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方略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方略

鲁 丽

鲁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方略

英语是国际社会的重要交际工具,相当重要。但是一提到以听力、口语为核心的交流,很多人倍感头痛,因为我们的听说水平体现不出我们英语能力,有时甚至连最简单、最基本的都听不懂、说不出。其实突破英语听说并不是那么困难,关键在于掌握方法。若把握住其中的技巧,很快就能体会到随心所欲听说英语的乐趣。

一、突破语音关,学会倾听

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准确的发音能够使对方顺利地理解自己的意图,避免产生误解。突破语音关,首先要把握单个音素的发音方法,同时要会听英语。提高口语水平的第一步是听。多听、反复听,是提高口语能力的重要一环。多听一些好的语音、语调、节奏等,便于我们准确地掌握;多听还可以培养听力和理解能力。老师应多向学生传授语音方面的知识,并配合做一些辨音方面的练习,让学生多听英语原版录音,模仿朗读,进而练习英语口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录下自己的诵读,从而找出不足。在听录音的同时要注意跟读,尽可能地模仿,注意揣摩每句的语音、语调、节奏、意群的划分。要想让别人听懂自己,必须在语音方面下一番功夫。 “Well begun is half done。”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端。

二、突破词汇关,强化识记

尽量多掌握词汇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入门阶段要重视词汇教和学,初学英语者准确地记住单词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应指导学生不断地强化记忆。指导学生学习和记住单词的正确方法。英语单词的拼写有规律,记住单词的发音,拼写也就不难了。逐渐培养学生具有把单词音、形、义联系起来记忆。先知其音,由带形,又要知其义,由形记义的能力。当逐步掌握了拼读规则后。对绝大部分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就容易掌握了。英语语言学家D.A.Walkings 曾说:“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词汇是语言和语法的载体,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不能交际。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词汇量不是太大问题,但我们讲话为什么有时听不懂呢?关键在于我们掌握的词汇的含义与实际运用中的地道用法脱节。如何学习、掌握地道的口语词汇呢?答案是多看原版电影。尽管电影情节夸张,但词汇是最地道的。在实际表达时,不需在太大的词汇量,关键在于掌握其地道的用法,加以灵活运用。在使用时要注意外国人对词汇的选择。相同的含义,由于是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心情,所用的词汇有所不同。美国人通常会用非常简单的词汇来表达非常丰富、非常复杂的思想。

鲁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方略

三、精心积累句型,突破语法关

解决语音、词汇问题的同时,还要积累大量实用、简洁的英语口语句型。由于传统英语语法教学的定势作祟,很多人开开口就是复杂结构的句式,从句套从句,一会儿独立主格,一会儿定语从句,这样讲话,外国人是无法听懂的。这样的表达太复杂、太麻烦。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让别人明白你的意图才是真正目的,不能将它用做炫耀的手段。在口语训练时一定要学会使用口语化的句型。《英语900句》就是一本简单、实用的句型总汇。学生可能认为这本书太简单而不屑一顾这也是我们学习英语口语的一个普遍问题,口语的本质是简单。每个话题总有一些专门的句型。譬如,在谈天气,总会用上It’s lovely weather,isn’t it。It’s a bit shilly this morning.等等。打电话,总会碰到May I speak to…?Hold the line a minute.这样的词句。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说法、句型、短语,并不限于某个题目,而是在很多场合下都要使用的,像Excuse me …。Would you mind if …。That’s wonderful。It seems to me that…等等。这些我们称之为套语。当要表达某种情绪或情感,如道歉、请求、高兴或委婉地表达某种意见,就可以用上,因其用处广泛,必须牢记。

学好英语,语法是不能不学的。如名词复数、代词、动词的时态形式等语法现象光靠口头解释是不易被掌握和正确运用的。语法的学习不能离开语言的全面实践。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反复操练,形成一定的语言习惯,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通过基本句型结构的反复出现,让学生自己逐步发现规律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

四、重视对话教学, 培养交际能力

小学英语教材以对话为中心, 内容丰富多彩, 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贴近学生的实际, 它以丰富的情景设计, 实用易学的句型和表达方法, 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 并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奠定了基础。编写对话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口语训练材斜, 通过这一系列口语材料学会某专项交际功能的表达用语及表达方式, 并用它来解决交际中某个或某些实际问题, 达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要求不能把对话课上成知识讲解课, 训练时要领会交际用语使用的语景, 突出交际用语, 对交际用语进行较充分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必须解决句型问题,选择一本好的、适合自己程度的教科书或会话手册,同时再准备一些配套的磁带。口语教材和录音材料大都按照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分成若干题目,如招呼、问候、工作、饮食起居、购物、娱乐等等。这些必须逐一学习、逐一练习、逐一掌握。

有的同学发音不错,词汇量也没有问题,对句型的把握也可以,但是开口说英语仍旧词不达意,磕磕碰碰,这里有一个重要问题:思维问题。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与我们有较大的差异。如果对两种不同的思想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关系把握不准,那就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尽量做到用外国人的思维来表达。

鲁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方略

五、重视课外活动, 引导学生自学

利用课外活动,能够巩固课堂上学生所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爱好英语, 使基础较好、特长明显的同学向高层次发展。我们在课外活动中, 应充分利用现代电教手段, 如电视、 VCD 、投影等来训练学生的能力, 同时介绍一些英语歌曲、诗歌、谜语、游戏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及风俗习惯等,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设学生英语对话交际的情绪条件, 如同学之间、师生间问好、对话、交谈、说英语。有条件的学校可请一些外籍教师开展英语联欢会, 让学生听听地道的英语, 看看外国人的表演, 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 主动地对话。在课外活动中, 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学《新概念英语》等, 扩展知识, 提高学生的能力。

六、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培养比教学方法往往更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教学中应进行如下习惯培养:1、必须规范的书写习惯;2、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开口说英语的的习惯;3、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听课作笔记,课后有复习的习惯;4、指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技巧,探索科学的学习方法习惯。这些习惯在入门阶段应及早开始,严格要求,使之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鲁丽:浅谈小学英语教学方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