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新資源、新渠道 綠地擴大進口不停步


開拓新資源、新渠道 綠地擴大進口不停步

新聞晨報記者 錢鑫

實習生 章逸清

隨著海外疫情的爆發,使北美、歐洲和東亞等重要外貿市場成為“重災區”,而對於本已遭遇國內疫情衝擊的外貿企業而言,又形成了強烈的“二次衝擊”。但是疫情一方面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機,另一方面也提供了難得的潛在機遇。當前,貿易港集團正通過提前研判形勢、借力平臺豐富海外客商資源等舉措,迅速開拓新品類、新資源、新市場。僅第一季度,國際貿易進口業務落實訂單環比增長近3倍,力爭在疫情困境中實現逆向突圍。

“掃貨”五大洲,擴大進口“步履不停”

疫情爆發初期,民生商品的剛性消費需求顯著提升。貿易港集團迅速調整商品進口計劃,不但著力擴大肉類產品進口,還加大了肉蛋奶等民生商品進口力度。

開拓新資源、新渠道 綠地擴大進口不停步

貿易港集團“逆境求生”,開拓新市場新品類

2019年,貿易港集團進口澳大利亞冷凍牛肉總量達9000噸,約佔自身冷凍牛肉商品進口總量的35%。受去年乾旱、山火、洪水等極端環境及今年疫情影響,澳大利亞牛肉供應逐漸趨緊。貿易港集團立即調整牛肉進口來源國,將重心轉移至疫情較輕的阿根廷、巴西、烏拉圭等南美國家。

“我們國內市場仍然不穩定,歐洲市場也暫時停滯,現在我們的工廠都在全力以赴瞄準中國市場,我們與貿易港集團簽訂的出口訂單也已經簽到了5月份。”阿根廷1970廠的馬丁·貝拉介紹,疫情帶來的影響無處不在,當地屠宰、分割等作業必須嚴格遵守防疫要求。不過,由於阿根廷目前確診人數較少,且已採取相應措施防控,生產及物流環節受到的影響基本可控。

開拓新資源、新渠道 綠地擴大進口不停步

在加強開拓新市場的同時,貿易港集團也在加速開拓新品類,尋找優質穩定的替代貨源。僅第一季度,貿易港集團全新開拓750噸俄羅斯雞肉製品及4500噸新西蘭羊肉製品進口,同時還新增糧油、水產等全新品類。

開拓新資源、新渠道 綠地擴大進口不停步

巧打“時間差”、10000噸凍品“在路上”

在前期國內隔離限制、市場需求下降的情況下,肉類大宗產品的倉儲和物流運輸受疫情影響較大,特別是港口出現滯留擁堵現象,天津、上海等港口冷庫“爆倉”,進口凍品受到國內運輸、人工等影響價格出現波動。

依託於佈局全國的近100家G-Super進口超市第一時間反饋商品銷售情況,貿易港集團預判疫情恢復後凍品市場需求量將加大,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及時調整進口策略,加大了海外訂貨量。

開拓新資源、新渠道 綠地擴大進口不停步

3月以來,國內疫情逐漸得到遏制,海外疫情卻意外呈現流行態勢,貨源偏緊、採購被動、物流不暢等進口供應挑戰也接踵而來。在國內經營了16年牛羊肉的清真肉食集團河北康遠清真食品董事長馬海增說,這段時間市場上出現一些進口牛羊肉緊缺的情況,“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誇張,就是一些超市、批發市場來買牛羊肉,有的一次買了近半年的量。”

開拓新資源、新渠道 綠地擴大進口不停步

貿易港集團化危為機,保證國內市場“剛需產品”供應

“我們現在通過直接向貿易港集團採購貨源。”馬海增介紹,澳新、南美的冷凍牛羊肉會先到達天津港,由貿易港集團完成站點協調、裝卸分解、清關理貨後,直接分銷往鄭州、西安、青海等城市。

開拓新資源、新渠道 綠地擴大進口不停步

國內消費市場正快速回溫,進口商品市場也將顯著反彈。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集團總經理薛迎傑表示,貿易港集團將抓住機遇、化危為機,用好貿易港平臺的資源優勢,提高進口供應鏈運作效能,帶動一大批上下游企業,全力拓資源、穩訂單、促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