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開學復課後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

根據教育行政部門通知要求,中小學開學復課已進入實際操作階段。為確保教學有序健康開展,確保新學期各項教育教學目標按質完成,在參考中國教科院對體育與健康的建議以及部分省市實施情況的基礎上,開展問卷調查,組織優秀教師團隊研討,徵集各區(市)縣教研員意見,針對本學期的特殊情況,特制定體育與健康學科教學建議及學校體育工作開展建議。

中小學開學復課後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

一、總體建議

錯峰鍛鍊:開學後的體育課要把握好時間的合理安排,避免同一時間上體育課的班級過多,儘可能地錯峰組織體育課與指導學生鍛鍊。集合不採用密集隊形站立,慢跑採取一路縱隊行進,不採用學生面對面站立的教學方式。

減少對抗:開學後的體育課要把握好形式的合理組織,避免開展直接對抗性體育活動,多安排能獨立完成的練習方式,確保更安全。

微微出汗:開學後的體育課要把握好強度的合理控制,避免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大汗淋漓,達到微微出汗,及時預防感冒發熱等現象。

要求跟上: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教育融入健康教育知識課,開學後體育課要把握好衛生的合理要求,課後要求人人洗手,衣物穿著透氣舒適,適量飲水有補充,課外鍛鍊要適中;口罩使用按省市統一要求;身體不適按應急預案執行。

二、初三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

初三中考體考已明確時間適度推遲,以便於學生加強適應性鍛鍊,但時間很緊,在遵循總體建議的情況下,教學建議如下:

1、教學中儘量安排獨立完成的內容,減少師生及生生接觸;

2、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居家鍛鍊和自身實際情況量身定做練習內容與方法,查漏補缺;

3、課堂儘量以針對性的方法和手段為主,教會學生鍛鍊方法,每天應根據學生情況佈置相應的練習內容,並做好家校溝通與聯繫;

4、指導課後鍛鍊一定要遵循科學的訓練原則,注意練習的質量和間歇時間的合理結合,不打疲勞戰,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練習方法。

5、初三體考鍛鍊注意事項和練習技巧(附後)


中小學開學復課後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

三、初一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

初一年級是中考體考改革後的第一屆,除了統一考試項目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體育素質綜合評價。教學建議如下:

1、體育教學在遵循總體建議的基礎上,結合《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體育素質綜合評價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做好開學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按照《指導意見》要求的合理選擇教學內容,尤其是健康知識教育和技能教學。

2、體育課認真完成考勤記錄,課後作業根據檢查學生練習情況來進行評價。

3、各校進一步完善體育素質綜合評價機制,增強該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做到公正、公平、公開,以統一開學後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

四、初二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

初二中考體考是最後一屆未改革前體考,在遵循總體建議的情況下,教學建議如下:

1、教學中儘量安排獨立完成的內容,減少師生及生生接觸;

2、教學中應根據學生居家鍛鍊和自身實際情況量身定做練習內容與方法,查漏補缺;

3、課堂儘量以針對性的方法和手段為主,教會學生鍛鍊方法,每天應根據學生情況佈置相應的練習內容,並做好家校溝通與聯繫;

4、指導課後鍛鍊一定要遵循科學的訓練原則,注意練習的質量和間歇時間的合理結合,不打疲勞戰,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練習方法。

5、可參照初三體考鍛鍊注意事項和練習技巧指導學生進行練習。

五、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

1、體育教學在遵循總體建議的基礎上,結合《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體育素質綜合評價指導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認真做好開學後的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按照《指導意見》要求的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2、小學教學要以趣味性為主,儘量採用獨立完成、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把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健康教育知識融入課堂,培養學生運動興趣、體育品德和防控意識。

3、各校進一步完善體育素質綜合評價機制,增強該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做到公正、公平、公開,以統一開學後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並在今年開始逐步規範小學段體育素質綜合評價。

4、加強特殊時期的常規管理,尤其是口罩戴取與群體接觸。

5、加強與班主任和家長的及時溝通。


中小學開學復課後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

六、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建議

高中體育模塊教學已開設走班制教學的學校暫停走班制,在疫情沒有解除前體育課全部按行政班上課。

(一)集體鍛鍊:

避免開展直接對抗性的活動,減少同學之間肢體接觸,多安排能獨立完成的練習方式,確保合理安全。

可參考以下方面組織學生鍛鍊:

1、綜合體能恢復鍛鍊 2、指導學生制定自主鍛鍊計劃和運動處方

3、中學體育與高校體育的銜接性鍛鍊

(二)自主鍛鍊:

建議開展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隔網對抗項目,不主張開展對抗激烈人員聚集的項目,三大球鼓勵學生加強個人技術和專項體能練習。

七、大課間體育活動建議

大課間體育活動務必注意在練習前學生到操場的路線按照既定的路線到達,要分班分流到達指定位置進行練習,集合和練習隊形要按照散點組織,學生之間間隔至少1.5米,練習內容儘量以獨立原地練習為主,不安排面對面的站位,練習後分班分流帶領學生回到班級教室,切莫班與班之間相互交叉聚集。活動後回教室之前一定提醒學生戴口罩、勤洗手、不交叉不聚集,如活動後有身體發熱、感冒學生要及時上報學校醫務室。如遇下雨組織學生在教室進行室內大課間體育活動(可參照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初三、高三大課間體育活動視頻)。

附件:初三體考鍛鍊注意事項和練習技巧

一、注意事項

1、認真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避免受傷和延緩“極點”的出現。

2、所穿的鞋襪應柔軟合腳。

3、運動後應做好放鬆活動,以儘快消除疲勞。其方法是對身體各部分進行靜力拉伸和放鬆性的走動、抖動、輕微拍打等。

4、 及時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修復肌肉細胞,減少肌肉痠痛

5、 建議中考體考採用行政班編組參加考試,不宜班與班混合交叉編組。

二、練習技巧

(一)800/1000米跑練習技巧

1、呼吸。儘量採用口鼻同時呼吸,減少直接用口呼吸,避免刺激咽喉和腸胃,引起不適。

2、節奏。可採用反覆跑(反覆跑是固定距離反覆進行練習的方法)、定時跑(在固定時間內不計算跑的距離的訓練方法)調整呼吸與步頻的節奏。

3、多樣。還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其他運動(參加籃球、足球、排球、游泳、自行車、爬山等運動等)增強有氧耐力。

(二)立定跳遠練習技巧

1、協調。經常性的進行多種跳躍練習,注重手臂與腰部、腿部動作的結合,增強身體的整體協調能力。

2、能力。要進行多種形式的跳躍練習(避免單一的蛙跳),增強腿部力量;要多進行腰腹(尤其是背部)的練習,增強收腹舉腿及空中平衡的能力。

3、力量。多加強爆發力(注意練習強度、運動量以及間歇時間)的練習;多加強關節力量的動力和靜力練習。

(三)坐位體前屈練習技巧

1、時機。動態拉伸應在運動熱身時進行,靜力拉伸應儘量在練習過程中或放鬆階段進行。

2、部位。除了常規腿部後群肌肉韌帶拉伸外,還應經常性加強肩部和背部肌肉韌帶拉伸,以達到最好效果。

2、堅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必要時藉助外力強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