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有朋友問我,現在疫情經濟危機這麼嚴重,企業做IP有啥用?遠水救不了近火……

其實他真的有一個誤區,就是覺得:企業做IP,只是一個純粹的品牌形象工作,而品牌形象建設一定是長時期的,用來提高附加值的,無法解決迫在眉睫的危機問題。

這真的是很老套的思路了,只是把過往打造品牌形象換一個包裝變成做IP形象,但其實,這只是IP化價值的之一。

還有一種方法是:用IP化創新產品,而不只是品牌,是直接用來改進和提升、企業的產品及服務體驗的,本質上,是用IP化實現產品創新,而不只是品牌形象。

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創新企業、以及有足夠開放思維的大企業,如果這個企業仍然拘泥於舊有的產品觀念,舊有的品牌觀念,是做不到的。

這種IP化產品創新的方法,

簡單來說是三步驟:


1、重新定義產品的價值


2、創造新場景、新情境

3、用IP,完成解決方案


我想先分享三個代表案例,從而有一個更感性和直觀的認識,再進行理論闡述。這三個IP化案例一個是國際上的;一個是新近鮮活的;一個是國內的代表。


第一個,國際經典案例,是M&M


M&M公仔,可以說是全球最著名的、由企業創造出的IP形象,風靡世界,人見人愛。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這是IP形象?是的;這是品牌IP化?當然也是。

但是,最重要的,這首先是產品IP化。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這是M&M巧克力豆這種產品,被創造為可愛的、擬人化的小精靈,從而讓人們可以——將對小公仔們的喜愛,直接轉化為對產品的喜愛,中間沒有轉折,直接到位,不是先品牌後產品,而直接是產品好感,再自然形成品牌好感。


用我剛才說的IP+產品創新三步驟就是:

1、重新定義產品為情感化公仔;

2、將吃巧克力豆,變成和小公仔調戲的情境;

3、做出足夠可愛的M&M巧克力豆公仔,通過各種內容化營銷手段去實現。

所以,這是一個典型的IP化產品創新案例,而非品牌形象案例。

第二個,新近鮮活案例,是熊貓不走

小馬宋是我多年的朋友,他一直在公眾號發出很多非高質量的文章,對品牌和營銷的理解、對各種案例的剖析,都相當獨到。

最近,小馬宋發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一個新近剛剛發生的案例:“熊貓不走”蛋糕,我覺得很有意思,是一個極具IP+產品創新的案例。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熊貓不走”剛剛創立不久,而且還只在廣東市場,所以估計很多人不知道,但我在廣東,已經感受到它的熱度,作為新產品、新品牌,是相當成功的。

一句話,“熊貓不走”做的是生日蛋糕,但它重新定義了生日蛋糕這個產品,可以說不只是在賣蛋糕,而是在提供生日服務。

下面,我將小馬宋的文章,部分截取過來,讓大家看看背後的IP化產品思路。

我們發現了一個產品上的生日蛋糕陷阱:生日蛋糕本質上不是蛋糕,這個發現為熊貓不走蛋糕奠定了戰略基礎,圍繞這個發現,我們強化了消費者旅程中的所有環節,形成一整套產品開發邏輯。五個月做到惠州第一,三個月做到佛山第一,兩年月流水3000萬,佈局15個城市。

早期我們在梳理品牌的時候,沒有特別多歷史資料參照,熊貓不走給出的產品特點是用料更好、更美味、更高端。熊貓不走團隊的作風是想到了就直接做,一個月後蛋糕就要上市,廣告位都已經買好了,所以早期我們測試性的用了一句廣告語:送重要的人,當然要送更好的蛋糕。

幾個月之後,也就是2018年初,我們覆盤過去幾個月的經營狀況,雖然有一定的成績,但並不是那麼完美,其實這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你並沒有找到一個炸開市場城牆的引爆點,所謂更好的蛋糕,也不是一個特別有差異的賣點。

不過我們重新梳理過程中,有幾個發現。

第一個是生日蛋糕的配送地點除了家庭,還有餐廳、公司、KTV等地方,根據配送員的反饋,一般都是好多人一起過生日,這個也符合常識,一個人吃生日蛋糕這種情況幾乎不會發生。

