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分夺秒 安医大四附院上演多学科抢救接力

失血性休克、严重骨盆骨折、腹膜后出血……在安医大四附院的80多天里,22岁的患者小美(化名)经历了濒临死亡的惊险,是该院多学科接力的积极救治和护理团队的悉心照顾,把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019年12月28日中午11点40分,救护车尖利的警笛声打破了安医大四附院院区内的宁静,一群焦虑的家属簇拥着担架车上的年轻女性进入抢救室。一场关乎生死的抢救接力赛开始了……

第一棒:急诊联合多学科快速抢救及会诊

该院急诊科提前收到患者转院消息后,考虑患者病变累计多个系统,于是马上邀请普通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等多个科室二线值班人员到场指导诊治,开通绿色通道。

患者信息:年轻女性,既往体健,一小时前出车祸,被大货车从背后碾过其髋部,局部肿痛,下肢活动受限,未见开放性创面,血压74/44mmHg,心率139次/分,神智尚清但精神萎靡,贫血貌,血色素68g/L,CT示骨盆多发骨折,腰椎多发横突骨折,无气胸或血胸征象。

严重骨盆骨折!腹膜后出血!失血性休克!重症医学科主任王楠向小美家属告知病情严重程度及随时可能死亡的风险,立即电话通知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叮嘱同事们务必要平托过床,准备开放多路深静脉及粗大外周静脉通道,留取标本配血,备好血管活性药物,进行损伤控制性复苏等等,之后陪伴患者由抢救室转入ICU。

转接过程一切顺利,重症医护团队配合默契,迅速完成各个技术操作,经过液体复苏和血制品输注,小美精神状态一度好转,但施救者们的心情却一点也不轻松。“骨盆骨折是由严重创伤导致的临床危重症,损伤后出血多位于腹膜后间隙,那里“轻轻松松”即可容纳数千毫升出血却无法经开放手术精准止血,因此这类患者早期即可因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凝血病而快速致死,即使闯过失血关,后续也可因多脏器功能损伤、继发严重感染等问题导致不良结局,病死率高。”王楠介绍。

争分夺秒 安医大四附院上演多学科抢救接力

根据抢救方案,骨科大夫将在床边行骨盆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术,达到骨盆应力初步稳定后,血管外科要对患者实施责任血管栓塞术,而ICU的任务就是为这些专科治疗的实施争取时间。

在专科大夫们分头进行相关准备的同时,重症团队继续与威胁小美生命的严重失血搏斗,情况极不乐观,患者腹膜后的出血仍在持续!当值医护都守在小美床边寸步不离,综合性复苏措施继续加强并更加精准:气管插管辅助呼吸、适当镇静以确保氧供同时降低氧耗;损伤控制性复苏……

第三棒 骨科、血管外科实施手术惊心动魄

终于等到该院骨科常俊博士率团队准备好相关器械,于床边行外固定支架术。初步稳定骨盆应力后,还需从源头上解决出血问题,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文斌已做好所有准备,大家小心翼翼地将小美送到DSA手术台上,穿刺、置管、造影……果然,右髂内动脉在汩汩地出血,当机立断给与血管内栓塞,反复评估止血效果。

手术后返回ICU,继续药物止血、纠正贫血及止凝血障碍、抗休克(优化复苏目标,适当提高MAP以保障腹腔脏器血供)、脏器功能支持、预防性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由于创伤严重,髂内动脉栓塞术后仍有少量持续腹膜后出血,各项抢救措施丝毫不敢放松,动态监测,反复调整。

第四棒 重回ICU击退死神

殊死搏斗,一夜无眠,各学科接力,大家总算帮小美抓住了那一线生机,但也仅仅是一线生机,冷酷的死神也不过是仅仅后退了一步。

争分夺秒 安医大四附院上演多学科抢救接力

“由于严重创伤和应激,小美后续又出现了急性肾损伤致无尿,心肌损伤致收缩功能下降,腹腔高压,胃肠功能障碍,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临床很少见的大量异体血输注致继发溶血性贫血。”王楠介绍,床旁血滤替代肾脏功能,精准前后负荷调整营养心肌改善心功能,床旁支气管镜加强痰液引流,经验性及目标性抗感染,胃肠功能保护和营养支持等等,依据目标导向性治疗策略,各项重症专科技术轮番上阵组合进行,并参照血液科会诊意见加用静脉丙球和糖皮质激素控制溶血性贫血。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将小美的各项指标调整至最佳状态。1月19日小美再上手术台,由骨科主任马广文主刀顺利完成了确定性的骨盆内固定手术。

这次手术后,一切都在好转,脱离呼吸机、减少血滤剂量、抗感染方案降档……2月6号,小美顺利转入该院康复科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康复治疗。谈及后续治疗,小美及其家属充满了信心:“有医生护士们的照顾,我很放心。后面我们就是尽量配合医院进行治疗。”对于安医大四附院医护人员在这段时间的精心治疗与照顾,小美的爱人反复表示感谢:“感谢医生医术高超,救了我们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