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教育网络薛立新导师: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

“这孩子真倔,真不听话!”家长们经常抱怨孩子不愿和家长交谈,即使有交谈,也难以愉快地进行。

父母和孩子能够顺利地交流思想对于相互之间保持良好关系非常重要。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讲出自己的思想感受,这样父母就可以理解和帮助他们。 同时,父母也希望孩子能用适当的方式而不是顶撞的方式来表达感情,并且接受父母的忠告。 但是,孩子并不是生来就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思想和感情的,也不是一开始就不愿和父母交流。 孩子的许多行为都是从父母那里学到的,父母的态度、习惯对孩子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英才教育网络薛立新导师: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

如果我们问家长:“你经常与孩子交流吗?”得到的回答常常是:

“当然啦,我们经常说,可他一点也不听!”其实,家长所谓的交谈,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唠叨、提醒、批评、哄骗、威胁、说教、质问、忠告、评论、探查、奚落等等,这些做法不管出发点有多好,都只能减少而不是增加真正交流的成分,只会使相互间的关系更加紧张。

将心比心地想一想,当你心烦意乱的时候,你希望别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呢? 你会希望有人听你讲话并努力去理解你,接受你的感情。 你的孩子难道不会这样想吗? 因此,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与孩子交谈的技巧,同时也教会孩子表达自己思想与倾听别人意见的方法。

父母同孩子谈话应注意以下两个原则。

一、谈话要有针对性

一次谈话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家长不要动不动就摆出一副讲大道理的架式。 无论你多么善于讲道理, 也无论孩子看上去多么认真地听你讲话, 谈话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孩子需要知道他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单靠解释是不够的。 很多家长特别喜欢指教或说服孩子, 他们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理由、意义和原因等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 希望孩子一下子长大成人, 事事正确无瑕。 其实, 这样做一点儿效果也没有, 只能使孩子厌烦, 变本加厉。 最好的做法应该是采用温和的语气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 如果孩子已做错了什么事, 也要明确告诉孩子应受怎样的处罚。 不能啰嗦一大篇, 干打雷不下雨, 孩子想干什么还干什么。

英才教育网络薛立新导师: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

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成熟程度决定谈话方式

父母常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论孩子大小, 一律采用一成不变的谈话方式。 对年龄小的孩子长篇大论讲道理和对青春期的孩子关禁闭同样都是无效的。 要针对孩子的年龄和心理发展阶段随时改变谈话方式和技巧。 一般来说, 对年龄小的孩子应侧重于具体管教,而对年龄稍大的孩子要侧重交谈。 把这两种方法的次序弄颠倒了,后果是很不利的。 那些在孩子很小时就对他们讲大道理的家长发现,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他们会变得越来越不好管教, 当孩子长到十几岁时, 家长又试图用严厉惩罚的手段对待孩子, 但是, 已经听惯了大道理的孩子甚至比一般的孩子更不接受这种惩罚, 他们会强烈地反抗, 甚至做出过激的行动。

父母在需要和孩子交谈时,应如何对孩子讲话,才能避免孩子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呢?

一、要保证说到做到,不能做到的事就不说

家长不要事先不负责任地许诺,事后又将此事忘记,这样会给孩子留下无法想象的后患,成为孩子长大后说谎、不守信用、多疑等不良行为的根源。 假如你能够每次都说到做到,孩子就会认真听你的话。

二、借助皮肤接触的功效使孩子注意听你讲话

例如:把手搭在孩子的肩膀上,或将其肩膀扳过来使之面对你。有趣的是,在和孩子讲话时,用手轻摸孩子的后颈部,有时可起到奇妙的作用,孩子会变得比较容易听话、服从。 但是,对于青春期的少年来说则相反,不适当的动作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反而会什么也听不进去。

三、要心平气和但严肃地对孩子讲话

有的父母错误地认为,只有大喊大叫才能使孩子听话,而事实上这样做反而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孩子的性格要么发展成暴躁易怒,要么走向反面,变得畏缩胆小。

当你发现自己越说越急,越说越快时,要暂时中断讲话,放慢呼吸,重新和孩子目光接触,然后平静而清晰地讲话,这样比大声喊叫要更有威严,更为有效。

英才教育网络薛立新导师:家长怎样和孩子沟通

四、不要采用问话的方式

对孩子提出要求时,要直接、明确,讲清要他做什么,什么时间做。 不要以商量的口气说:“现在把衣服叠起来,行吗?”“把碗洗了,好吗?”这样问孩子,孩子会回答“不好”“等一会儿吧”。 你的指令就不能有效地得到贯彻。

五、让孩子了解你的态度

孩子做错事后,如果你直接指责他,可能会遭到反抗,适得其反。

但是,如果不告诉孩子你的不满情绪,那么孩子就不知道自己不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因此,家长可以用“我”而不是“你”开始讲话,例如:“我真是急死了,你回来这么晚,我还以为你迷路了!” 不要说:“你是怎么搞的? 现在才回来!”用“我”代替“你”开头,可避免对孩子的批评、指责和攻击,同时又能有效地表达出你的不满情绪,让孩子在知道自己做错了的同时,又能感受到家人的担心,减少孩子的逆反心理。

总之,家长和孩子及时沟通,对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但良好沟通的前提是要掌握和孩子谈话的技巧,教会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