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吳三桂不投降,清兵還是會入關坐天下?

就算吳三桂不投降,清兵還是會入關坐天下?

今日推薦:《洪業:清朝開國史》

翻譯:陳蘇鎮、薄小瑩等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今日價格:57.5元(原價107.5元,滿100-50)

這是第二次分享閱讀《洪業》的思考。關於明亡清興我首推三本書,除了這本《洪業》之外,另兩本是顧城老師的《南明史》、《明末農民戰爭史》。這三本書共同的優點,是史料豐富,並踏實的基於史料進行分析,因而讀者能從中瞭解歷史的全景與細節,從而獲得“讀故事書”之外的思考。

本書到這周讀了大約三分之一,自上次對於明末白銀通貨膨脹的討論之後,我對清為何能入關擊敗所有對手產生了興趣。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有許多人認為這是清擊敗大順,從而入主中原的重要原因。但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果吳三桂沒有引清兵入關,那麼最終的結局會是如何?

就算吳三桂不投降,清兵還是會入關坐天下?

我認為清的勝利,並非是軍事上的勝利,而是組織上的勝利。即便吳三桂沒有降清,清入主中原也是時間問題。

第一,山海關不是入關的唯一通道,當時清兵已經內蒙古朵顏部結盟。此前,1629年、1632年、1636年、1638年、1642年清軍連續五次從長城北線突破,進攻直隸周邊區域,最深曾經攻入山東、江蘇境內。拿下山海關對於清軍的幫助,主要是縮短補給線,延長在關內的軍事行動時間。

第二,清軍當時只有20萬左右的部隊,其中包括了部分的蒙古軍和漢軍八旗,擁有製造各類兵器,乃至紅衣大炮的能力,是當時東亞區域內組織最為完善,後勤保障最為精良的軍隊。

依託態勢與軍事實力,清軍進攻北京奪取華北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但清軍最終完成了全國的統一,完全擊敗了南明、大西軍、大順軍三股勢力,以依託的就不僅僅是軍事實力上的優勢,而是組織和制度上的優勢。

就算吳三桂不投降,清兵還是會入關坐天下?

在總兵力上說女真族的人口有限,組織20萬軍隊已經是極限,但是當時中國境內的各類武裝粗略估計,兵力超過100萬以上。在戰力來說,在入關之前,清兵的戰力應該是略優於明朝的關寧鐵騎的(總體上勝多負少),但入關後清兵的戰鬥力迅速削弱,在擊敗李自成的潼關決戰中還可以擔當主力,但是在消滅南明和大西的戰役中,主要打仗的都是明朝的降軍降將。到了1652年(入關僅僅八年)清敬謹親王尼堪任定遠大將軍,率領三貝勒、八固山共十五萬精兵,在衡州居然被大西軍殘部為主的李定國軍擊敗。可見清軍戰鬥力的下滑之嚴重。

不過,清的最大優勢是組織和制度上的優勢,並不是說清的制度有多優秀,而是除了清之外,其他勢力連一套完整可以運行的制度都沒有。

大順軍在進入北京後,還沒有建立一套賦稅徵收的體系,獲得補給的主要方式就是勒索富戶,強徵私有財產。同時,大順軍在組織上也非常的鬆散,軍隊和將領之間的忠誠關係比並不緊密,將領和李自成之間的忠誠關係也沒有足夠的保障。《洪業》中提及在大順軍在北京大肆劫掠之後,“李自成確曾特意召見眾將領並問他們:‘何不助孤做好皇帝?’他們卻乾脆回答:‘皇帝之權歸汝,拷掠之威歸我,無煩言也。’”

就算吳三桂不投降,清兵還是會入關坐天下?

比起大順軍,大西軍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張獻忠早期是流動作戰,也是靠劫掠維持。到佔領四川后,原本可以建立一套行政體系,但維持的時間太短,連四川境內的政府組織都沒有建設完成。

農民軍在軍隊組織上的問題也不少,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早期起兵的隊伍都是土匪、山寨、幾個領頭村民的聯合。比如,張獻忠起兵時,在家鄉聚集十八寨農民組織了一支隊伍響應王嘉胤等暴動,自號“八大王”。後來各路起義軍相互聯盟,逐步變成大西、大順兩股勢力。作戰過程中,一直沒有一個樹立權威,統合軍隊的過程。

就算吳三桂不投降,清兵還是會入關坐天下?

