹魏,是一州對數州,實力差距極其懸殊。這種情況下,只有儘量速戰速決,才有一絲的希望,持久戰只會對曹魏有利。

三、人員自然消耗的緊迫性

近十萬蜀漢軍人的骨幹和中堅,是劉備一系入川時所帶進去的老部下,“皆數十年之內,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這些精兵,是劉備在幾十年裡輾轉各地積攢起來的,不是偏遠的益州所能提供的。

但是當時部分老將已逐漸因老/病去世,這裡面就包括趙雲等70多位將領、1000餘名熟練老兵。對此諸葛亮甚為憂心,他擔心再過幾年,從中原帶過來的精銳可能損失2/3,屆時將更加無力挑戰曹魏。

所以,政權合理性的需要、實力的差距,蜀漢不能給曹魏安心恢復生產力的時間,必須儘早主動出擊,時間站在敵人的一邊,越往後拖劉氏的希望越渺茫。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無論是諸葛亮還是姜維主政,“小國寡民”的蜀漢一直髮瘋似的主動挑戰曹魏。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他們的處境:拼死一搏可能還有機會,安於現狀則等於坐吃山空。

如此想來,真替諸葛亮感到心酸……




正史漫談


並不都是,諸葛亮二次伐魏後,曹真就組織過一次大舉伐魏,三路進軍,諸葛亮坐鎮漢中。但魏軍兩路遇大雨而退,一路被魏延吳壹擊退(陽溪之戰,糧草也被燒了!魏軍要南下伐蜀,後勤也是必不可少的!)。魏軍連漢中的影子都沒看到。這以後確實打消了伐蜀的想法!可以說,當時蜀漢雖然軍隊數量不多,但戰力彪悍,且有魏延等幾位很有經驗和實力的將軍在,加上蜀漢地形險要,伐蜀要成功,必須等待時機成熟!反過來講,蜀漢要伐魏,也必須等待時機,準備充分,否則也只能無功而返!


自由的鷹28185386


諸葛亮歷史上五出祁山 曹魏國策是先滅吳後滅蜀 曹爽執政時曾出兵攻蜀 王平繼承了魏延的政策利用地勢堅守 魏軍退兵費禕率援軍趕到 追擊大勝 一直到鍾會伐蜀的那次 出兵前滿朝大臣反對 連鄧艾也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