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1.教育


上个月很偶然地跟一位中学教育机构的老师有一次短暂的聊天,过程中他说的几句话不由得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现在当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也常常会教导我的学生好好学习,但是我真的不喜欢学习……”

我猛然间又想起,上学期时,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我跟一位在我校进行考研机构宣传的老师有了一次对“教育”认知的沟通。

我首先表达了我的观点——

“在我看来,如果想从事教育这一行业,立志教书育人,那么对自身的三观、素质、修养的要求应该是非常高的;而且,从事所有与人相处的行业,尤其是教育这类极具特殊性的,对于教育者本身的性格与心理健康程度要求也是极高的;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识之上的高度。”

而那位老师通过他的自身经历,肯定了我的观点——

“是这样。其实我就是师范学校毕业的,也考了教师资格证,但是后来发现自己的各方面还是不适合做老师,难以静心,也不够有耐心……于是现在就在考研培训机构工作。”

当我们谈“教育”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

2.身教重于言传

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定义可推知,任何能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行为都可称之为“教育”

,但是,“影响”这个词却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它存在着无限的方向,而“正”与“负”是其中最极端的两个。

而影响教育成果的因素究竟是什么?

从过程来看,我认为主要的两部分为:言传与身教。

而在我看来,后者要比前者重要得多。

或许你听说过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而他两次更名的故事,也从一位教育家的角度说明了这一点。

浅谈「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陶行知原名陶文俊。1910年在金陵大学读书时,敬慕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奉“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至理名言,于是改名为陶知行

后来在晓庄学校工作期间,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发生巨变,对知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说,对王阳明的观点,“余体验所得,适为其反。”他认为,弗兰克林、瓦特等人都是先有实践,而后才有了新的发明创造的。于是决定把以前信仰的观点倒转过来,确认“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931年他写了一首短诗《三代人》:“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到1934年7月16日,他在《生活教育》半月刊上公开声明,改名为

陶行知。

他曾解释说,我的理论就是行、知、行。行是知之始,知又可以反过来引导行。改名字是力求名实相符。

而在教育过程中,微观来看,我认为“行是知之始”,即先引导学生实践,继而在动手的过程中得出结论是最好的教学思路;

宏观来看,身教重于言传。

3. 学校教育中的『身教』

对于学校与机构教育而言,回到开头的那次对话,事实上,我并不认为一个不爱学习的老师可以从根本上使他的学生热爱学习,最多是短期内是他“愿意”学习“知识”,而不是引导学生享受徜徉在知识海洋的乐趣中,更无法启发其“终身学习”的观念。

而且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在于教育过程与教学成果中间存在迟滞性。

其中迟滞性表现于在校的义务教育仅有十二年,而学生经过这十二义务教育的培养之后究竟成为了怎样的一个人,是表现在其生命中的每时每刻的。


浅谈「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国教育现状表明当今在校教育侧重于“教书”,即教授知识,在“育人”方面,存在着严重缺口。且近几年的无数时事案例表明,很多优秀的教师因为坚守“育人”的初心,故严格要求学生,未曾想这一行为竟导致其被辱骂、殴打,甚至丧命。本身足够优秀的教师便十分稀缺,而这一另众人心寒之举,将动摇更多怀赤诚之心的教师对于教育的坚定。

因此,对于学校教育的成果,最大的期待只能放在知识方面,而现状也的确如此,各学校总是看中“升学率”的,而对于一个人在除知识外其他方面的发展,便必须追溯家庭教育。

4.家庭教育中的『身教』

不论是我在书中读到的案例,还是在生活中了解的各种经历,都指向一个结论——

孩子的发展父母双方的综合素质及夫妻相处模式二者间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

极其朴素地来讲,有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浅谈「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具体来看,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双方都为知识分子,那么孩子在知识方面大概率将不会差很多,具体表现为学习成绩优异、考取名校等;

如果一个家庭中父母恩爱,疼爱孩子,家庭关系很好,那么孩子往往心理健康程度高,在成年后也能处理好自己的亲密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两点中,我并未提到经济因素的影响。我为何要强调这点,有这么一个简单的例子:

同样是开头那位老师,他以前带了一个学生,学生不仅仅在学习成绩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在性格方面也有一些怪异,在听到他的一系列描述时,我便问了一些他的家庭情况

而这位老师答道,

“他的父母没问题,都很成功,都是成功的企业家。”

但是,父母的经济能力强大可以说明他们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没有问题吗?

教育固然需要金钱,但是教育分为很多方面,金钱只能买来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来辅助孩子在知识方面的学习,在除知识外的其他方面,比如学习兴趣的激发、好奇心的保持,还有更重要的如何去爱、如何应对亲密关系、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等一系列方面,金钱有什么用?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夫妻学历差距大是什么体验?”

在高赞回答中,答主是博士,他的老婆是中专学历。妻子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很一般,但是,她的原生家庭非常幸福,父母恩爱,也关爱孩子。

当那位答主在工作或生活中因为烦心事产生负面情绪时,妻子总是很愿意倾听,并且理解与支持他,而且她很会照顾家、很会做饭。

总之二人的生活十分幸福,答主有这么一段话:

“我父母的婚姻对我的性格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而我老婆的原生家庭比我要好得多。

如果父母才是孩子的老师,那么她受到的教育要比我受到的多,我在她面前才是文盲。”

孩子的性格如何,是由父母决定的。


浅谈「身教」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而我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也强调“身教重于言传”,是因为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性格以及亲密关系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比如缺爱对于自身成长的破坏性影响,但是,当他们在于父母进行沟通时——

严重的话,父母会认为他们的每一句话都是在苛责与抱怨;

在好一些的情况中,父母会理解,但是由于年纪对于其生理及心理的固化,他们已无法改变自身已经固化的相处模式。

最关键的地方在这里——他们自己无法做到管理情绪,但是,当你对他们有情绪的时候,他们会要求你,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父母做不到“身教”,即一个不会管理自身情绪的父亲或母亲,甚至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自然从小不会教自己的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孩子渐渐长大,像他一样不会控制情绪时——

这时,父母便出来“言传”——“我跟你讲,你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实在是一件讽刺的事。

我并不是说这句话的内容有什么问题,相反,这句话没有任何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在成年后发现自己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那我们就应该不断反观自己的行为,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发怒、在什么情绪下会开心、在什么情景下会难过,从而通过阅读、咨询等方式利用心理学知识来自我治愈。

问题在于,要求我们做到这件事的人,是并不会做这件事的人。

而这是生活中很多问题的根源,比如有的父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要求被自己抛弃的孩子为其养老送终、要求自己很少关爱过的孩子学会感恩与爱;比如很多自身品德不端的老师要求学生要品行端正……

更加讽刺的是,前段时间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振华被曝出猥亵儿童,而他竟曾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等殊荣。如果就事论事,不提及其对于企业的贡献,只谈后者“慈善”,与其所做之事相关联,实在足够讽刺了。

最后,切勿曲解“要求我们做到这件事的人,是并不会做这件事的人”这一观点,比如假设这样一个情景:

如果父母的文化程度不够高,当他们在要求孩子认真学习某一知识时,如果孩子以“你们都不会的知识为什么让我们学?”来抗拒学习,这便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因为对于学习某一知识而言,这是老师应该悉心教授并引导的。

这时,如果老师只是知道学习在功利方面的重要性,自身却并不热爱学习、敬畏知识,那便是一件很糟糕的事了。

总之,对于教育而言,唯有学校老师与孩子父母均提高自身素质,真正保持言传身教的一致性,才能更好的育人,使孩子健康成长。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