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準、狠:檢察機關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綜述


穩、準、狠:檢察機關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綜述


堅持“穩、準、狠”,築牢平安之基

——檢察機關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綜述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是黨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全國檢察機關堅決貫徹中央部署,嚴格依法辦理涉黑涉惡案件,把辦案效率和質量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堅決做到“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


依法嚴懲

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

2019年10月12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在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二次推進會上強調,要加大辦案力度,繼續以掛牌督辦為抓手,組織業務骨幹深入辦案一線,協調解決好重點難點問題。

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最高檢始終加強對下指導,強化掛牌督辦,堅持在法治軌道上對黑惡勢力依法嚴懲。截至2019年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各類涉黑涉惡犯罪4.2萬餘件12.7萬餘人,起訴2.3萬餘件14.1萬餘人,其中批捕涉黑犯罪7500餘件2.2萬餘人,起訴3100餘件3.5萬餘人;起訴涉黑惡“保護傘”1500餘人。這些數據的背後,是檢察機關依法“穩、準、狠”打擊黑惡勢力犯罪的不懈努力。

記者曾旁聽過狄治民等19名被告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等罪一案的庭審。在庭審現場記者看到,河南省洛陽市檢察院辦案檢察官運用數千份證據、千餘幅多媒體資料,向法庭展示了1999年至2017年近20年的時間內,以狄治民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形成、發展和壯大的整個過程。19名被告人全部當庭表示對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無異議,在最後陳述階段均表示認罪、悔罪。

河南省黑惡犯罪案件基數大、老案多,對此,河南省檢察院在全國率先設立涉黑犯罪檢察組,實行專業化一體化辦案機制,由省院對所有涉黑和重大涉惡案件統一嚴格把關。此外,建立涉黑涉惡案件專門臺賬,指派專人審查管理,對新老案件分門別類,實行“週報告、月彙總、季分析”,確保準確掌握辦案數量及進展情況,督促各地加快辦案進度。

湖南檢察機關強化追捕追訴,注重公安機關移送案件中“另案處理”“在逃”“情節顯著輕微”“事實不清”等同案犯審查力度,獲取追捕追訴線索。在彭展保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中,衡陽縣檢察院仔細審查言詞證據,加強對前科、家庭結構、個人簡歷等內容的審查,共追訴漏犯30餘人。常德市武陵區檢察院在辦理郭思均等28人涉嫌聚眾鬥毆、尋釁滋事案時,與偵查機關組成專案組,歷時近2個月,補充起訴20人,補充遺漏的犯罪事實13起,認定一個惡勢力犯罪集團及一個惡勢力犯罪團伙。

黑惡勢力犯罪案件通常涉案人數多、犯罪事實多、涉嫌罪名多、時間跨度大、案件定性難,一些地方檢察機關辦案經驗較少。為此,最高檢會同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出臺《關於辦理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將11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作為打擊重點,為辦理涉黑涉惡案件提供依據。

2019年10月21日,全國掃黑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又公佈了4個重磅指導性文件:國家監委與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在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 嚴懲公職人員涉黑涉惡違法犯罪問題的通知》,“兩高兩部”聯合印發《關於辦理非法放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黑惡勢力犯罪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跨省異地執行刑罰的黑惡勢力罪犯坦白檢舉構成自首立功若干問題的意見》,確保掃黑除惡“打準、打狠、打深、打透”,推動專項鬥爭依法深入健康發展。


精準打擊

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

在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依法辦案、堅持法定標準是一條底線。切實把好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是堅持“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實現精準打擊的精髓所在。

2019年2月28日,最高檢與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共同印發《關於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確保準確甄別和依法嚴厲懲處“軟暴力”“套路貸”違法犯罪分子,統一執法司法標準、尺度,實現對新興行業領域黑惡勢力的精準打擊。

對於正處於攻堅階段、關鍵時期和決勝時刻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而言,只有注重在法治軌道、法治框架內進行,方能行穩致遠。全國檢察機關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強化程序意識和證據意識,在批捕起訴等工作中嚴格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非法證據排除、程序公正等法律原則,始終將案件質量作為不可逾越的紅線。

在最高檢和公安部聯合掛牌督辦的四川省宜賓市饒拾元等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中,四川檢察機關對該案中46名犯罪嫌疑人,不批准逮捕10人,同時注意區分違法與犯罪界限,嚴格界定組織成員與非組織成員,防止打擊面擴大。

記者採訪瞭解到,四川檢察機關堅持分類處理涉案人員,嚴格落實證據裁判規則,認真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涉案的犯罪嫌疑人的現實危險性進行具體判斷,準確甄別案件中不適宜羈押的犯罪嫌疑人。

北京檢察機關對房屋租賃市場黑中介系列案進行集中業務指導,明確了法律適用界限、證據審查標準等爭議問題的處理辦法,統一司法標準,規範司法實踐,實現精準打擊。

甘肅省檢察院出臺《涉黑涉惡案件同步審查報批規定》,要求各級檢察院對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涉黑涉惡案件,在提起公訴前,需經專門辦案組、檢察官聯席會議、檢委會討論後層報省院掃黑辦審查把關,確保定性準確、打準打狠。

