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在西湖题字“苏堤春晓”被指两个错字,你们真的懂汉字吗?

前不久跟朋友一起游杭州西湖,在杭州十景之一的“苏堤”见到了非常珍贵的康熙帝亲笔题的“苏堤春晓”碑.康熙自幼好学工书,尤喜喜欢董其昌书法,擅长楷书、行书。“苏堤春晓”四个字的笔画圆劲秀逸,平淡雍容,结体疏朗匀称,风格清丽洒脱,颇有帖学的风范,体现了康熙帝雍容洒脱的性格。然而,随行的解说员对四个字的一番讲解却是令人大跌眼镜。


康熙在西湖题字“苏堤春晓”被指两个错字,你们真的懂汉字吗?

苏堤春晓碑


苏堤春晓碑图片

解说员这样介绍这个碑文:碑上‘苏堤春晓’这四个字,是康熙帝御笔亲题的,文革时这块珍贵的石碑被砸成了三截,后来又补修重立了。当年康熙帝所题“苏”字和“堤”字都是错字,“苏”字是草头之下,“禾”右“鱼”左,而碑上的“苏”字却是“鱼”右“禾”左。传说苏东坡特别爱吃鱼,每次吃鱼的时候,如果侍者把鱼放在左边,他可以把整盘的鱼吃完,如果放到右边苏东坡就会很生气,因为他是“左撇子”,所以康熙故意把鱼写在右边来纪念这位苏大学士。而碑上的“堤”字则把“土”旁写成“耳”旁。一是因为中国文字讲究象形,“耳” 的字形与苏堤的地形相似;二是意境贴切,在苏堤上可以听到蝉鸣蛙叫、婉转莺啼等自然界各种动人的声音,所以才故意错写成左耳旁。


康熙在西湖题字“苏堤春晓”被指两个错字,你们真的懂汉字吗?


明代书法家宋克书写的“苏”字

解说员一番讲解纯粹是对康熙帝书法的贬损,倘若这位清朝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听到此番评论定会治以重罪。对传统书法有研究的都知道,碑上的“苏” 和“堤”根本就不是什么错字。在古代,一些汉字的左右部件经常可以互相调用,“苏”字这种“鱼”与“禾”互换的写法,早在秦汉时就已出现,而且在隶书、行书和楷书等书体中都有使用。关于“堤”字,其实在唐代《干禄字书》注明耳朵旁的才是正字,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堤”却为俗字。另外这里普及一下,左耳旁其实表形旁的不是耳朵,而是“阜”旁,左耳旁的字与耳朵设有任何关系,而“阜”在古代是表示“土山”的意思。所以碑文上的堤字写成耳朵旁根本不是错字,只是不懂书法的人的无知罢了。


康熙在西湖题字“苏堤春晓”被指两个错字,你们真的懂汉字吗?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写的“堤”字

康熙帝书法造诣很深,一生摹写和题字很多。作为一个学字很勤奋的人,在题字时也是很谨慎的,怎么可能写四个字就错两个呢?希望我们在鉴赏前人书法作品时都能有一个谦虚的态度,以探究的心态去寻找真相,这才是正确的治学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