接著說南明的弘光朝,明朝採用的是兩都體制,因此南京有一整套的政府機構備份,而且江南區域的賦稅,原本就是先在南直隸集中,接著通過運河運往北京。原本,在南京建立偏安政權是具備不錯的條件的,至少條件要比南宋要好不少。唯一需要的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勝利,將清軍阻擊在淮河一線。

但如果要深究弘光朝的情況,就會發現,弘光的行政制度也處於半癱瘓狀態。首先,要說明朝的賦稅制度原本就存在嚴重的問題,層層貪腐的情況,讓軍隊和財政都處於極度的低效和混亂中。《洪業》中提及1643年崇禎皇帝想看下自己內廷府庫,守門的人一直說找不到鑰匙,最後大門還是打開了,只見室內空空如也,唯有一隻小紅箱,盛著幾張早已褪色的收條。同年,崇禎帝決定檢查一下軍隊供給系統的可靠性,派人暗中查實撥給兵部的4萬兩軍餉有多少發到助手遼東的士兵手中,結果得到的報告是:全部軍餉均未到達目的地,都在下發過程中無影無蹤了。可以推測弘光朝的南京府庫應該也是空空如也,行政效率和組織效率比崇禎朝的情況,只差不好。至於後面的隆武、永曆兩帝都屬於依附軍閥的流亡政府性質,政府組織幾乎無從談起。

相對而言,粗糙的清朝制度就顯得具有優越性了,早在1601年,努爾哈赤就依託部落仿照蒙古舊制建立了四旗制度,規定每300戶一牛錄,五牛錄一甲喇,十甲喇一固山(旗)。後來擴充從四固山,擴張至八固山。隨後後金佔領了關外土地,把土地分給各旗,各旗自己從事生產,同時承擔軍事義務,這樣用比較簡單的辦法解決了繁雜的賦稅徵收,徵兵等問題。

隨後,努爾哈赤又建立了都統制度,由自己直接進行軍隊的領導,但部民又屬於原本的八旗旗主管理,完成了從部落聯盟到中央集權的轉變。

就算吳三桂不投降,清兵還是會入關坐天下?

在財政方面,清的收入有一大塊來源於掠奪,比起農民軍,清軍的優勢是掠奪後可以運往後方儲存,而不必因為持續的軍事行動而消耗掠奪的財產。因此,清兵入關時,財政是非常充裕的,並不著急從佔領區獲取財富。入關後多爾袞召集將領及貝勒們,要求他們“要當定國安民,以成大業”,並和他們相約,此次征戰以“救民”為宗旨,不得無故燒殺搶掠。

清很快控制華北之後,花了很大的精力去重建司法制度和稅收制度,1644年他們就宣佈廢除額外的賦稅,降低了商品稅和貿易稅。清初期採用的還是明代的官僚體系幫助收稅,但是因為換了主人,原本體系內的弊端和陋習被修正(新的執法模式,給貪汙帶來更大的風險),因此在降低稅率的情況下,稅收的效率反而大幅度提升。

清的制度優勢,在戰爭中,如何變成決定性因素呢?

關鍵在於獲取軍隊和將領的效忠投誠以及對軍隊基本戰鬥力的保障上,通讀顧誠老師的《南明史》,我們經常會發現原本南明的將領,打仗也不怎麼行,投降清朝之後,打起原來的老同事,一個個都是戰鬥力爆表,如果投降回南明,瞬間戰鬥力又大幅下滑。

我們不妨代入當時的場景中去看,假如你是南明的軍官,帶著一兩萬軍隊駐守某座省城,因為原來的稅收體系已經崩潰,你必須自己籌措軍餉。如果打了敗仗,地盤丟了,軍餉沒了,就是死路一條。如果打了勝仗,除了可能控制一塊新的地盤,我得不到任何實質性的封賞。那麼我投降清朝呢?在投降的時候,清就會給一個不錯的官位和賞賜,我帶著我的軍隊出站,萬一打不贏,我退到後方受點懲罰,總還是有活的機會(當然也可能是斬首),萬一打贏了,朝廷還提供裂土封王的待遇。

從士兵的角度也比較接近,當兵有信仰的很少,大部分是為了混個軍餉,投靠清朝軍餉武器都是有充足供應的,在南明當兵皇帝都快吃不上飯了,軍餉就別太指望了。

打個比方,大清公司每月公司按時發,工作業績達標有獎金,表現突出有期權。大明公司,公司經常拖欠發不出,也只達標沒江景,只能靠業務員自己做業務自己截留利潤。

因此,清統一中國進程中,大部分的區域是通過投降接收,而非戰爭奪取,大部分的戰都是明朝降軍打的,而非讓很有限的清兵去消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