第二個是當初我們給熊貓不走提的一個小建議,成了用戶評論中最亮眼的表現。因為當時我也覺得蛋糕沒有特別的記憶點,所以就建議配送員身穿熊貓服裝、頭戴熊貓頭去送貨,還配合唱歌跳舞等表演。結果有大量的客戶反饋說這個形式很好,很喜歡,尤其是小孩子們,他們參加完一次別人的生日,回家就要媽媽在過生日時也買這個熊貓人送貨的蛋糕。

基於這兩點發現,我們重新思考了生日蛋糕的產品本質,因為經典的營銷思考框架4P就是從產品開始的,後來我提出了一個叫“生日蛋糕陷阱”的概念。

熊貓不走的產品是生日蛋糕,所以我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往往首先認為它是一個“蛋糕”,其實這並沒有抓住這個產品的本質。這就像熊貓這個名字一樣,熊貓並不是一個像熊的貓,而是一個長得像貓的熊,熊貓首先是一隻熊,而不是貓。那生日蛋糕呢,它的重點首先不是蛋糕,而是生日。

顧客買一個生日蛋糕是為了吃蛋糕嗎?不是,他們其實是為了過生日。所以過去我們產品設計的重點錯了,應該是生日,而不是蛋糕。生日蛋糕的本質是顧客過生日時的一個道具,他們需要給它點上蠟燭,吹蠟燭,許願然後分蛋糕,然後各種拍照等等。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聚焦在“蛋糕”上,我們只要交付出一個好一點的蛋糕就好了,然後我們的重點應該是生日。為什麼顧客那麼喜歡那隻送貨的熊貓?是因為這隻熊貓為顧客帶來了生日的快樂。

在分析了生日蛋糕產品的本質之後,我們為熊貓不走設計了一個產品開發策略:重點不是為顧客創造一個好吃的蛋糕,而是為顧客創造一個快樂的生日。生日蛋糕要發揮一個“道具”的功能,道具是為了創造氣氛,而不是“蛋糕”的功能,蛋糕本質上是一種食物。

我們重新分析顧客消費一個生日蛋糕的流程,這又叫做消費者旅程。從大的程序上來說,顧客消費一個生日蛋糕可以分為購買、收貨、拆包裝、插蠟燭、許願、吹蠟燭、合影、分蛋糕、吃蛋糕、慶祝、拍照、分享朋友圈這麼幾個節點,我們產品設計的工作,就是要看看在這每個節點上我們能為顧客提供什麼價值。

……

我們繼續強化熊貓人送貨的概念,因為這是早期顧客反饋中最看重的一個環節。我們在經營上建議加強熊貓人配送員的培訓和話術引導,每個月都更新唱歌內容和跳舞的內容,同時要熊貓人主動與顧客合影,這就可以引導顧客多發朋友圈。

我們還為熊貓人送貨這個產品特點創作了一句話介紹:有隻熊貓來送貨,唱歌跳舞真快樂。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第三,在之後的幾個環節,我們在細節上做了諸多改進。

比如生日蠟燭,熊貓不走提供兩種選擇,一種是傳統的生日蠟燭,一種是一個小煙花。比如普通的生日帽就是一張紙片做的,熊貓不走的生日帽用的是可以閃閃發光的帽子。另外還有泡泡機、幸運抽獎等等玩法。

經過這個產品開發策略的改造,熊貓不走本質上已經不是一個蛋糕公司,而是一個生日策劃公司。所以他們的產品系列中還有一個1999元的蛋糕,這個蛋糕的特殊性在哪裡呢?就是你可以請六隻熊貓一起上門唱歌跳舞。

目前,熊貓不走有100多種不同的用戶體驗方式,團隊平時會定期進行頭腦風暴,在配送中不斷更新玩法,給用戶帶來持續新鮮有趣的體驗。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經過這一次戰略性調整,2018年五月份,熊貓不走就成為惠州生日蛋糕第一名。2018年六月份熊貓不走進入佛山禪城區,用三個月時間做到本地第一名。之後就是它的快速發展期,先後在中山、東莞、番禺、珠海、廈門、成都、重慶、長沙、杭州開業。

……

在重新進行logo設計的時候,我們認為,熊貓形象是熊貓不走的重要資產,自然會想到要用熊貓來設計,但是如何讓一個熊貓成為獨家資產呢?我們做logo設計不是比誰設計的熊貓更好看,而是比怎麼才能更突出、更有記憶度,而且還要私有化。

最早的時候,我們還建議過這個小熊貓上門可以變魔術,但因為操作有點複雜,就放棄了這個想法,不過我們心目中認為這就是一個會玩雜耍的熊貓,想到這裡,我們就有了私有化的想法。因為小丑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形象,他最典型的特徵就是有一個紅鼻子,所以我們就給這會唱歌跳舞的熊貓做了一個紅鼻子,那新的logo就很快設計出來了。

