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念牛经”“发牛财”助力乡村脱贫

灵台“念牛经”“发牛财”助力乡村脱贫

灵台县上良镇北张村以村党支部书记姚军福为带头,立足村情念起“牛经”,以发展肉牛养殖业,引导148个贫困户加入本村养牛业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有效破解了发展瓶颈,加快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步伐,有效促进了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了全村脱贫奔小康的进程。

4月14日,由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记者团走进灵台县,采访灵台县通过发展养牛业助力乡村脱贫奔小康。

灵台“念牛经”“发牛财”助力乡村脱贫

据介绍,曾经的北张村是灵台县上良镇4个贫困村之一,建档立卡之初贫困发生率高达47.43%,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贫困面大。

近年来,身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姚军福紧盯脱贫,通过近些年努力,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党员行动、全民参与、产业兴村、民主管理”的脱贫攻坚发展道路。紧紧围绕如何实现农民收入倍增,拓展农业发展空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群众自主发展、建办基地示范、鼓励能人带动”途径,将发展成果有效地链接起来,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灵台“念牛经”“发牛财”助力乡村脱贫

记者采访了解到,姚军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案例,只是灵台县全县发展养牛产业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灵台县立足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在调查研究和深入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南繁北育”这一特点和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按照“政府引导、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规范运作”的思路,通过投牛入股、劳动力入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配股等方式,引导农户与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不断壮大养牛规模。把“引龙头、建基地、连农户”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必由之路。先后引进一批专业公司,建起了一批具有现代管理理念、先进实用技术,诚信经营为本的龙头企业。通过先进理念的普及实用技术的推广和产业链条的延伸,实现了龙头企业与肉牛产业的有效对接,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养殖与分户散养“两条腿走路”的发展路子。

灵台“念牛经”“发牛财”助力乡村脱贫

目前,全县形成了以秦川牛、红安格斯牛为主的冻配品种,全县肉牛良种率达到80%以上,累计建成青贮窖37.26万立方米,年均青贮饲草31万吨,玉米秸秆转化率达到85%。

灵台“念牛经”“发牛财”助力乡村脱贫

记者采访了解到,灵台县全县发展实体化、实效化运作的肉牛产业合作社154家,年均销售肉牛4.5万头,实现增收9000万元以上。2019年,全县牛饲养量达到8.04万头,出栏牛1.34万头,发展千头以上养牛专业村44个,培育10头以上养牛大户147户,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场(小区)74处,认证部级标准化示范场2处、省级4处、市级13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爆料,一经采纳必有红包酬谢。联系电话:18109334281(同微信)】

灵台“念牛经”“发牛财”助力乡村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