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1954年諾貝獎頒獎典禮,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安德斯·奧斯特林評價《老人與海》:“勇氣是海明威的主題,是使人敢於接受考驗的支柱,勇氣能使人堅強起來,去迎接那看起來難以應付的現實,勇氣能使人敢於喝退大難臨頭的死神。”

《老人與海》|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的巔峰之作,小說只寫了8周,可前後卻醞釀了17年,是他人生態度和文學理念最典型的體現。該書1953年榮獲普利策獎,1954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小說用簡潔的文字 ,講了一個很簡單的故事:一位名叫聖地亞哥的老漁夫,一天釣到一條大魚。在他拖著魚返回時,遭遇很多鯊魚,雖然經過一番搏鬥,但最終僅拖回一架魚骨。

這是一個硬漢的故事。老人的生活看來是悽慘的,但在他身上卻看不到悲觀、看不到沮喪,相反,我們看到的是那種向人生的磨難宣戰,向生命的極限挑戰的巨大勇氣。

《老人與海》,讓我讀到了勇氣的含義。

《老人與海》|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一、勇氣是坦然地直面孤獨

老人的生活極其簡單,他所擁有的就是一間小屋、一張床、一艘小船。

老人沒有家人,妻子已經去世了,本來家裡還掛著妻子的遺像,但老人覺得自己看到會更覺孤單,就把它擱在了屋角擱板上,用一件乾淨的襯衫遮住。老人對妻子是懷念的。

老人每天出海捕魚,常常是孤身一人,面對的是無垠的大海。

在海上,他喜歡自言自語。他會和飛到船艄上的小鳥聊天:“好好休息一下吧,小鳥。”“我在這裡總算有個朋友了”。他會對大魚說:“我喜歡你,也很尊敬你。”

老人對周圍的人是友善的。在捕到大魚,或是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總會想起他的小夥伴馬諾林,不停地念叨:“要是那孩子在這兒就好了。”年輕的漁夫會拿老人開玩笑,但他並不生氣;年長的雖然看著他感到難受,但也會和他聊聊打魚時的見聞。

老人對孤獨的態度是坦然的,他把海里碰到的一切生物,包括天上的星星,都當作是他的朋友。可以獨自欣賞大海深處瑰麗的七色,天空的雲捲雲舒,所以他發覺,一個人在海上永遠都是可以擺脫孤單的。

一個人如果能勇敢地面對孤獨,就可以在獨處時讓內心平靜下來,更好地認清自我,更專注地思考問題,把事情想深。

韓國三星集團前會長李健熙從小就與父母分開,10歲被送到日本讀小學,因為無所依賴,所以事事靠自己,養成了強大的內心和意志。繼承產業後將三星電子從低質量的大規模生產商,改造為亞洲最有價值的科技企業。

很多時候,我們必須獨自扛起責任,直面各種各樣的問題,孤獨是一種修煉,需要勇氣來面對。

《老人與海》|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二、勇氣是冷靜地直面危險

老人釣到大馬林魚後,大魚一直拖著他和船向大海深處游去。

第二天,當大魚浮出水面時,老人看到它比小船還多出兩英尺,這時老人想的是:我必須要制服它,要讓它對我的感覺比實際的我更有氣魄。

第三天,大魚不再朝前走,開始繞圈,老人慢慢回收釣索。一圈又一圈,一點點拉近,老人已經精疲力盡,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和堅持。等魚貼著船舷游過來時,他把魚矛舉得高高的,鼓動起全身比之前更多的力量,把它對著大魚刺去,終於殺死了大魚。

在返回的路上,由於大魚流出的血,把鯊魚引來了。

第一條鯊魚來的時候,老人能看見它那張裂開的大嘴和那雙奇異的眼睛,聽見鯊魚撕裂大魚皮肉的聲音,老人猛地用魚矛插下去,鯊魚帶著魚矛沉入海底。老人用一隻槳綁上刀子替代了魚矛。

沒過多久,又來了2條鯊魚,依然被殺死了。第5、第6條鯊魚來的時候,老人用棍子把鯊魚趕跑了。

到夜裡,成群的鯊魚來了,老人的身體又痛又僵,他知道搏鬥已經是徒勞了,但還是沒有放棄,雖然無法看見目標,還是不顧一切地揮舞短棍擊打鯊魚。

老人在面對大魚和鯊魚時,似乎不知畏懼為何物,當然,這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沉著冷靜,用足現有手段之勇。

蘇格拉底曾說過,勇氣就是在危險的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鎮定沉著。他不僅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蘇格拉底70歲時被告不敬神,而且離經叛道,最終被判死刑,雖然有機會逃走,但他還是選擇了慷慨赴死。

說出名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以書吏出身,投筆從戎,以超凡的勇氣隻身闖蕩西域數十載,建立了萬世功業。

蘇軾在《留侯論》中寫道:“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能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臨危不懼的勇氣離我們並不遙遠,面對疫情勇敢逆行的醫務工作者、志願者,碰到不法分子挺身而出、不平之事仗義直言的見義勇為者,正是有了這樣的人,有了這樣的精神,我們才有了民族的脊樑。

《老人與海》|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三、勇氣是樂觀地直面苦難

小說開頭第一句話就是:“已經過去了整整八十四天,這個獨自釣魚的老人,仍然在灣流中這條小船上漂泊,沒有抓住一條魚”。84天,每次的空手而回,人們已經認為他是“厄運纏身”了。

第85天,老人還是出海了。在放釣索時,他心裡想:“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走好運自然是好的,只是我做事務求精確。這樣,等運氣到來的時候,我已經準備好了。”

殺死第一條鯊魚後,老人想:“每多一分鐘,離家就更進一步。丟了四分之一肉,你航行起來更輕快了。”“完全放棄希望是愚蠢的,而且我覺得這是一種罪過”。

老人擁有一個執著的信念——“人活著可不是為失敗準備的,人可以被消滅,但不能被打到”。

他有強烈的獲勝心,年輕時跟當地力氣最大的一位黑人比試扳手腕,他們對峙了一天一夜,最終贏得了比賽。

他相信他一定能捕到大魚,所以當他真正遇到比他的船還要大的馬林魚時,他沒有感到恐懼,只有志在必得的興奮。

老人的樂觀是一種審時度勢的樂觀,他在經歷挫折之後,能快速地調節恢復。

老人在面對鯊魚時,他把船上所有能用的東西都用上了,最終知道無法保住大魚的時候,他把心思完全放在駕船回家上了,至少家裡還有床,它能讓你舒服地躺著,沒有什麼東西能打敗你。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在人生這一茫茫大海上行駛的一艘小船,同樣會有風浪,會有鯊魚。苦難是難免的,但是對待困難的態度是可以選擇的。

心理學大師馬丁·塞利格曼告訴我們:對一件事的解釋風格決定了你是樂觀的還是悲觀的。樂觀是可以學會的,其技巧在於讓你在失敗的情景中,改變具有破壞性的想法,從更具鼓勵性的角度來考慮挫折和困境。

魯迅說: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讓我們勇敢前行,笑對人生。

《老人與海》|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