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受苦",家長要引起重視

表妹是幼兒園老師,每每聊到孩子去幼兒園,表妹總是一肚子苦水,每年的幼兒園開學季,好比好萊塢大片,各式各樣的家長,各式各樣的孩子都會在幼兒園上演“離別”的苦情大戲,可謂是”聞者傷心,見著流淚”。

每一位家長都是放不下懸著的心,拉著老師三叮嚀四囑咐,一個班十幾個小朋友,一個早晨下來,老師們也都是精疲力盡。

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

為什麼小孩子會對幼兒園產生恐懼呢?

因為第一次上幼兒園的孩子,對待上學還沒有正確的認知,覺得父母不要自己了,要把自己送出去了,以後再也看不到父母了。

孩子有了這樣的錯誤認知,就會對幼兒園感到害怕。而且面對一群陌生而又熱情的小夥伴和老師,孩子一時間無法適應,心裡缺乏安全感,便想要逃離。

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

也有的孩子是因為自己的獨立性太差,平時生活中的各種瑣事也都是父母代替完成。孩子進入到幼兒園之後,沒有能力完成各種事情,也就不敢去幼兒園。

甚至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會選擇提前讓孩子上幼兒園。但是年幼的孩子,還沒有各種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提前上幼兒園只會給孩子的內心造成影響,從而適得其反。

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

家長讓孩子提前上幼兒園,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危害呢?

1、孩子容易患上"分離焦慮症"

雖然很多孩子已經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齡,但是心理年齡卻不符合上幼兒園的標準。

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還沒有做好和父母分離的準備,一旦強行讓孩子離開父母,走進班級,孩子就會大聲哭鬧,亂髮脾氣來表示抗拒。甚至更有害怕上幼兒園的孩子,還會大病一場,這種情況就是“分離焦慮症”。

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

2、限制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

2-3歲是孩子想象力、創造力、記憶力等必備學習能力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能夠快速吸收身邊的信息和知識。

幼兒園裡面的教育方式跟在家裡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幼兒園裡面一個老師教育好幾個同學,肯定會制定大量的條條框框,這樣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很容易被限制、破壞,思維無法得到擴散。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缺乏想象力和創造力,對待任何事情都沒有美的想象。

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

孩子幾歲上幼兒園最合適呢?

在我們國家,因為孩子父母上班無暇照顧孩子,一般孩子上幼兒園的標準是在3-6歲,但研究發現,3歲左右的孩子,是親子依賴度最高的時期。

這個時候讓孩子上幼兒園很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而且3歲左右的孩子身體素質還比較差,在幼兒園"一對多"的環境下,老師無暇顧及所有孩子,很容易生病。

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

孩子上幼兒園的之前,家長要培養孩子這4個能力,否則孩子上幼兒園就是受罪。

1、自主上廁所的能力

2、良好的溝通能力

3、獨立學習生活的能力

4、 自我保護的能力

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

孩子上幼兒園是孩子未來漫長人生道路上的很重要的階段,父母要引起重視!選對了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的心理建設非常重要。

每個孩子出生都是一張白紙,會長成什麼模樣,取決於家長如何教導!在3-6歲其實就是給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可能有很多家長平時比較忙,忽視了這一點,家長要抓住3-6歲這個性格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品質,才會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提供很大的幫助。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小孩要是沒有這些能力,去幼兒園就是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為一家人是緣分。雖然我們在不同的生命起點登上"列車",因著永遠無法解除的血緣關係,而坐在一起,兒女會長大,父母會衰老,做為父母,應盡我們所能,給予孩子一個好的起點和平臺,讓孩子能夠到那更廣闊的天空去有所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