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上半年计划新引进项目25个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上半年计划新引进项目25个

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目前已引进厦门航空、奥凯航空、湖南货运航空、山太飞机维修、顺丰、圆通、丰树、普洛斯、百联奥特莱斯等重大项目31个,总投资将超40亿元。图为厦门航空湖南分公司。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供图

◎星沙时报记者 李丹

今年是大考之年,亦是决战之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既定工作部署,如何做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中,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积极响应并行动起来,抢抓政策和项目建设机遇,精准研判,奋力攻坚,为确保“双过半、双胜利”目标,他们这么干:

目标任务

新引进项目50个以上,完成固投27.5亿元以上,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亿元以上。根据“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要求,上半年需新引进项目25个,完成固投11.55亿元,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亿元。

具体举措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加快百联购物园、湘域国际广场、和泓桃李春风、丰树物流园、机场配餐楼二期、顺丰电商产业园二期等市重大社会投资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固投约7亿元;二是积极推动机场大道(S210)南延线辅道、临空经济区公共绿地、小康北路、盛祥北路、樱花路等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及早完成固投约4.55亿元;三是加快已铺排项目扫尾和新项目供地,重点推动龙峰大道、临空北路等重要基础设施拆迁扫尾,部署推动拟引进项目地块拆迁启动,确保临空区项目引得进、落得地。

力促招商引资落地。一是重点跟进以红土航空、成都航空等为代表的航空服务、医药物流、总部经济、通用航空等产业项目,加快黄花建设集团总部基地、联东U谷工业地产、恒康医药产业园、广通公司总部、爱尔眼科医学院等重大项目洽谈成熟,实现2-3个项目签约落地;二是推动加快开慧通用机场国有化和通航产业园规划进程,洽谈、引进各类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通航产业项目。三是视疫情情况,主办临空区专题招商推介会或参加商协会活动1—2次,小分队外出招商不少于10批次;四是推动快递产业园建设,依据《长沙市快递高质量发展三年(2019—2021)行动计划》文件精神,结合长沙市发改委在长沙临空区打造航空快递产业园的调研要求,推动市级层面出台快递产业园规划,实现航空物流快递企业规模化入驻。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与基金公司、市直相关部门进一步对接,按照《长沙市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加快基金运行及投放工作,充分发挥基金招商作用,为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作出贡献;二是继续争取省、市、县相关支持,进一步完善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政策体系,完成《关于支持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的修订;三是做好入驻企业的服务工作,严格履行招商引资合同条款,协助企业做好相关产业政策的申报工作,科学核算、按时兑现、全力营造亲商富商的发展氛围。

主要优势

重要地理位置带来的区位交通优势。长沙是“一带一部”首位城市、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处于长三角、粤港澳、成渝、武汉四大城市群的地理中心位置。示范区是长沙市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核心片区,区内已有武广、沪昆高铁,在建的渝长厦高铁将在黄花国际机场设站,中低速磁悬浮实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高铁南站两大交通枢纽20分钟快速换乘,形成了航空、高铁、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组成的立体交通体系,与长株潭城市群、武汉都市圈、南昌都市圈、粤港澳北部地区主要城市的“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科学规划引领带来的良好发展态势。临空经济示范区自启动建设以来,着重在规划编制、征地拆迁、招商引资等方面精准发力。已编制完成能源发展、电力电信、给排水等专项规划,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目前已引进厦门航空、奥凯航空、湖南货运航空、山太飞机维修、顺丰、圆通、丰树、普洛斯、百联奥特莱斯等重大项目31个,总投资将超40亿元,项目投资支撑有力。接下来,临空区将着重打造“六大集聚区”(即机场核心集聚区、航空服务集聚区、外贸经济集聚区、医药健康集聚区、高新技术集聚区、总部经济集聚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资源要素汇集带来的区域合作机遇。以机场为依托的临空经济区具有通达世界的航线网络、对接国际的口岸功能,对实效型、外贸型和优惠政策敏感型的企业吸引力巨大,正成为区域对外开放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平台。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拥有通往国际国内139个城市260条航线,有利于对外连接世界经济,对内连接全国主要城市。同时,示范区依托机场、高铁、保税区等开放性平台和政策性资源,成为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

困难及破解方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临空经济示范区项目(企业)不同程度面临用工困难、资金紧张、订单萎缩等难题,发展速度和质量出现回落。为贯彻落实市、县工作会议精神及统一部署,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推动园区复工复产,作为开放发展平台、经济建设前线,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深入企业一线,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以更实的工作举措、更强的责任担当,“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

一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主动了解企业用工的具体需求,组织企业、人社局、乡镇、村社等相关负责人召开企业用工对接会,建立面对面沟通机制,畅通信息对接渠道,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广泛发布招聘信息,发动多方力量解决临空区用工需求,补足企业用工缺口,加速恢复企业复工复产效率。

二是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加强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额度,通过退税专项资金等模式,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加强对接星城担保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且低费率的融资担保服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

三是抓好相关要素保障工作。制定园区政府专项债管理办法,高质量使用专项债资金;高标准推进已建成区城市管理,继续实施“蓝天碧水清霾”工程,打通主次干道污水管网,持之以恒打好“蓝天保卫战”,不断提升片区环境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