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和火中取宝

#@大董大懂 一日一菜(258)#

烹饪包括烹调。

烹调包括火候。

“火候”就是分寸。

“火候”是做菜过程中,根据要做的菜的质地和成熟度,所用的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烹调做菜时,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都要得当精准,才能使菜肴达到“色香味”俱佳的状态。

烹饪是大体系。烹饪,“烹”是煮的意思;“饪”是熟的意思。这里的“烹”是个大概念,指所有烹饪手段方法,比如,煎炒烹炸,腌烩煮溻,炝爆溜涮,咕嘟炖扒。烹饪包括从食材选择,到菜品呈现的过程。

菜品异彩纷呈。每一道菜品,烹饪火候都不一样。有的菜品,需要小火长时间慢炖,有的需要旺火速成。不管是慢火还是旺火,掌握好火候,菜品该软烂软烂,该酥脆酥脆,就是“火中取宝”。菜品火候得当,菜品才有最佳滋味,如果失饪也就是火候掌握不当,则糟蹋了一锅好菜。这里没有大讲的调味,也是同理。

烹饪做菜是手艺,从买菜开始,加工精选,提前预制,到火候和调味,都是靠长时间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取得经验。

烹饪菜肴的技巧,除了选料、切配、调味,就是“火中取宝”的功夫。《吕氏春秋·本味》最先提出了“火之为纪”的观点。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引述唐代一位善评着的将军的话,说“物无不堪吃,唯在火候,善调五味”。袁枚在论及烹饪二十须知时,特别强调“熟物之法,最重火候”。可见,火候于烹饪之重要。苏轼在谈到烹饪要诀时,也指了烧猪肉要“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

古人无法精准说明火候,但对火候和“火中取宝”有清晰认识,《吕氏春秋·本味》有“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的说法;调味则“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

这种“实不可言”的“鼎中之变”,“拔丝苹果”这道菜,能真切体会到其中的精微变化。拔丝苹果从炒糖开始,糖要经过能做出琉璃、挂霜、拔丝、焦糖几个变化过程。到拔丝这个环节,糖从大泡变成小泡,从手感粘稠到顺滑只是一瞬间的事,说时迟那时快,多几秒少几秒,都不成。少几秒,是挂霜;多几秒,就炒成焦糖了。这个过程,厨师要眼睛看的准,手感觉精准。眼睛和手配合到位,眼到手到。

还有一道菜“油爆双脆”,原料是鸡胗和猪肚头仁,这两样都是极韧老食材,一般都是做长时间加热的炖焖烧类菜品。可是用急火热油的“爆”法,能达到脆嫩的出奇效果。

这要选料精细:鸡胗新鲜,要去掉鸡胗皮,切火柴棍般粗细的菊花刀;猪肚要用猪肚头的仁,也要切菊花刀。用盐碱水反复洗三遍。

开水焯一分熟;

过烈油炸五分熟;

加葱姜蒜酱油料酒卤虾油等调料炒两分熟;

整个过程几秒钟,这是“爆”。

还要留的一分菜在盘中自熟。

加起来九成熟,留的一分,给品赏人自得其乐。

整个过程都是在掌握分寸,拿捏火候。厨者临危不乱,手脚麻利。这来自于对食材品性的了解和经年累月在灶台上使用火的经验。心、手、料、火合一,此为“宝”。

人生如火侯。观成事者、成大事者,必定天时地利人和,虽有机缘成分。必定在若干为人处世、遇事决断时,火候拿捏正好。

人生就是一盘菜,有一见钟情的“爆双脆”,也有长时间小火熬煮的“炖花胶”。每个人性情不同,机缘不同,最终人生大菜也不同。一颗大白菜,有菜帮,有菜叶,有菜心,有菜头,有菜根,切不同形状,用不同火候,使不同心思,做出不同菜。可生拌白菜心、生腌白菜墩、切薄片大火炝炒、加醋过油醋溜、切丝旺火炒、切大块熬白菜、和粉条一起炖,老帮子剁吧剁吧蒸团子。

呜呼哀哉,原来“治大国若烹小鲜”为是。不知道“烹小鲜”能治大国否。

烹饪和火中取宝

爆三样

烹饪和火中取宝

红花汁炖花胶

烹饪和火中取宝

拔丝苹果

烹饪和火中取宝

大董

北京烤鸭代言人

Spokesperson of Beijing Roast Duck

阿尔巴白松露全球大使

Ambassador of Alba White Truffles of the World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荣誉州民荣誉

Honorable Citizen of Bortala Mongol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

DaDong elected as the Vice-chairman of “Chinese Cuisine Association”

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名厨协会主席

Chairman of “Famous Chefs Committee of the World Association of Chinese Cuisine”.

大董意境菜创始人

Creator of DaDong Yijing Cuisine

大董餐饮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Chairman, DaDong Food & Beverage Investment Co., Ltd.

北京职业教育特聘专家

Specialist, Career Training Program (Beiji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