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集】揭祕!高州千年貢園古荔樹背後的傳說故事

今天,生活君繼續帶您走進這棵古荔樹背後的傳奇故事!


貢 園

貢園位於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該園成園於隋唐年間,佔地80多畝,是目前全國面積最大、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老荔枝樹最多、品種最齊全的古荔園之一,被譽為“荔枝博物館”。園中樹齡超過500年的老荔枝樹有39棵,這些老荔枝樹虯枝屈節,根若龍盤,枝幹交錯,千姿百態。貢園是著名的白糖罌優質荔枝品種發源地和種植園,園內的荔枝果大核小,色豔皮薄;內質爽脆,味道清甜;甜而不膩,留香持久。據史載,唐代高力士進貢給楊貴妃品嚐的荔枝就摘自該園,所以稱為“貢園”,“大唐荔鄉”因此而得名。


【第5集】揭秘!高州千年貢園古荔樹背後的傳說故事

古荔樹故事


【荔王】(品種:白糖罌,樹齡:約800年)

荔王枝繁葉茂、生長最旺盛,經歷了800多年風吹雨打,依然保持最美姿態,最雄壯的身姿。荔王出產的荔枝是名優品種——白糖罌,正常年景出產荔枝2500-3000斤,最好的年份有近5000斤。所以荔王是最受歡迎的,嘉賓最愛擁抱,合影留念,還上過電影《荔枝紅》呢!


【第5集】揭秘!高州千年貢園古荔樹背後的傳說故事


【潘仙丹壺】(品種:黑葉,樹齡:約500年)

潘仙即潘茂名,是晉朝時期的一名道士,嶺南道教的先驅人物,朝廷屢次召他為官他都推卻不去。他修道煉丹,懸壺濟世,堅持在民間解救群眾疾苦,救活了很多人,人們都說他是神仙下凡打救眾生,因而稱他為潘仙。隋代開皇十八年(598)設立茂名縣,是以潘茂名之名命縣名,用以紀念潘茂名和褒揚其功績。唐代貞觀八年(634)又用潘茂名之姓改南宕州為潘州,如今的茂名市名字就是源自於此。中國以道士之姓設州、以名設縣、以名命名地級市,僅潘茂名一人。

傳說,有一天,這村裡的一個婦女不知道什麼原因開始拉肚子,吃了好多藥都不見好。有一晚婦女做了個夢,隱約中見到一個道骨仙風、身背丹壺的道人來到床前,為其把脈後說:“貢園有一狀如丹壺之荔樹,周有勒筧,其葉如卵形,先端有刺,取其根,與石榴蕊、糙糯米同煮,食之汝病可愈也”。語畢,道人一閃而逝。婦女醒來後半信半疑,來到貢園,果見有一狀如丹壺之荔樹,四周長著道人所說之藥草,便依道人所囑,取三物同煮後服用,果然下洩立止。消息傳開,大家都說這個道人必是潘仙,那形如丹壺的荔枝樹就是他的丹壺!此後,這棵樹就被稱作“潘仙丹壺”。


【第5集】揭秘!高州千年貢園古荔樹背後的傳說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