重慶檢察機關組織開展辦案質量專項檢查整治,對已結、在辦涉黑涉惡案件從實體、程序以及落實司法責任等開展全方面檢查。同時健全偵查監督工作通報制度,確保通報見人見事、問題指向精準。

江西檢察機關建立“解決分歧”機制,對存在分歧的案件,辦案檢察院經協調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要在24小時內向當地掃黑辦和上級檢察院同步請示報告,上級檢察院在48小時內下沉實地指導協調解決。

據統計,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對公安機關移送的涉黑涉惡案件,批捕時未認定涉黑涉惡的11722件,起訴時未認定涉黑涉惡的9154件。

這組數據的背後,是最高檢站高謀遠、務實重行的統籌推進,是各地檢察機關群策群力的精準施策,彰顯著檢察辦案人員嚴格把關的法律智慧。


檢察智慧

術業專攻+“群眾路線”

掃黑除惡是維護公共安全的必答題,也是大國治理的思考題。打擊黑惡勢力犯罪,不僅需要把握好執法司法的力度、尺度,更需要激發治理智慧。

為進一步加強對全國檢察機關辦理重大黑惡勢力犯罪案件的業務指導,2019年初,最高檢掃黑辦出臺了重大黑惡案件專家指導機制。

“專家組由最高檢掃黑辦從全國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專家人才庫以及其他從事刑事檢察工作的優秀檢察人員中抽調組成。專家組指導的案件一般處於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出庭公訴等重要訴訟節點。”最高檢掃黑辦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辦案力量專業化建設方面,河南檢察機關進行了創新。目前,該省三級檢察院均設立了涉黑犯罪檢察組,辦案人員超過千名,涉黑犯罪檢察組專業化、一體化辦理涉黑涉惡犯罪案件,集中開展提前介入、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出庭公訴、信訪事項辦理等工作,同時通過定期開展專題培訓,使涉黑犯罪檢察組真正做到精研業務、術業專攻。

要打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還必須堅持“群眾路線”,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用好群眾力量和群眾智慧。

廣西壯族自治區檢察院開通掃黑除惡專項工作熱線電話,值守人員負責熱線電話接聽工作,及時解答涉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法律法規及政策等相關問題,做好電話記錄。對熱線電話中接收到的問題,值守人員能夠答覆的當即給予答覆,不能立即答覆的報相關領導按規定進行處理,在5日內予以答覆。

河北省衡水市檢察院高度重視“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郵路”工作,該院與郵政部門協調後,由郵政部門組建一支以衡水市投遞員為主體的志願服務隊,將該院自行設計的宣傳資料和意見反饋函,以夾報投遞和函寄的方式,發送到千家萬戶,鼓勵群眾提供涉黑涉惡線索,將舉報線索和意見反饋到檢察機關,形成覆蓋全市城鄉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宣傳網絡。

深諳只有嚴守邊界才能贏得公眾信任之理,全國各級檢察機關在增強群眾對檢察機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工作的參與感、拓寬線索收集渠道等方面,源源不斷地貢獻著檢察智慧。


凝聚共識

不斷織密法治“針腳”

在採訪中,多位基層檢察干警反映,近年來,黑惡勢力為了逃避打擊,不斷變換犯罪手法,逐漸摒棄了原來明火執仗、打打殺殺的明顯暴力手段,轉而採取犯罪證據隱秘性強、易對他人形成心理強制的“軟暴力”。因此,對於同一案件,不同部門在對法律、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問題上可能產生分歧。有鑑於此,各地檢察機關在統一執法司法尺度上不斷凝聚共識、織密法治“針腳”。

江蘇省檢察院、公安廳印發的《關於加強涉黑涉惡案件辦理程序銜接的意見》明確,公安機關認為屬於涉黑涉惡案件的,應當在明確案件性質後3日內向同級檢察機關偵查監督部門通報簡要案情。偵查過程中發現案件重大疑難複雜,擬提請批准逮捕的,應當在提請逮捕7日前邀請檢察機關提前介入或者啟動重大疑難案件公安機關聽取檢察機關意見程序;擬移送審查起訴的,應當在移送審查起訴15日前邀請檢察機關公訴部門提前介入。

河北省檢察院、公安廳建立涉黑涉惡犯罪案件信息共享通報機制,明確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定期相互通報立案、逮捕、起訴等有關情況,統一數據統計口徑。

廣東省檢察院會同廣東省委政法委、紀委監委、高級法院、公安廳、司法廳等制定《廣東省辦理重大複雜黑惡勢力犯罪案件會商工作機制》,對涉黑惡犯罪定性分歧的協調主體、程序、原則、協調結果運用等作出具體規定。

青海省檢察院建立省、市、縣三級院統一閱卷把關機制,對全省所有涉黑涉惡案件,由省院成立案件指導組,從8個方面與市州檢察院和基層檢察院同步閱卷,實現全面統一把關。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不是運動式治理,更不能無所依憑,只有遵循明確的法律規範和程序要求,才能體現執法司法的嚴肅性、展現法律的權威性。在進入“轉段之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檢察機關以法治為引擎,全力以赴,為推動建立符合法治要求的現代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貢獻檢察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