熊貓和小丑都是大眾熟悉的元素,這兩個元素結合起來就形成了獨特的設計,這個logo就具有強烈的熟悉度和記憶度。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我們對熊貓人的形象也進行了重新設計,這個設計操刀的是我們公司的合作設計師房靖鈞。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我們準備把這個logo放到所有的自有物料上去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現在再來說說熊貓不走的口號。

這個口號也是一波三折,剛才說過了,最早寫的是“熊貓不走五星級蛋糕,只送給重要的人”,但因為發現這個思路很難走下去,很快就放棄了。

最後我們突然發現,既然我們販賣的是快樂,而人們過生日的時候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祝你生日快樂”,我們為什麼不用這個強大的文化母體呢?所以我們確定了最終的品牌口號:

熊貓不走蛋糕,祝你生日快樂

我們把熊貓不走和這句人人口中都會說的話強行綁定,將來隨著越來越多人知道,就會成為一種條件反射,想到生日快樂,就會想到熊貓不走,而且也會想到熊貓不走給顧客帶來的各種快樂。

2019年底,熊貓不走獲得頭頭是道領頭的pr-A輪融資,四個月之後,熊貓不走又獲得知名VC機構IDG集團的A輪融資。去年年底,熊貓不走月營業額已經接近3000萬元。

總結一下這個案例策劃的重點:

1、發現生日蛋糕的本質是一個過生日的道具

2、產品設計戰略是一個系列設計和持續研發過程,不是孤立的

3、logo設計用最熟悉最貼近的兩個超級符號完成

4、佔據“祝你生日快樂”這個強烈的文化母體

5、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只有一系列的企業經營活動設計,而不是單純的一個符號一個產品就能解決增長和壁壘問題。

以上是小馬宋文章的原文,是他和團隊策劃“熊貓不走”案例的過程,相信會對你將來的營銷工作有所啟發。

下面,我再從IP化產品的角度,總結一下“熊貓不走”做的事——

1、重新定義產品:生日蛋糕的本質不是蛋糕,而是生日的聚會和快樂,生日蛋粒糕的本質是生日聚會的IP化道具;

2、將場景變成IP化情境:聚焦場景,改進場景,通過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形象導入等等,讓“熊貓不走”能提供更好的服務,變場景為情境;

3、做出足夠可愛的熊貓形象,結合小丑特性,讓人喜愛,再真正成為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方法,最關鍵的儀式,通過熊貓為你跳生日舞、祝你生日快樂實現。

其中,熊貓是IP形象,生日聚會是IP儀式,生日蛋糕是IP道具,熊貓來跳舞以及各種貼心小禮物,是IP化產品的服務。

簡而言之,這是一個典型的IP化產品創新。它通過非常有力的差異化服務,形成獨特的產品,並給人以足夠的、快速選擇的理由。這絕不只是用IP做品牌形象的那麼虛,IP化=產品=服務。

第三個,國內代表案例,江小白

很多人並不真的理解江小白髮展壯大的根本原因。其實,江小白的成功核心不是表面意義上的營銷,而是在將產品IP化,創造獨特場景,並完成和用戶的深度情感連接。

下面,我將與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的深度訪談,選取最主要的部分,來看看江小白是怎樣做的——

陶石泉:消費品有普適性,比如說一瓶水,它不是新的東西,很多場景都需要它。但如果要做一個品牌,就要真的把場景研究透徹,只當成一瓶水是不夠充分的。反過來看互聯網產品,對場景的研究就比我們專業。

我在做“表達瓶”之前,理解了一句話:就是要把產品變成用戶的某一個場景的解決方案,這才是產品主義的本質。這句話其實很簡單,但是很難做到,而且要做到很深,其實這句話的複雜度是蠻高的,邏輯性、複製性要求都挺高。我們去理解,最科學、最好的產品,就是在消費場景裡的用戶解決方案。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首先,“表達瓶”是用戶在小聚、小飲、小時刻、小心情,這是我們找到的這個場景,10個字就把它基本描述出來了,從一開始就是站在用戶那裡。我們特別強調用戶思維,其實一個好的公司,用不著強調用戶,因為本來就該有用戶思維。只要是強調用戶思維的公司,肯定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江小白表達瓶上的語錄,

