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發起最大規模全球對話:選用騰訊同傳AI翻譯

近日,聯合國宣佈與騰訊成為全球合作伙伴關係,並將藉助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騰訊同傳等工具,將聯合國75週年(以下簡稱UN75)數千場對話活動搬到線上進行。聯合國希望通過UN75活動,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與協作,探討我們在諸多挑戰下如何建設一個更美好世界,為2045年聯合國百週年紀念構建一個全球願景。在這場為期一年的全球化、跨語言、跨文化交流活動中,騰訊同傳被選定成為AI翻譯服務官方合作伙伴。

中國飛速發展的AI技術,在全球化過程中,承擔了越來越重要的責任。聯合國成立75週年紀念活動籌備工作秘書長特別顧問法布里齊奧·霍克希爾德表示,騰訊的技術和全球影響力對擴展聯合國成立75週年活動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至關重要。在這場面向全人類的對話中,騰訊同傳是如何得到了聯合國的青睞?

首先,日均翻譯請求次數超過6億,騰訊翻譯服務撐得起龐大的世界級考驗。

由於人類語言本身的複雜性和多樣性,計算機系統對於人類語言的理解一直是AI領域的一大重點課題,以騰訊為代表的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在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基礎應用領域與產業結合的業務中持續深耕。並在2020年國際頂尖人工智能競賽之一的國際對話系統技術挑戰賽DSTC-8上,騰訊派出的雲小微技術團隊獲得四項世界第一,兩項第二的成績。

在AI智能翻譯方面,騰訊同傳通過自研的神經網絡機器翻譯引擎與語音識別技術,加入NLP、去口語化等技術的處理,一直在攻克語音識別準確率、翻譯可接受度的行業課題,保持業界領先水準。在 WMT2018(Workshop on Machine Translation)國際翻譯大賽中,騰訊機器翻譯中英方向在所有自動評價指標上均奪得世界第一名、英中方向獲人工評價世界第一名。

除了投入技術研究力量之外,騰訊也結合市場趨勢,快速推進AI技術進入到應用層面。目前,騰訊智能翻譯支持17種語言,同時為騰訊龐大服務生態提供翻譯接口,涵蓋社交、娛樂、信息服務,到企業數字化服務、雲服務等多個層級及廣闊的市場,微信、QQ、王者榮耀、富途證券、美團等產品,通過騰訊翻譯君的接口提供多語種的轉寫能力,日均翻譯請求次數超過6億。


聯合國發起最大規模全球對話:選用騰訊同傳AI翻譯


第二,騰訊的AI應用和產品化能力深厚,結合落地場景不斷迭代升級。

隨著中國國際地位提升,國際交流日益頻繁,技術、人才、創新應用等不斷聚集,也讓中國成為國際上最受矚目的高新技術策源地。在中國舉辦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博鰲亞洲論壇、世界經濟論壇等國際主流技術和經濟交流峰會,在國際間的吸引力不斷增強。騰訊同傳所面臨的市場和需求不斷升級。


聯合國發起最大規模全球對話:選用騰訊同傳AI翻譯


騰訊同傳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馬斯克對話馬雲提供AI同傳

在短短几年間,騰訊同傳累計為百餘場國際大型活動提供AI同傳服務,在新聞、政治、經濟等領域的翻譯準確率在業界處於絕對領先。同時,面對國際交流的多種複雜需求,騰訊同傳提供了靈活多元的解決方案,包括現場會議投屏、手機小程序等多種形式,服務覆蓋會前、會中、會後全流程。

由微信智聆為騰訊同傳提供聲學及語言模型,具有行業領先的中英文識別和包容度。結合國際議題,騰訊同傳及時掌握中英混說的識別能力、熱詞新詞的理解能力,融入各項國際交流盛會的服務中。國際交流平臺與騰訊同傳的緊密合作,也彰顯了世界對中國AI技術及其騰訊同傳服務能力、效率、與可靠性的深度認可和信賴。


聯合國發起最大規模全球對話:選用騰訊同傳AI翻譯


2020年開始,疫情驅動國際間的交流轉為線上,騰訊同傳應對需求變化,迅速升級產品,並快速落地,已經為世界經濟論壇系列線上峰會、騰訊2019年全年業績報告線上發佈會等重要會議,提供雲端同傳服務。

針對本次聯合國75週年全球最大規模對話交流活動,從大型會議快速應用到幾億終端,對雲端同傳技術方案的高效性、準確性和穩定性有著更高的要求。線上國際會議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包括音源複雜、語音質量不可控、議題多元、語言環境多元等,騰訊同傳背靠騰訊在AI技術、音視頻技術、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等領域的技術積累,通過優化前後端算法模型、增強引擎、強化學習等專項訓練,去保障複雜音源下語音識別的效率和準確率、保障對話內容翻譯的準確性。面對多種終端和展示形式,騰訊同傳在視覺交互上也做了大量的適配和優化,保證ppt閱讀、共享投屏、視頻通話等不同展示需求,保障最佳視聽效果。

實際上,隨著疫情在全球多點爆發,共同戰役成為全人類的目標,這不僅需要各個國家人民合作,也需要各個維度的企業、科技力量參與進來,騰訊等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持續在發揮數字化技術優勢,已經成為抗疫的重要力量。

例如,在AI醫療領域,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推進流行病的篩查和防控;在政務領域,“防疫健康碼”可以通過大數據,幫助主管部門快速識別風險,精準管控疫情;騰訊課堂在很短的時間裡面,支撐起幾千萬師生同時在線上課……

在互聯網驅動下的人工智能將作為未來“新基建”重點領域之一,亦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AI+產品正不斷翻新,應用場景也不斷擴大。

歸根到底,AI技術的進步終究都是為人服務,AI技術的應用是為了提高人類的效率,提供便捷的、高效的工具。正如AI同傳應用的初衷,促進人類溝通交流,消除不必要的誤會和隔閡,促進全球化的交往。各種跨國、跨部門合作,需要代際合作的場景將會持續增長, AI同傳語言工具,價值必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