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的曹皇后,在历史上是怎样的,跟宋仁宗关系如何

最近《清平乐》大火,很多人非常喜欢宋仁宗和曹皇后之间的故事,想知道他们的爱情故事是怎么样的。那曹皇后历史上是怎样的,跟宋仁宗关系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清平乐》中的曹皇后,在历史上是怎样的,跟宋仁宗关系如何

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死后,宋仁宗第一任皇后郭氏便被仁宗以无子为借口废掉,幽居长宁宫,宋仁宗原本想册封杨太妃支持的商贾之女陈氏为皇后,却遭到反对。于是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次年九月立为皇后。曹皇后虽贤达,但相貌并不特别出众,看重美貌的宋仁宗并不欣赏她的贤德,在册立后,宋仁宗对她一向疏远,对她不宠爱,她对张贵妃盛宠,亦不计较。曹皇后出身将门,但也熟读经史,善于书法,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养蚕采桑。

庆历八年(1048年)正月坤宁宫事变,仁宗宿于曹皇后宫中,至半夜,一阵杂乱的响声将他们惊醒,仁宗欲出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曹皇后劝说不可轻动,免遭毒手。曹皇后把内监宫人集中起来,分别把守宫门,并亲手为每人剪下一绺头发。叛乱平乱之后,以发为记,论功行赏取水防火。杀退了叛逆者临危不惧,应变有方,指挥若定。

但宋仁宗却认为这场叛乱是曹皇后为了在自己面前显示能力、邀功而故意安排的,不仅不感激她,反而欲废掉她、改立宠妃张美人为皇后。大臣们极力劝说、反对,仁宗自己也拿不出证据证明皇后有罪,这才作罢。曹皇后保住了凤冠,但始终没有得到皇帝的感激,宋仁宗将功劳全栽到宠妃张美人身上,借机在当年十月将其晋封为贵妃(死后追封为温成皇后)。

《清平乐》中的曹皇后,在历史上是怎样的,跟宋仁宗关系如何

曹皇后身边有个宫女与卫卒私通,事情泄露,曹皇后按制度判宫女死罪。宫女向宠姬张贵妃哀求免死,张贵妃向仁宗说情,仁宗答应赦免。曹皇后得知后,穿戴上正式的服饰觐见皇帝,请求依法处理有罪的宫女。仁宗让她坐下,曹皇后不坐,站着坚持自己的要求,直到最后仁宗下令按宫廷规矩把宫女杀掉。

张贵妃恃宠而骄,常有不遵守宫廷法度的行为,曹皇后并不计较,大臣们进谏,宋仁宗却一味的袒护,张贵妃也越来越骄横,成为朝廷上下名利之徒依附的对象。有一次,为显示威风,张贵妃竟想打着皇后的仪仗出游。仁宗让张贵妃自己去找皇后借。岂知曹皇后听完张贵妃说完来意后,对她这种名目张胆的无礼僭越行为,丝毫没有表示出不高兴,而是爽快地答应借给她。张贵妃大喜,回告仁宗。皇后宽容忍让的行为,让仁宗觉得张贵妃过分了,对她稍稍约束了一下,张贵妃只好放弃。靠着这种极力的谨慎和宽容,曹皇后保住了自己的皇后地位到最后,正位中宫达28年之久。

《清平乐》中的曹皇后,在历史上是怎样的,跟宋仁宗关系如何

然而宋仁宗对曹皇后的态度依然不信任,嘉佑元年(1056年)仁宗患了重病,神志不清,口中竟高呼“皇后与张茂则谋大逆。”张茂则是宫中的一名内侍,听到仁宗的话害怕得想上吊,被旁人救下,宰相文彦博劝说道:“皇上有疾病说胡话罢了,你何必这样子呢?你如果死了,皇后该如何自处呢?”又命令其继续侍候仁宗。然而仁宗此举,导致曹皇后也不敢上前伺候。

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三十一岁的赵宗实立为皇太子,赐名曙。次年三月,仁宗驾崩,赵曙进宫即位,成为宋英宗,尊曹皇后为皇太后。英宗即位不久就生病,无法处理朝政。曹太后于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待英宗病情好转后,曹太后即撤帘归政。

《清平乐》中的曹皇后,在历史上是怎样的,跟宋仁宗关系如何

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病逝,神宗即位,尊曹太后为太皇太后。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革除许多弊政。但曹太皇太后认为“祖宗法度不宜轻改”予以反对,但未被神宗采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以“乌台诗案”下狱,都是曹太皇太后出面求情,苏轼才免于一死。同年冬天十月二十日(1079年11月16日),曹太皇太后病逝,时年六十四岁,全谥慈圣光献皇后。

曹皇后是北宋乃至宋代难得能称上贤德的皇后,除了在仁宗朝平乱的事迹,在英宗朝、神宗朝,曹皇后为帝王也做了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