可以成為兩個人話題的開始。

(此為江小白舊包裝)

我們分析用戶喝酒有五大場景,我們有四大類不做,我只做第五個休閒類。江小白所有產品都在這個場景裡,再做出不同的氣氛。人少的時候,你就喝“表達瓶”,三五個人喝三五摯友,公司搞團建就喝拾人飲。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產品爆點就在這個產品解決方案裡,我們兩三個人坐在這裡聊什麼?一開始很尬的,兩三個人坐在那裡吃飯,一開始你拿這個瓶子一看上面有句話,這可能就是話題的開始了。然後我們喝完酒以後特別想講話啊,喝完酒之後,都是搶著話講,所以 “表達瓶”非常充分地解決這個場景的情感。

用戶其實不容易轉換過來,畢竟,每個人的消費還是比較固定的,我們做的更多的是一個拉新的戰略。新用戶本來就在,有一些外界會認為,我們只做年輕化。其實我們並不強調生理年齡,你到底多少歲?其實不太重要,在每一個年齡階段,都有一部分人願意接受新鮮事物。或者是在消費群體中他比較引領,比較潮流,這跟年齡沒有關係,就是五六十歲的人裡面也有比較潮流的。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所以我們要做的其實就是持續的把這一部分人鏈接,和他們的一個互動,把他們其中的一部分人轉化我們的用戶,把他們變成一部分忠實用戶,這是一個很長期的過程,我只要做到這一步,就是我一直說的小而美。其實中國市場太大了,全球市場這麼大,我有其中5%、10%的用戶,就已經很好了。

陳格雷:我重新描述一下整個過程——就是這個場景解決方案成為了IP儀式,就像中秋節賞月是一個IP儀式,而月餅是IP道具。江小白要完成的事情,是成為小型場景的必備情感溝通酒,當這個成為了某種儀式,江小白酒就成了IP化道具,成為了IP文化符號。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以上是我訪談陶石泉的原文節選。

總結“江小白”——

1、重新定義產品:白酒不只是高高在上的,只是用來慶功、宴會和政務商務的,白酒還可以是在休閒場景下,個人化的,小酌小飲的;

2、將場景變成IP化情境:在休閒場景,通過“表達瓶”的語錄,傳遞感情,增進溝通,將小酌小飲的場景變成通過江小白對話的IP化情境;

3、做出小青年江小白形象,給產品賦予人格化、親近化和情感化,通過江小白語錄及各種年輕潮流的活動,讓產品成為IP化道具,使休閒喝酒變得有儀式感、情感力,等等。

其中,江小白是IP形象,小酌小飲是IP儀式,江小白酒是IP道具,整體構成了IP化產品,並進而發展為IP化品牌。

所以,江小白是一個典型的IP化產品創新,再自然成為IP化品牌。

最後,我做了一個思維導圖,

讓你對如何進行IP化產品創新一目瞭然——

用IP創新產品情境,突破疫情危機

第一步:重新定義產品的價值

1、深入用戶需求去洞察產品到底能做什麼,還能做什麼?

2、發現過往產品沒有解決、或忽視、還沒有完全滿足的需求痛點,尤其是情感痛點;

3、重新定義產品,根據痛點創造獨特產品價值,建立自己的差異化價值;

4、以此實現不同的產品,不同的服務。

第二步:創造新情境

1、將需求痛點,通過創想,構思成新場景;

2、一定要能夠將重新定義的新產品,置入場景中,成為核心道具;

3、思考如何搭建IP化要素;

4、從而將新的場景,變成新的情境。

這裡提醒一點,創造新場景可以用技術創新,也可以用IP化,是兩種不同的手段,用IP化創造的場景,其實是情境。

情境是IP能做到的場景創新。

如果是用技術創新解決場景問題,那就是科技新產品了。

第三步:IP化解決方案

1、根據新產品和新情境,進行IP化設計,包括IP的情感內核、世界觀、形象(角色)、故事(內容)、符號等;

2、通過以上設計和產品的結合,將產品變成IP化形象、IP化道具、和IP化儀式;

3、真正實現新的情境,解決用戶需求的痛點,同時建立與用戶的情感連接;

4、IP化產品就能完成,再往下發展,就自然成為IP化品牌。


這是非常直接了當的方法,

IP化=產品=解決方案,

是不是和常規理解的、

IP是品牌形象的外延,非常不一樣?


原創作者/公號:陳格雷,(《超級IP孵化原理》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