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宋江一心想著“招安”,結果自討毒酒,讓人深思

水滸傳是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梁山泊聚義,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幟,起義反抗壓迫,轟轟烈烈鬥爭的故事。隨著梁山泊的力量逐漸壯大,可以說是正是好漢們大展拳腳,如日中天的時候。朝廷卻派來官員和宋江商討“招安”,當然是最後接受了,但結局卻很慘烈。那麼宋江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會接受“招安”,可從以下幾方面看出端倪

《水滸傳》宋江一心想著“招安”,結果自討毒酒,讓人深思


第一,宋江打心裡是不想上水泊梁山的。他這個人喜歡結交江湖各路的朋友,而且還願意以己之力幫助有難之人,所以人送綽號“及時雨”宋公明。只因為殺了閻婆惜被髮配到江州,後來在酒樓醉酒題“反詩”,又被判死刑,幸虧是梁山兄弟劫法場將其救出。到最後屢遭危險,終於上了梁山,可以說是走投無路,逼上梁山的。其實宋江在朝廷當差做事感覺是挺好的,畢竟是吃公糧,本人及家裡的父親都覺得臉上有光。在街坊鄰居里還有點威望,平日裡喝酒吃肉,結交朋友豈不快哉。

第二,宋江到了梁山後,隨著三打祝家莊,出兵救柴進,接著又打退了高太尉的三路進剿,梁山聲勢越來越大。而後,晁蓋在一次交戰中不幸中箭身亡,宋江順理成章坐上了山寨的頭把交椅,成了起義軍的首領。這時的梁山義軍又取得了幾次勝利,包括打退了朝廷軍隊的進攻,可謂是越戰越勇,士氣大漲。面對這種不利形勢,朝廷改變策略,派人到水泊梁山遊說招安。於是,在宋江妥協思想影響下,全體梁山好漢接受招安,改編成了宋朝的軍隊。

從這裡可以看出,宋江這個人是不願意一輩子落草為寇,當山大王的。雖然割據一方,力量強大,但總感覺自己是草寇,受封建“三綱”思想的束縛,君為臣綱在心裡揮之不去。如今,機會來臨,他又怎麼能錯過。什麼江湖情義,個別兄弟的大仇還未報,已全然不顧,投降派的本質終於顯露出來了。為了效忠朝廷,響應統治者的指令,帶領梁山好漢征討方臘等其他義軍,連年的戰事,弄得一百零八條好漢最後只剩下了二十七個人。然而,就是這樣大的傷亡代價,眾多兄弟拿命得到的勝利,卻沒有為他換來榮華富貴。等來的卻是朝廷的毒酒,以及活下來兄弟的分崩離析。更可氣的是,臨死還要拉上李逵這樣最重情義的兄弟,真是可悲可嘆!

第三,宋江所領導的梁山義軍,缺乏思想綱領。雖然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幟。但沒有融入到受苦受難的老百姓當中去。徹頭徹尾的個人恩怨,迫於無奈才與朝廷作對,“逼上梁山”是核心思想。從來就沒有想過推翻昏庸無道的朝廷,建立起一個為天下百姓謀福祉的新政權。只要是統治者不計前嫌,能招撫義軍,並且許諾很多好處,宋江巴不得聽從號令,唯命是從呢。像這種義軍只能是被朝廷利用,借梁山義軍的力量來平定其他義軍,結局是悲壯的,是耐人尋味的。


《水滸傳》宋江一心想著“招安”,結果自討毒酒,讓人深思


以上三點只是個人的一些見解,不足之處敬請指教。封建社會的農民起義,一開始都會轟轟烈烈,搞得有聲有色。每到關鍵時刻不是起內訌,就會有外部勢力收買拉攏,再不就是領頭人的狹隘觀念,看不清當前局勢發展利弊。錯誤的決策為一己私利,把整個隊伍帶到了深淵,當看到大勢已去,只能是對天長嘆,悔不該當初,萬般無奈飲下自釀的苦酒。那麼整個起義運動跟著土崩瓦解,煙消雲散,落下了帷幕。留下太多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成了一些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這樣的故事,放到今天可以借鑑的經驗是,如果一個企業,一個團隊沒有核心價值觀,沒有指導理念,沒有一個企業規劃的帶頭人,是沒有發展前景的。是不可能有長遠發展的。企業的創立者要有家國情懷,要有所擔當,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中層管理者聚集到企業中,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為了企業發展獻言獻策。企業的當家人採納正確的主張,融入到企業的管理章程中,讓每位員工都有一種歸屬感,都會滿懷熱情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這樣領導和員工上下一條心,勁往一處使,凝聚集體的力量,將會使企業步入正軌,朝著光明的前景奮力前行。

《水滸傳》宋江一心想著“招安”,結果自討毒酒,讓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