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 河南这座低调的城市 曾为汉魏古都被誉三国文化之乡 现仅为三线!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古都栉比,名邑相望,除了大家所熟知的洛阳、开封、安阳和郑州这四大古都外,还有一座城市在历史上也做过都城,它就是位于河南省中部的许昌市。许昌不但是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发源地和国都,也是东汉建安时代的首都。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东汉建安元年八月(196年),曹操至洛阳将汉献帝迎到许县(今许昌东),“奉天子以令不臣”,雄踞许昌长达25年,奠定了曹魏霸业。公元221年,曹丕废汉立魏,“魏都”自此始名,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800多年过去了,“三国”在这里却未走远,如今的许昌,城市总面积4996平方公里,总人口498.24万人,境内国道311、地方铁路横穿东西;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素有“河南的温州”之称。在《2019中国城市百强排行榜》,许昌排名第92位,跻身三线城市行列。

120回的《三国演义》,有52回发生在许昌,叱咤风云的英雄们在此建功立业,留下了80多处三国文化遗迹,其中最值得一游的景点当属曹丞相府。建安年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昌,进位丞相后在这里处理军国大事、奠定了曹魏霸业。后来曹丕篡汉,曹丞相府也被演变为了皇宫。

位于市区中心文庙前街的春秋楼,又称关公宅。公元200年,关羽归附曹操后被封为汉寿亭侯,并获赐此府宅,关羽让二位皇嫂住内院,自己住在外院夜读《春秋》,由此得名“春秋楼”。春秋楼主殿内供奉着一尊15米高的关公像,气势恢宏,威严之极,是世界上最高的室内关羽塑像。

相传当关羽得知刘备的去向后,决意挂印封金,辞曹寻兄。曹操率部将追至城西的灞陵桥头,赐酒赠袍,为关羽践行。关羽恐其有诈,便立马于桥上,用刀尖挑锦袍披挂于身,拜揖而去,开始了千里走单骑、过关斩将的千古壮举。现在的灞陵桥,是在元代桥梁基础上复建而成。

位于许昌博物馆内的文峰塔,又称文明寺塔,由许州知州郑振光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塔高51.3米,结构严谨,气势雄伟,为河南省明代砖塔之冠,“文峰耸秀”也被评为“许昌十景”之一。2006年5月,文峰塔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地处许昌中心城区的曹魏古城,是许昌市政府打造的三国文化旅游产品,其本身虽不是文化遗产,却位于古三国遗址的附近。整个街区气势磅礴、古色古香,堪称是许昌展现汉魏风貌、彰显三国韵味的点睛之笔,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