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市圈擴容 蚌埠市成為南京都市圈一員的速度將加快!

近日,江蘇省政府新聞發佈會正式發佈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江蘇實施方案。

在本次方案中,作為長三角的重要一員,南京提及多次,被委以重任,以下為重點:

1、著力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進一步增強特大城市能級

2、加快都市圈發展,支持南京都市圈擴容;

3、大力推進南京江北新區建設;

4、加快南京北站、蘇州高鐵北站等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5、加快推進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和三期工程前期工作;

6、加強頂山—汊河、浦口—南譙區域協作;積極推動江寧—博望區域聯動,促進協同協作發展。緊抓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提高政治站位。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範圍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積35.8萬平方公里)。

在2019年12月1日,《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官宣,明確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規劃範圍,並給出了四個圈層,其中江蘇省在最大圈層裡面。

江蘇省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堅定參與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本次結合了江蘇實際,從而制定了實施方案。規劃期至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南京都市圈擴容 蚌埠市成為南京都市圈一員的速度將加快!


方案對江蘇省的總體要求和發展目標

如下:

1、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

2、圍繞“一極三區一高地”的戰略定位:

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 -體化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全國高質量發展樣板區、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引領區、區域- -體化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3、準確把握五個基本原則:

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民生共享。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民生共享。

4、推動“六個一體化”:

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區域市場、綠色發展、公共服務、省內全域。產業創新、基礎設施、區域市場、綠色發展、公共服務、省內全域。

5、到2025年,區域一體化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到2035年,區域一體化發展達到較高水平在《規劃綱要》裡面,強調了“主動服務、積極支持上海發揮龍頭作用”,可以說,上海龍頭老大位置不動搖。充分集成江蘇優勢,加強與浙皖戰略協同,深化“1+3”重點功能區建設,在長三角一體化框架下加速全省域一體化發展。

南京都市圈擴容 蚌埠市成為南京都市圈一員的速度將加快!


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支持都市圈擴容!


1、提升區域發展整體水平。以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鹽城、揚州、鎮江、泰州等9個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為主體,著眼於一盤棋整體謀劃,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增強高端要素集聚和輻射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和綜合服務功能,建立健全一體化制度體系,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區域集群和強勁活躍增長極。


2、加快推進都市圈發展。著眼於高水平打造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著力提升南京城市首位度,進一步增強特大城市能級,充分釋放科教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南京江北新區建設,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增強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中心城市支撐作用。

加快編制《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支持都市圈擴容,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以寧鎮揚一體化為先導,加快建立協同治理機制,推動揚州、鎮江特色新型城市功能提升,強化寧淮深度合作,增強對周邊區域輻射能力。加強南京都市圈與合肥都市圈協同發展,打造東中部區域協調發展典範。


3、推進區域協調聯動。依託南京和杭州特大城市綜合功能,加快推進寧杭生態經濟帶建設,構建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適宜的高水平產業集聚區和科技創新走廊,建設長三角中心區“綠絲帶”,強化兩大都市圈協調聯動。


4、全面推進人的城鎮化。完善南京等特大城市的積分落戶制度,進一步提升中心區其他城市人口聚集能力,全面放開Ⅱ型大城市、中小城市及建制鎮落戶限制,有序推動農村人口向城鎮、特色小鎮和中心村相對集中居住和創業發展。


5、共建產業創新大平臺。以上海為龍頭,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為重要極點,以沿滬寧產業創新帶、G60科創走廊、寧杭生態經濟帶為支撐,推動原始創新、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共同打造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6、加快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南京、蘇州、無錫等城市開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應用示範和創新發展。


7、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加快南京北站、蘇州高鐵北站等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南沿江高鐵、滬通鐵路一期、連淮揚鎮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北沿江、通蘇嘉甬、滬通鐵路二期、滬蘇湖、合新、鎮宣、寧宣黃、寧揚寧馬、寧淮、鹽泰錫常宜、蘇錫常快線鐵路等規劃項目開工建設。


8、提升區域公路通達能力。加快推進寧馬、寧合、京滬、滬武等高速公路江蘇段改擴建項目,以及溧寧、連宿、寧鹽、蘇臺等高速公路新建項目,形成便捷通達的高速公路網絡。完善過江通道建設佈局,加快推進常泰、龍潭、蘇通第二、崇海、江陰第二、潤揚第二以及張皋等過江通道規劃建設。


9、合力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優化提升南京區域航空樞紐功能,重點提升國際運輸能力,加快推進南京祿口國際機場T1航站樓改擴建和三期工程前期工作。


10、協同推進港口航道建設。在共同抓好長江大保護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功能,加快建設長江南京以下海江河一體化聯運港區。


11、完善區域港口集疏運體系。推進南京港、蘇州港、連雲港港、鹽城港、南通港等重點港區進港鐵路規劃和建設。


12、深化重點領域智慧應用。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建設基於人工智能和5G物聯的城市大腦集群。支持北斗導航系統率先應用,建設南京位置服務數據中心。


13、推進跨區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電網建設改造與智能電網應用,加快建設淮南—南京—上海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過江通道,實施南通—上海崇明500千伏聯網工程、省際聯絡線增容工程。


14、推動重點領域擴大開放。加快服務外包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服務外包產業高地。聯合加強數字化貿易平臺建設,加快南京、蘇州、無錫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支持推動張家港保稅港區轉型升級。


15、加強國際合作園區建設。依託南京、蘇州、無錫等重點城市和重點園區,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高水平打造國際總部經濟聚集區。


16、協力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支持上海高水平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蘇州、南通設立協辦地,建設南京、崑山等特色化進口商品展銷平臺,共同策劃和開展貿易投資配套活動。


17.推動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探索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新機制,推進虹橋—崑山—相城深度合作,強化功能協同,積極發展面向國際的總部經濟和樞紐經濟;推進嘉定—崑山—太倉協同創新,在資源共享、產業合作、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進展;加強頂山—汊河、浦口—南譙區域協作,推進公共服務共享和跨界生態資源共保;積極推動江寧—博望區域聯動,促進協同協作發展。

南京都市圈擴容 蚌埠市成為南京都市圈一員的速度將加快!


南京都市圈擴容,下一個城市會是...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方案中,提到了“加快編制《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支持都市圈擴容”。


目前南京的都市圈成員有:鎮江市、揚州市、淮安市、馬鞍山市、滁州市、蕪湖市、宣城市、金壇區和溧陽市。


在2019年6月19日,蚌埠市發改委主任陶廣生、副主任楊祖彬一行赴南京發改委對接蚌埠市整體加入南京都市圈有關事項,南京市發改委許明主任、蒯旭光副主任參加座談交流。

南京發改委對蚌埠的加入表示歡迎和支持,希望與蚌埠密切合作,加強溝通。


在這裡大膽預測下,接下來會加快蚌埠市成為南京都市圈一員的速度!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小編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