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這麼多年的酒都白喝了,看古人是怎麼喝酒的

天時地利人和指古時作戰時的自然氣候條件,地理環境和人心的向背。《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孫臏兵法·月戰》:"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天時地利人和一般都運用於戰爭,和喝酒好像關係不大。但中國古代文人雅士喝酒卻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不過這三點的前後關係卻要變動過來,如上所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首先他們認為喝酒必須選擇與自己對飲的理想伴侶和朋友,其理想對象是:高雅、豪俠、知己、故交、玉人、可兒等。其次,選擇合適飲酒的地點和環境,不同的情趣選擇不同的理想去處,比如:花下、竹林、高閣、畫舫、幽館、曲澗、荷亭等。再次,飲酒還要講究時令和季節,比如:春郊、花開、清秋、新綠、積雪、新月、晚涼等。從這三點來看,古代文人雅士才是最會飲酒的人,他們飲酒飲的是超凡脫俗,飲的是溫文爾雅。相比他們來說,我們現代人多是關在屋子裡喝酒,或是富麗堂皇,或是陋館小店,抬頭都是個燈,不管是水晶燈還是日光燈,總是缺了很多意思,甚是可憐。

讓我們穿越一下,來到一個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俱得的蘭亭酒會,感受一下古人的風采,解個眼饞。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

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群賢畢至,

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

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

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

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

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

終期於盡!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

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故列敘時人,

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