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看这场疫情之下,那些令人泪目的温情故事!

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全国人民携手同心,共克时艰,国家有号召,吉大有行动。

吉林大学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奋战一线,一个个故事感人至深。

夫妻南北一线共战疫情

大年初一,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的护士宋龄决定报名去武汉,她的爱人李敏哲医生也在第一时间请缨。"家里就你们两个人,总要留下一个照顾刚满三岁的孩子呀。"护士长拒绝了宋龄的请求。 为了保障长春的防控需求,院方安排李敏哲留守长春,夫妻二人都没能如愿前往武汉支援,为此遗憾不已。

没过多久,宋龄得知有一名护士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前往武汉,她马上找了护士长二次申请赴鄂援助。这一次,护士长批准了。 1月28日,宋龄已经在武汉开始接诊工作,而2000多公里外的李敏哲也在长春紧张地工作。

他们夫妻二人,一南一北,互相鼓励、并肩作战在防疫前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千万家庭幸福安康而默默付出。

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看这场疫情之下,那些令人泪目的温情故事!

给父亲最好的生日礼物

农历大年初一,当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张奥得知吉林省在组建支援武汉的医疗队的消息后,主动请缨保卫武汉。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张奥乘坐CZ5243次航班抵达武汉,并前往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医院投入工作。

1月31日,农历初七,也是他父亲的生日,他却无法在这个特殊时期陪伴在父亲身边。但张奥坦言自己不后悔,他说等到战胜病魔、凯旋归来的那一天,骄傲地将这份成绩,作为迟到的生日礼物送给父亲。

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看这场疫情之下,那些令人泪目的温情故事!

奶爸的家书

29岁的孙艳茹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病房的护士,女儿现在只有18个月大,正是依赖妈妈的时期,但面对疫情的发生和蔓延,孙艳茹毅然暂别女儿踏上援鄂的征途。

面对妻子的决定,丈夫沈昕彤给予了强力支持。他说:"此次去疫区,我也知道危险,我也十分担心,但现在武汉比我更需要她,她是医护人员,这也是她的职责。现在我每天都在关注疫情,每天手捧着电话等待她的微信报平安。"

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看这场疫情之下,那些令人泪目的温情故事!

在这个特殊时期,沈昕彤以写家书的形式将自己的关心与思念传递给自己的爱人。有了丈夫的支持与鼓励,孙艳茹也信心百倍。两人相隔千山万水,却依旧伉俪情深。

女儿写给爸爸的一封信

2月9日(农历正月十六),这本该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孙宏志在看到女儿发来的一行行文字后,止不住地流下了眼泪。他为女儿的坚强懂事、为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而感动、自豪。

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看这场疫情之下,那些令人泪目的温情故事!

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看这场疫情之下,那些令人泪目的温情故事!

孙宏志,民革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支部党员,也是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2月9日下午4时,孙宏志随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第一小组,进驻武汉同济中法新城院区新冠肺炎病房。在经过连续性14小时的工作后,孙宏志已经疲惫不堪,但看到手机里自己和女儿的合影,他就充满了信心和力量,正如他在援鄂请战书上写下的那份决心:不计报酬,不论生死!

隔空庆生,"老婆,生日快乐"

冯新茹是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护士,这天是她的生日。与她同院工作,此时远在武汉进行医疗支援的丈夫王楠,在防护服上写下"老婆,生日快乐",为妻子隔空庆生。她说,丈夫平安归来,这就是她最好的生日礼物。

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看这场疫情之下,那些令人泪目的温情故事!

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看这场疫情之下,那些令人泪目的温情故事!

82岁生日当天出院的肖大爷

2月9日,肖大爷被送往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由于病情严重,被医生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虽然下了病危通知书,但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要做到100%的努力,必须全力救治。"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领队、副院长刘天戟发出战令。医疗区的所有医生和护士都把肖大爷当作重点监控对象,一有时间就过来看看他的状况。

经过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81岁的肖大爷转危为安的消息。3月20日,又有好消息传来,肖大爷出院了,而且出院的当天迎来了他82岁的生日。和他一起出院的还有另外6名重症患者。

大爷要出院了,医护团队准备了鲜花,大家用心地给他画了张贺卡,还找来了一个写有"福"字的中国结,下了一碗生日面。肖大爷拿着贺卡开心地像个孩子一样摇晃着,和大家击掌,连声说"好"。大家祝愿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时候,他连声对大家说"谢谢"。

武汉退休教师的感谢信

"我努力地想记住你们每一个人,可是,我没有办法看清你们的脸"

"我努力地想记下你们每个人的名字,可惜,我依然没有办法记全....."

3月4日上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收到了一位即将出院的患者的感谢信,收信人是全体吉大二院的医护人员。这封信来自于湖北警官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她在感谢信中回忆她这一段时间以来的经历和感受,真挚的话语让我们感受到医者仁心。

争分夺秒,与生命赛跑!看这场疫情之下,那些令人泪目的温情故事!

"谢谢!"这一句简单的谢谢,这一封封最朴实的感谢信,带给这群白衣天使最深的感动,也是这样的感谢,让他们又充满了战斗的力量!

在疫情最为危险的时刻,吉林大学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累计派出8批医疗队、共计543人驰援武汉,其中有与共和国一同经历风雨的专家教授,有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有在新时代跨入青春门槛的"90后"。60多天来,全体队员勇往直前、舍生忘死,以仁爱之心、忘我奉献,用精湛的医术、悉心的护理挽救了许多鲜活的生命,保全了一个个幸福的家庭,圆满完成了光荣使命,生动践行了白求恩精神和吉大精神,是吉林大学的骄傲、师生的榜样,是"最美的逆行天使"。

关注"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985、211工程,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吉林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