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大运河是沧州人的母亲河

运河边林水相依、鲜草滴翠、春色如许

大运河文脉如血脉流淌

滋养着城市和人民

孕育着风土与人文

今天

让我们好好感受一下

春日的运河美景

与运河边上四位明代大英雄的魂归之所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马昂墓,吃“曹廖”的马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大运湾公园十字路口东南角,便是明代户部尚书马昂及其家族墓地的原址。马昂由举人入国子监,再由监生正式入仕最终做到户部尚书——部一级高官。死后谥曰“恭襄”,马昂的墓葬规格比较高,原有墓地面积约40亩,地表设有石牌坊、神道、石像生。

马昂墓所在的村子叫做王希鲁村,几百年前王希鲁村并不叫这个名字,那时叫曹庄子、廖庄子,自打马昂埋到这里村中便怪事连连,一位相士曾说:这“马”可是吃草(曹)料(廖)的呀。要想让庄子变的平安,那就改名字吧,叫“亡信卤”这可都是剧毒哟,这样马就不吃啦,日后自然太平。“亡信卤村”叫着叫着便叫成“王希鲁村”了。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2015年被发现的马昂墓前的汉白玉赑屃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刘焘墓,文人将军战功威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老英雄刘焘射杀倭酋迷里只麻、海盗叶明,擒住大海盗汪直,劝降海盗徐海。鞑靼叩边,刘焘安排八路齐杀,一举将鞑靼入边中原的计划打破,根据刘焘幕僚在《竭忠录》中的记载鞑靼仓皇兵败的时候,刘焘部下李三在乱军中带回一名九岁的少年,根据情理推测在明营中五十余岁的老英雄刘焘与这位九岁少年应该是有机会见面的。这位少年就是后来以十三副遗甲、七大恨告天的清太祖努尔哈赤。这场战争巩固了北方防线,鞑靼人只要一听刘焘守边就不敢南侵一步,从此北方不闻边警三十年。


刘焘还有大量诗文传世

总制团营


黄草坡前百万兵,红纱帐内一书生。

尔今方知文章重,卧听元戎报五更。


北虏远遁

牧马乘秋啸北风,长驱虎旅下滦东。

旌旗到处旄头陨,谁数平胡第一功。


南园游春

携酒游南墅,登临兴转狂。

香花铺锦绣,啼鸟列笙簧。

竹院吟风细,葵轩爱日长。

归来犹醉眼,野外歌沧浪。


战功累累时便是卸甲归田日,致仕还乡后的他身上伤痕是他的军功章,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读书人,写诗填词是他晚年最乐之事,他回归书案的那一刻是一位学者、诗人。假如他生在盛唐,那一定会常与李白、杜甫吟诗填词,如果生在康乾,那一定经常出现在纪晓岚的家中啖肉吃酒、谈诗论对,命运安排给了他一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却让他活出了盛世人物才有的情调。直到万历二十六年一代直射天狼的老将归葬大运河畔,今天这里变成了大运湾公园。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民国后因墓常遭水患迁入村中,一切功名利禄具化成一堆黄土,五百多年的沧桑变幻,只有无言的驼碑老龟(其实叫赑屃)与半残的石人石马矗立在英雄墓旁,好像在诉说着老英雄一生的辉煌......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梁官屯村口的明代石狮疑似刘焘墓前之遗物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文庙内的明代石羊系刘焘墓前之遗物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强珍墓,百姓呼曰“强青天”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强珍在淮扬做官之时所行善政甚多,当地人都以“青天”尊称他,临淮人柳瑛编纂《中都志》时,强珍尚在,就把他列入卷六《名宦》当中,谓其“清风高节,充塞宇内”;而朝中要臣更是把强珍称为“材御史”,从此凡有重任,必定委派前往。后来,强珍得罪太监汪直,被诬下狱,众臣会审强珍于午门前,汪直在一旁监审,强珍仰天厉声大叫:“

汪直前来,当面对证!”吓得汪直脸色骤变,赶忙躲开。其他人更没有一个敢站出来与他辩论的,强珍竟坐奏事不实,谪戍辽东。汪直失宠后,宪宗诏命强珍等人复职致仕,最终在南京通政司右通政任上休致归沧。


正德元年,闲居十余年的强珍病逝,享年七十六岁。地方奏闻于朝,史臣们在第一时间如此盖棺定论地评价了强珍,“性强鲠,政尚严刻,所至有风采,为时所重”。然而,强家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两年后,强家因得罪明代的另一位奸阉刘瑾而被锦衣卫查抄财产,传说,诬告理由是强珍墓前石马有僭越之嫌。正德五年,刘瑾被判以凌迟,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恶贯满盈的他被凌迟3357刀,行刑完毕,割下的小肉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一文钱一块肉。强珍后人、沧州著名书家强文山先生经过周密的考证,证实了当年强珍墓前也有一块经过油炸的刘瑾肉盛在碗里。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强珍墓所在的位置在运河西畔的一片空地上,因为形似莲花故名“莲花池”,今日的“莲花池”被修葺成一座公园,而通政公后人在2015年重新树立起的墓碑,仍然与运河河水作伴。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张缙墓,运河边的重大发现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张缙,年方二十岁时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成化五年会试中式进士及第,随之步入仕途。初任钧州知州,后补沧州知州,缙因执政有方,民心所向,朝廷擢升其为南京工部郎中,后出任杭州府知府。弘治十三年,缙升督察院佥都御史,弘治十四年四月,缙提升右副都御史,正德元年缙擢升户部左侍郎,他官职最高做到南京户部尚书。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张氏宗谱中记载的张缙坟图


他7次上书请辞,皇帝都没有应允。他73岁时,皇帝终于恩准他致仕,张缙就回到沧州居住,83岁时去世。由于他对沧州和大运河有深厚的感情,就在大运河边置地作为自己的坟茔。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2019年10月,在其墓地出土了望柱、狮子、虎、羊、马、翁仲各一对,牌坊一个,碑两通,供桌一个,共16件,都是青石质。出土的石像生和牌坊石碑多少都有残缺。文物部门在修复好后,要把石像生运到张缙墓原址,按原位置、原样子进行重新摆放,而且要做安全性保护。这些文物连同张缙墓遗址,将在运河畔向世人展示。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写在最后的一段话

昔日的荒地古墓

早已变成大运河生态修复的一部分了

清明时节

杨柳夭夭,河水荡荡

先贤的事迹并不会随着岁月而消散

定会永铭每一位沧州人的心中

而我们也深信

以大运河文化遗产为载体

把散落的文化遗产珍宝重拾、擦亮、串联

未来的沧州大运河会更美

沧州运河畔隐藏着四座明代官员墓,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